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水環境改善 文章列表
#
水環境改善
約 2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中
探訪無障礙生態之美 屏東伯大尼之家院生親訪台中綠川
響應台中市政府「一所大學守護一條河川」計畫,屏東伯大尼之家20餘名院生與師長,16日參與中興大學主辦的「綠川童遊記」生態導覽活動,親身體驗綠川整治後的生態與人文風貌,水利局副局長韓乃斌也到場歡迎。韓副局長提到,綠川整治不僅美化市容,更成為環境教育的典範場域,特別感動的是,透過無障礙設計,讓來自屏東的身心障礙院生可輕鬆遊覽,體現綠川「無障礙河川」的價值。台中市......
王秀禾
2025-05-16 16:56
地方新聞
彰化
打造觀光遊憩的新亮點 啟動東螺溪文化綠廊水環境改善整體計畫開工
彰化縣政府盤點東螺溪景觀遊憩資源,啟動「東螺溪(北斗渡船頭及埤頭木棉花道)文化綠廊水環境改善整體計畫」,該計畫經費1億1,463萬5,000元,經濟部補助9400萬,縣款補助2063萬5千元。已於114年3月完成工程發包,工期330日曆天,預計在明年2月底將完工。彰化縣長王惠美7日到北斗河濱公園出席開工典禮,王縣長希望透過水岸景觀廊道整體改善及共融式遊具之設置,提升鄰近居民生活品質,建構舒適的運動休憩及賞花環境,屆時東螺溪的風貌將會煥然一新,成為兼具休閒、文化、歷史、環境教育的好去處,期待成為全國觀光遊憩的新亮點。
王秀禾
2025-04-07 18:18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水利局辦筏子溪流域學習體驗營 介紹溪流哺乳類多樣性
台中市政府水利局致力透過水環境改善計畫,保護多樣的生物環境,為此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特別舉辦筏子溪流域學習體驗營,讓民眾在享受自然之餘,深入了解筏子溪的歷史文化與生態資源。水利局表示,18日活動由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的專業講師群帶領學員認識筏子溪流域環境中哺乳類動物的多樣性,更深入了解台灣的代表性哺乳類動物。
王秀禾
2024-12-19 19:37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軟埤仔溪改善工程完工 聖誕主題燈飾點亮河岸
台中市政府水利局辦理軟埤仔溪水環境改善工程已於今年完工啟用,並將於今(13)日以「聖誕水叮噹 軟埤仔發光」為主題點亮軟埤仔溪,將歡樂元素融入河岸景觀,展現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美好,將持續至明年2月17日,亮燈時段為週一至週四下午5時30分至10時;週五至週日下午5時30分至10時30分,點點燈火陪伴大家從聖誕節一路到元宵節,帶給民眾歡樂溫馨的節慶氛圍,期待新年來到!
王秀禾
2024-12-13 19:17
地方新聞
台中
豐原水岸花都新風貌 軟埤仔溪水環境改善工程重塑「豐葦之原」在地水岸記憶
台中市軟埤仔溪貫穿豐原、神岡區,為改善河岸自然生態、優化水岸環境,台中市政府爭取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並獲經濟部水利署補助1億1,700萬元及自籌3,300萬元,以總經費1億5,000萬元推動軟埤仔溪水環境改善工程,重塑「豐葦之原」的在地水岸記憶。市長盧秀燕27日主持啟用典禮表示,透過塊石護岸、污水截流、營造綠化空間及串聯人行動線,讓乾涸已久的河道重獲生命與活力,展現水岸花都新風貌,感謝各方努力促成,嘉惠地方。
王秀禾
2024-11-27 15:28
地方新聞
台中
展現水岸花都新風貌 中市軟埤仔溪水環境改善工程竣工
台中市軟埤仔溪貫穿豐原、神岡區,台中市政府爭取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並獲經濟部水利署補助1億1,700萬元及自籌3,300萬元,總經費1億5,000萬元辦理軟埤仔溪水環境改善工程,針對水質淨化、水域景觀、水利安全三大面向改善園區環境,工程於111年10月開工,並於今年9月30日竣工,重塑「豐葦之原」的在地水岸記憶,展現水岸花都嶄新風貌。
王秀禾
2024-10-15 17:21
地方新聞
花蓮
花縣「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計畫」獲國家卓越建設獎肯定 推動生態與人文共榮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在縣長徐榛蔚的帶領下,推動經濟部水利署補助的「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計畫」,致力於改善當地水環境、提升生態多樣性,並為縣民提供宜人的親水空間。該計畫去年榮獲「金蘋果獎」,今年更參加了國家卓越建設獎,獲得評委們的高度肯定。
溫佳身
2024-08-09 14:19
地方新聞
台中
改善既有水岸環境 中市大智排水水環境改善整體計畫啟動
大智排水位於台中市東區、南區及大里區的交界處,「大智排水水環境改善整體計畫(第一期)」(範圍為北由喬城路南至大智路,長約400公尺),台中市政府水利局已爭取經濟部水利署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第六批次水環境改善案,總經費6,794萬9,000元(中央補助78%計5,300萬元,地方自籌22%計1,494萬9,000元)。目前此案細部設計已完成,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審查原則同意,後續待經濟部水利署核定工程經費後即可辦理發包,以利工程能儘早完成。
王秀禾
2024-03-19 18:25
地方新聞
嘉義
視察嘉義東石漁港水環境改善 陳建仁:展現前瞻建設卓越成效
為改善東石漁港地層下陷、碼頭結構破損、建築物老舊等問題,嘉義縣政府提出改善計畫,經中央審核通過納入「前瞻基礎建設-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補助」之中,並於今(2023)年3月順利完工、5月舉行啟用典禮。經過改善後的東石漁港,不僅能夠有效結合周邊產業,突顯嘉義獨特農漁產業特色,更能發揮文化觀光潛力與漁村文化精神,吸引更多遊客前來,確實為地方創造經濟與觀光旅遊效益,同時也使在地居民對未來有新的展望。陳建仁指出,行政院自2017年開始推動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農業部漁業署將漁港環境營造爭取納入「水岸環境改善結合周邊環境營造」,編列建設經費20.68億元,執行至今已完成32處漁港水環境改善。東石漁港是嘉義縣第一個兼具漁業及觀光休閒功能的漁港,也是縣內第二大近海漁港,興建至今已36年,由於地層下陷、碼頭結構破損、建築物老舊,因此嘉義縣政府提出改善計畫,並經中央支持納入「前瞻基礎建設-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補助」之中。陳建仁表示,工程能順利進行,有賴中央、地方共同努力合作,特別是嘉義縣翁章梁縣長因應在地需求,用心爭取中央預算,改善縣內各項設施及推動觀光發展。現在東石漁港經過適當環境改善後,已有新的風貌,能夠有效結合周邊產業,突顯嘉義獨特農漁產業特色、發揮文化觀光潛力與漁村文化精神,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顯示前瞻建設確實為地方創造經濟與觀光旅遊效益,同時也使在地居民對未來有新的展望,具體落實前瞻建設精神。今年8月,嘉義縣政府也在東石漁人碼頭舉辦「2023東石海之夏」,並施放煙火秀,照亮東石港夜空。陳建仁表示,嘉義縣在翁章梁縣長卓越領導下,不論市容景觀、各項設施及漁港建設等都獲得大幅改善,逐步實現「農工大縣」的目標。行政院也會持續照顧漁民生活及經濟收入,並建設全臺漁港成為兼具生產消費、休閒觀光及文化促進的建設亮點。
夏和宣
2023-11-26 20:10
地方新聞
花蓮
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工程獲第五屆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金蘋果獎」
第五屆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金、爛蘋果獎」為針對前瞻基礎建設進行的民間考評,主辦單位台灣河溪網根據「生態功能改善」、「社會功能」、「計畫執行程序」、「親水永續美質環境設計」、「水量、水質兼顧,提升水體與水域生態健康度,期能恢復水岸生命力及永續水環境」等評分標準,自今年3月籌備、8月邀集專家顧問與公民評審們走訪全台,完成全台共計18件計畫現勘評分,並在9月於實體及線上同步發布評選結果,今年評分最高獲頒金蘋果獎的計畫共有兩件,分別花蓮縣政府的「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計畫」及桃園市政府大漢溪上游水環境改善計畫獲選「金蘋果獎」。評選當日由台灣河溪網秘書長鄒明軒及趙榮台委員領隊現勘,首先美崙溪畔公園,本案改善既有欄杆太低與步道過陡等問題的同時,於美崙溪北岸以擇伐的方式砍除生長狀況較差、或受遮蔭而無法正常開花結果的植株,使原本生長狀況較為優良的植株可獲得更多的生長空間,以完善樹木開花、結果與提供棲地等生態功能,除此也針對「台灣狐蝠」的食源大葉山欖、稜果榕等台灣原生喬木進行補植,穩定台灣狐蝠在此處食源;另於施工中迴避林帶下的陸蟹棲地,透過保留既有的落葉層,以及使用擇伐時所產生的枝幹營造陸蟹通道等方式,避免陸蟹的棲地流失,增加陸蟹橫向移動的機會,本次評選中也能在步道旁的排水溝與落葉堆下屢屢觀察到陸蟹的蹤跡。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計畫位於南邊的南濱太平洋公園隔離水道,早期吉安溪舊河道因受都市發展影響因此其護岸多為水泥護岸,雖能保全民眾不受洪水的威脅,但也減少了水域的生態性與民眾的親水空間,本次改造將既有的水泥護岸改成緩坡綠化型護岸,減少水陸域之間的阻斷,同時以石籠做為護岸的基腳,在保護護岸的同時也增加植生入駐溪濱帶的機會,以創造更多元的水域型態供水中生物棲息。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工程於設計階段受在地NGO關注與建議,花蓮縣政府特聘水環境建設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諮詢委員,分別是鄧明星、劉泉源、盧孟嘉、顏嚴光、徐誌國、吳海音、鍾寶珠、楊和玉、劉瑩三、張坤城等人為設計審查把關,不論工程安全或生態議題皆有納入規劃。在工程經費已獲核定仍與在地NGO團體多次討論確認內容後才辦理發包作業,即使施工階段亦不馬虎。評選委員表示,吉安溪與美崙溪的水環境改善並非一蹴可成,因此也期望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計畫不僅僅能成為上述河川的生態保育區,也希望能成為吉安溪與美崙溪的核心復育基地,藉由未來吉安溪與美崙溪逐漸的改善,以本案河口生物多樣性高的特性,提供適合的棲地,並以河口為核心使生物逐漸往上游移動,形成山與海之間的生態廊道,營造出自然與人平衡關係的願景。
溫佳身
2023-09-25 22:49
地方新聞
桃園
埔頂水環境改善打造7座生態水池 每日可處理1萬噸生活污水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7)日下午前往大溪區,視察「桃園市大漢溪上游埔頂排水水環境改善計畫工程」。張善政表示,大漢溪是桃園大溪的「母親之河」,沿岸風景美不勝收,隨著居民日益增多,市府致力於守護大漢溪環境,過去市府水務局多次推動大漢溪水質工程,而本次「桃園市大漢溪上游埔頂排水水環境改善計畫工程」,感謝經濟部水利署及行政院環保署共同補助,市府考量地形特性及水質淨化需求,以「生態工法」打造人工濕地,預計今(112)年12月31日前試運轉,將是完善大漢溪水環境休憩及水質改善的最後一塊拼圖,期許大漢溪治理計畫成為台灣河川整治的標竿。
王維傑
2023-06-27 22:20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遊憩新熱點!彌陀漁港海岸光廊景觀改造升級,再創佳績
高雄彌陀漁港海岸光廊經高雄市政府海洋局爭取「農村再生」、「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辦理遊憩場域擴建及增設多處休憩設施,使彌陀漁港海岸光廊已成為北高雄重要遊憩熱點,每日經常性可看見觀光巴士載著滿車遊客到此一遊,每逢假日停車位也是停滿滿,為讓到訪遊客能對此處留下深刻印象及幸褔感,刻正投入950萬元辦理親子遊憩設施、觀景台護欄及觀海步道欄杆更換、彩繪地坪重繪、裝置藝術維護等工作,預計於112年5月底完工,提供遊客不同的體驗並帶來更多的遊客及商機。
徐炳文
2023-04-28 22:54
新聞
地方新聞
花蓮
光復鄉馬太鞍濕地芙登溪水環境工作坊 邀縣民參與環境改善
溫佳身
2023-02-17 00:15
新聞
地方新聞
宜蘭
「第三屆全國水環境大賞」宜蘭縣府獲雙獎肯定
宜蘭縣政府於110年辦理「蘇澳溪高灘地水環境改善工程」完竣,因工程從提案、設計、施工到維護管理都有NGO團體與地方的參與,並協調民間企業出資,在地團體出力之共同管理維護;因此榮獲經濟部水利署頒發「第三屆全國水環境大賞-水樣生活獎、公私協力夥伴獎」雙獎肯定。這項工程以「宜蘭縣水環境改善提案徵選工作坊」為基礎,透過民眾參與、專業分析及專家現勘,擇定蘇澳溪為重點辦理水環境改善河系;並於109年啟動設計,聆聽地方需求、NGO關注點、專業考量的聲音,定調這是遊憩與生態調合的再生工程,這段再生歷程歷經60場大小會議、815人次的參與,宜蘭縣政府謹慎調整每個步伐,與蘇澳居民一起共創蘇澳新生活。蘇澳溪的防洪牆與雜亂高灘地讓民眾望之卻步,都市計畫區內的鎮民長期缺乏綠地遊憩空間;在地人說,以前常去蘇澳溪玩水、抓魚,溪哥、苦花、鰻魚...都是囊中物,兒時記憶能再回來嗎?於是蘇澳高灘地水環境改善計畫被賦予許多期盼,無論於觀光遊憩、生態保育、循環經濟、節能減碳均透過眾人集思廣益與努力,再生工程才得以華麗轉身。蘇澳溪的願景背負著不同功能的期待,地方希望能帶動創生,恢復摸蜆仔兼洗褲活動,增加夜間照明,維持停車空間等;而NGO希望優先改善生活汙水影響,關注河道內石塊與濱溪植生及水泥化減量;又地方領袖擔心大雨上游土砂沖刷高灘地,造成河防安全上衝擊,宜蘭縣政府透過一場又一場的會議,不斷地傾聽、溝通、折衝及理解,為不同階段的歧異尋找解方與共識對策。這項工程設計採減少硬鋪構造物面積5,234m2及提高綠覆率達81%以補充市區綠水空間,以弧形親水階梯契合天然河岸弧線,採濱水岸際浪行砌石來保護坡腳穩定,河濱休閒步道之安全友善及便利,美化營造白米橋入口區及中正路景觀,並以節能LED鯖魚造型高燈融入在地特色。工程竣工後,蘇澳溪蛻變了,是居民共同識寶、惜寶及展寶的過程,從提案、設計、施工到維護管理,透過產、官、學與民間攜手合作,一起守望蘇澳溪,感謝溪水的給予及一路走來的朋友,更感謝煙波大飯店及鴻毅志願服務協會出錢出力共同協力後續維護管理,因為大家的參與讓蘇澳溪更美了。
陳逸群
2022-05-27 02:40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最美麗的生態教室! 泰山大窠坑溪重現河川綠生活、物種數量多達61種
新北市政府水利局積極推動安居樂水的城市,繼111年1月的中和區藤寮坑溝改善案大獲地方好評後,泰山區大窠坑溪河川環境營造也在歷經403天的努力後,於111年4月8日完工,將原本堅實一橋至大窠橋間原來的「三面光」混凝土河道,改造為人與動植物共榮共存的近自然河川,提升整體河岸環境品質。
李梅瑛
2022-05-17 03:10
地方新聞
宜蘭
與水共舞‧勁水宜蘭 蘇澳高灘地水環境改善成果展現
宜蘭縣政府9日在蘇澳鎮白米橋河廊舉辦「與水共舞‧勁水宜蘭」蘇澳高灘地水環境改善工程啟用活動,活動從五感體驗展現竣工後的水環境樣貌,為縣民提供更加友善的親水場域。工程在串起人與水互動的同時,設計更兼顧生態環境、地方與NGO團體意見,從調合遊憩與生態的再生角度出發,不僅榮獲宜蘭縣政府工程優質獎肯定,更開啟宜蘭水環境建設新紀元。
陳逸群
2021-10-09 20:11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水環境改善 降低水污染增添水岸景觀
台中市政府積極改善水環境,爭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補助,環保署水質保護處長吳盛忠日前率隊來台中,視察東大溪、惠來溪及潮洋溪、旱溪排水等案規劃及施工情形,以及剛完工的綠川水質淨化場及水岸廊道等工作進度,由市府水利局長范世億進行專案說明,環保署對於各案規劃及施作情形均給予高度肯定。
王秀禾
2019-08-07 17:06
地方新聞
台中
整治東大溪水質 中市府與東海大學簽水環境改善計畫合作意向書
台中東大溪為筏子溪支流南邊溪分支,上游有夜市商圈排放的生活汙水,重度汙染的水質,影響水域生態及校園周遭環境,也間接汙染下游的筏子溪。台中市政府水利局爭取中央前瞻經費補助,加上自籌款投入總經費約3億元,並由東海大學提供用地,水利局施作礫間處理場,進行東大溪水質與水環境改善工程。副市長楊瓊瓔表示,東大溪完成改善後,下游筏子溪也將持續整治,營造台中親水、親綠美好空間。
王秀禾
2019-03-25 23:55
新聞
國內
調查
假保育、真搶錢?前瞻計畫「殺」了石虎之後,下一個犧牲者是南勢溪和新店渡
苗栗卓蘭鎮公所斥資8000萬元欲蓋石虎公園,卻反被批評破壞石虎原有棲地,在環保團體的抗議與監督下,日前才宣布暫緩施工。一層石激起千層浪,環團指出,除了眾所矚目的石虎公園案,前瞻基礎建設中的「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大部分的案子其實都是假借保育之名、行搶建設業績之實。
廖羿雯
2019-01-25 08:20
新聞
國內
調查
綠川、柳川整治成功,只是變打卡熱點還是真的「親水」?學者談一條「天然河川」該有的樣子
前瞻基礎建設的水環境建設中,「水與環境」打著與水共生共榮、促進國人親近水的口號,不再單以防災防洪為建設導向,希望營造出讓人與生態共存的水環境。親水的立意雖好,政府對於親水的定義似乎總離不開休閒步道、自然公園。難道讓民眾可以「走進去」,就是所謂的「親水」嗎?
廖羿雯
2019-01-25 08: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