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氣溶膠傳播 文章列表
#
氣溶膠傳播
約 2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內
台灣防疫作為輸日本?詹長權曝今年對比數據:各年齡層死亡率都比日本多6倍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對比台日疫情數據後指出,在Omicron流行期間,台灣的防疫做得不理想、各年齡層的新冠死亡人數都偏高,各個年齡層的新冠死亡率都是日本的6倍以上,特別是0到9歲嬰幼童的死亡率是日本的14倍。
羅立邦
2022-07-17 17:10
新聞
國內
「戴口罩參加葬禮染疫機率比去KTV低!」醫師:24小時火化不近人情
本土新冠肺炎死亡數連日破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確診新冠肺炎者死亡後要求盡速處理,但沒有規定須24小時火化,掀起爭議。對此,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於臉書發文指出,戴口罩參加確診者的葬禮,染疫的機率比去KTV唱歌要低得多,且染疫死亡者的倖存家屬,有高比率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而傳統的宗教儀式,有安撫心靈的重要效果。
鍾秉哲
2022-06-07 07:16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防疫有一套 億光新產品抑菌率高達99.9%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大眾待在室內的時間變多了,相對地,對於生活空間中的殺菌防護也越趨重視,針對疫情後的生活型態,億光電子開發一系列UVCLED(275nm)紫外線產品,搭配億光UVCLED封裝專利技術,經由SGS第三方實驗室測試認證,抑菌率高達99.9%。
陳又嘉
2022-05-18 22:38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蘇南觀點:防疫旅館走廊轉角通風不良易感染? WELL健康建築可以改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7)日宣布,台北市萬華區有一防疫旅館爆群聚。它收住從印度入境的媽媽與姊妹,經基因定序後,市長柯文哲說,房間位置相近,可能係空調感染或同時打開門(取餐)時傳染。也可能是天花板連通、送東西等時被感染?
蘇南
2022-02-09 14:30
風生活
健康
第三劑疫苗混打懶人包!醫師一篇文告訴你怎麼選最有效,4種組合保護力最佳
農曆過年前,快去打疫苗,這是真的!疫情狂轟,整個地球,一波又一波新的部隊入侵,不要以為,燃燒的是高風險地區,我們大家都可以隔岸觀火,而是小心,那把火,可乘著飛航工具,直接下降機場,也會馬上從境外,直接變成境內感染,Omicron足跡開始踏入台灣境內了,記者問我過年的防疫,我整理一下吧!共「5大groups+2Bonus」。
方格子 Vocus
2022-01-19 18:22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疫情風暴1》關於Omicron你一定要知道的9件事!疫苗和口服藥有效嗎?後遺症有哪些?
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快速地蔓延全球,去年中才遭病毒肆虐驚魂未定的台灣,正當希望藉由年節的到來,一解因疫情導致的種種隔離、封鎖之苦,國門卻屢屢遭到Omicron的叩關挑戰。到底Omicron和過去的新冠病毒變異株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傳播速度那麼快?第三劑疫苗是否必要?請看《新新聞》製作的懶人包。
黃天如
2022-01-19 09:00
新聞
國內
桃機染疫案再增1人 台大公衛團隊提阻擋「Omicron社區流行」3條件
台大公衛學者陳秀熙今(5)日表示,COVID-19變異株Omicron使各國疫情都明顯提升,台灣要擋住Omicron社區流行,須符合3個條件,包括2劑疫苗施打率要達到9成、維持基本的NPI措施。
中央社
2022-01-05 18:52
新聞
政治
「今年秋冬將是險峻的季節!」羅一鈞:7到12月境外移入是去年5倍
國內26日新增24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境外移入人數創下今年單日新高23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統計今年7到11月以來,境外移入個案有794例,是去年同期228例的3.5倍,至12月將會達到5倍,且確診者多是帶有高病毒量的新個案,明年春節前國際疫情會越來越險峻,今年秋冬將會是個「險峻的季節」。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1-12-26 22:01
風生活
本土確診+0!醫師揭防疫旅館「最易汙染物品」,可讓新冠病毒存活28天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宣布有境外移入15例,總共15例確診。
楊明允
2021-12-17 14:05
風生活
Delta變種病毒感染力強,該如何接招應對?急診醫曝防範最大關鍵
據世界衛生組織,病毒會隨著時間變異,COVID-19病毒株現今主要分為四種變異株VariantsofConcern(VOC):Alpha、Beta、Gamma、Delta,其中Delta變異株最使人感到憂心。在世界各國,Delta變異株引發嚴重感染情況,小兒科醫師吳昌騰表示,「美國CDC的內部文件顯示,Delta變異株的傳染力堪比水痘,目前新一代Delta變異株,R0值在8-9之間。」。吳昌騰也提出問題,「Delta變異株武功高強,人類如何接招?」
趙貞妮
2021-09-07 08:07
風生活
台北
桃園
Delta變種病毒二度襲台!醫師曝1隱憂:若病毒擴散,防疫難度比屏東高
長榮機師染疫案成為第2起Delta變異株入侵社區疫情。醫師周百謙分析,雙北、桃園人口密集,室內聚集機會多,比起先前屏東疫情控制難度更高,並考驗全民防護措施是否落實。
中央社
2021-09-06 16:55
地方新聞
台北
抗「疫」大作戰 淨博士「防疫得來速」一門當關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台灣在全民一心抗疫及施打疫苗的情況下,已讓疫情有效獲得控制,但面對delta病毒恐入侵的嚴峻挑戰,台灣許多企業及民間團體都已做好「超前部署」因應;日前備受矚目的沙雕季大型活動,都指名採用淨博士的「防疫得來速」防疫門,讓室內空氣中透過氣溶膠傳播的懸浮病毒一次消滅,有效抗疫。
劉曉柔
2021-09-06 15:10
新聞
國際
國內
下班經濟學
《衛報》筆下的台式防疫:聰明反被聰明誤—為何台灣沒能擋下大規模疫情爆發?
中國縮緊外媒在該國的報導空間後,許多原本派駐當地的記者轉進台灣、南韓等鄰近國家。湧入台灣的國際主流媒體,除了繼續試圖報導對岸的中國,台灣本身在外媒的能見度自然也大為提升。在台灣的新冠疫情爆發後,轉進台灣的外媒也紛紛做出第一手報導與分析。在彭博、路透與CNN之後,《衛報》7日也以專文檢討台灣的防疫哪裡出了問題。
李忠謙
2021-06-08 12:30
新聞
國際
歷史
「新型冠狀病毒」現身整整一年,奪走近180萬人性命,但這些關鍵謎團還沒有解開!
2019年12月31日,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境內出現了「不明原因」引起的肺炎,連正式名稱都沒有。過了整整一年,這種後來陸續被命名為武漢肺炎、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疾病,已經奪走了全球近180萬人的性命,還讓超過8000萬人感染病毒,留下不少後遺症。
王穎芝
2020-12-29 19:00
新聞
國際
如何正確理解「新冠病毒可存活28天」?關於澳洲最新研究的5個Q&A
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對身邊東西的恐懼也在增加。
BBC News 中文
2020-10-13 10:22
新聞
國際
美國CDC更新防疫指引:新冠病毒可藉由空氣傳播!最遠可達2公尺、停留數小時
美國疾管署5日修訂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防疫指引,指出新冠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停留數小時、移動距離達2公尺,因此即使帶原者已經離開場所,其附近約2公尺範圍的空氣,仍有可能傳播病毒。此外許多公衛專家提出警告,空氣傳播為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染途徑,CDC曾在數週前更新類似內容又刪除,當時引發關於空氣傳染的爭論。
劉俞妗
2020-10-06 21: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冠病毒「氣溶膠傳播」!中國確認5個月之後,世界衛生組織終於「不排除」
世界衛生組織本周表態,在封閉環境下不排除新冠病毒氣溶膠傳播途徑。這與中國確認氣溶膠傳播的時間相隔了5個月之久。
BBC News 中文
2020-07-11 13:30
新聞
國際
戴上口罩吧,不管你有沒有發燒咳嗽!美CDC主任承認:「無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恐佔四分之一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快速蔓延,美國更以18萬9千名確診成為全球最嚴重疫區。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主任雷德菲爾德(RobertRedfield)3月31日指出,他認為至多恐有25%的感染者可能不會出現症狀,這也使得防堵疫情的工作更形困難,對於疫病流行的預測也更加複雜。
李忠謙
2020-04-01 12:22
新聞
國內
新冠肺炎恐透過氣溶膠傳染?張上淳這樣說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據傳可藉由氣溶膠(Aerosol)傳染,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為此議題不斷討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28)日回應,不排除有這樣的可能性,所以目前建議醫護單位盡量不要用會製造氣溶膠的治療措施。
朱世凱
2020-03-29 08:2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武漢肺炎研究》專家:新型冠狀病毒尚未出現突變,各年齡層普遍容易感染
中國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各國,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專家組在前往武漢考察之後,24日晚間在北京舉行記者會。專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尚未出現明顯的突變,但由於是一種新的病原體,因此各年齡層人群都沒有免疫力,普遍容易感染。
國際中心
2020-02-24 21:32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