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縣「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計畫」獲國家卓越建設獎肯定 推動生態與人文共榮

花縣「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計畫」,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評委們高度肯定。(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在縣長徐榛蔚的帶領下,推動經濟部水利署補助的「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計畫」,致力於改善當地水環境、提升生態多樣性,並為縣民提供宜人的親水空間。該計畫去年榮獲「金蘋果獎」,今年更參加了國家卓越建設獎,獲得評委們的高度肯定。

花蓮縣政府表示,計畫初期即注重生態保護,特別針對台灣狐蝠的食源植物補植及陸蟹棲地保護。計畫改造了吉安溪舊河道的水泥護岸,敲除固床工,暢通水域縱向廊道,增加水陸域接觸面積。石籠護岸的設置提供多孔隙棲地,增加生物棲息空間,同時採用緩坡綠化型護岸,減少水陸域間的阻隔,增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在生態池的營造方面,計畫通過定期生態監測和平台會議討論,以滾動式和試驗性方法調整策略。由單一物種復育改為提供多元棲地環境的庇護池,豐富生物多樣性,並為未來的生態教育提供更多內容。美崙溪畔公園提升了欄杆高度和降低步道坡度,並選植低矮植物如稜果榕,友善台灣狐蝠的食源。

計畫中的生態保育措施還包括避免施工過程中破壞陸蟹棲地,保留林帶落葉層,利用伐落木材和枝幹打造陸蟹通道,為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增強當地生態系統的韌性。

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計畫在設計階段得到了在地NGO和專家學者的密切參與與支持。縣政府特別聘請了包括鄧明星、劉泉源、盧孟嘉等專家在內的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諮詢委員,參與設計審查,確保規劃兼顧工程安全與生態保護。施工期間,縣府加強生態檢核作業,確保生態與工程雙贏。

國家卓越建設獎今年進入第19屆,由產、官、學界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選出卓越獎、特別獎、金質獎及優質獎等獎項,表彰推動生態友好建設的優秀作品,並鼓勵未來更多綠色建設。本屆設立了最佳規劃設計、最佳施工品質、最佳管理維護等六大特別獎項類別,及國土建設特別貢獻獎與綜合卓越成就獎。獲獎作品有機會參選「全球卓越建設獎」,進一步提升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相關報導: 喝太少水小心中暑!醫師教簡單1招,秒看出身體是否缺水 更多文章

花蓮縣政府表示,未來將繼續推動水環境建設,創造優質的水環境空間,喚起民眾對水環境保護的重視。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計畫的成功,不僅為花蓮縣贏得榮譽,也為其他地區提供寶貴的經驗和借鑒。通過這些努力,期望逐步恢復吉安溪與美崙溪的生態功能,形成山與海之間的生態廊道,實現自然與人類和諧共處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