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民進黨派系 文章列表
#
民進黨派系
約 66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張茂桂觀點:看見李文忠的價值,反思民主共同體的未來
很驚訝李文忠從國防安全研究院的職位因為性騷屬下被撤職辭退。政治人物做錯了事情,依法依程序受懲處,自己面壁思過也不足抵,國有國法,官有官箴,沒什麼好說。本文不是要替他上述行為事情來翻案講情,但是覺得值此國事蜩螗之際,李文忠過去在退輔會副主委任內,文化和解的實踐努力,以及這種努力所展現的民主氣度,是現在政治圈內很難見著的典範,須要被特別彰顯,為深化民主韌性、民主共同體計,不應被抹煞或遺忘。
張茂桂
2025-05-11 06: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謝衣鳳困局與藍營內戰:彰化藍軍為誰而戰?
彰化罷免案不僅讓綠營內戰,藍營也不遑多讓,最近幾週儼然成了一齣比選戰還精采的宮鬥劇。從罷免立委謝衣鳳的「缺衣不可」運動聲勢漸起,到接連登場的造勢與宣講活動,乍看之下像是民進黨攻勢,但實情卻更複雜——這其實也是一場國民黨內部的權力再分配戰爭。
蕭博
2025-05-11 05:30
新聞
政治
郭智輝被爆密宴美方官員 黃國昌斷言民進黨內鬥:AIT被捲入肯定很不爽
鏡週刊今(6)日報導,指經濟部長郭智輝在崇越集團旗下餐廳密宴AIT,並批郭智輝公私不分、圖利崇越。對此,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表示,民進黨政府的荒腔走板,真的令人匪夷所思,搞政治鬥爭搞到國家機器都動起來,AIT官員看了鐵定很不爽。
羅立邦
2025-05-06 15: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蔡世杰觀點:從一封信到一面旗,教宗辭世遮不住賴清德的六重謊言
「自由之樹必須不時以愛國者與暴君的鮮血來滋養。這是它天然的肥料。」──傑弗遜致史密斯信(1787年)
蔡世杰
2025-04-28 06:5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調查局約「喝咖啡」!賴17條真的嚇到國民黨 雙城、海峽論壇快沒搞頭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民眾看到的是司法大開綠燈,不僅抓了同為民進黨派系要角桃園前市長鄭文燦,京華城弊案也讓關鍵少數在野、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被關押。除司法動作外,政治上推動大罷免,企圖拿回國會多數全面執政,在藍營爆出死亡連署爭議後,司法再次啟動,檢警調用破門、約談等方式,將台南、新北、台北等罷免團體與黨部人員請去「喝咖啡」,雖藍營疑涉抄襲在先,且青年軍內部更有「抓耙子」,但各種「喝咖啡」手段被質疑不符合比例原則。
戴祺修
2025-04-25 08:5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新北肅殺!民進黨初選刀刀見骨 正國會出共諜、檢調也約談蘇貞昌好友
2024年總統賴清德上任之後,民進黨的明日之星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因舊案收押,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涉弊案深陷囹圄,此外包含有意爭取高雄市長寶座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也因為助理費案件,服務處遭到搜索,林岱樺在約談時喊出「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後更傳出賴清德為此大為光火。
戴祺修
2025-04-03 08:30
新聞
政治
要藍委遇到罷免「別太焦慮」 朱立倫:別被新聞點名就急著打給我
國民黨今(24)日召開立法實務研討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到現場;據了解,朱立倫在致詞時,特別提醒面對大罷免,國民黨立委要勤走地方,這才是現階段該做的事情,而不該做的事情就不要多做;此外,不分區立委雖然沒有被罷免的危險,但應該要謹言慎行;最後,朱立倫也希望大家不要太焦慮,不要看到新聞被點名,就急呼呼的忙著打給他。
戴祺修
2025-02-24 13:21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查弊大刀已瞄準陳亭妃的脖子?怕不怕「司法干預初選」她這樣看
總統賴清德上任至今還不滿一年,朝野政黨不分藍綠白皆爆發重大司法案件,如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國民黨新竹縣長楊文科、民進黨立委林宜瑾、林岱樺以及民進黨台北市議員陳怡君等人,政壇盛傳是賴清德「大開綠燈」,檢方才無所顧忌,開始清倉積案大殺四方。
賴慧津
2025-02-24 08:30
新聞
政治
「賴清德一定知道要查林岱樺」 彭文正看檢調出手原因:賴害怕被清算
積極投入2026高雄市長選舉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因涉詐領助理費被檢調帶回,並以100萬元交保,為高雄市長選情投下震撼彈。對此媒體人彭文正在網路節目《政經關不了》中表示,檢調要查林岱樺一定會經過總統府,總統賴清德不可能不知情,更稱賴因為害怕被下任總統清算,正透過高雄市長人選鋪排接班人,「下任總統若是不同黨派還好,同黨不同派系內鬥才兇。」
周幸容
2025-02-23 18:15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夏珍專欄: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整肅還是查貪?
繼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涉嫌詐領助理費遭羈押禁見,立委林岱樺也因疑涉詐領助理費及通法寺募款案,遭到搜索約談長達十二小時,是押是放猶在未定之天。引人側目的是,陳怡君、林岱樺在民進黨派系屬性皆非賴系非新(潮流)系的「正國會」,加以林岱樺被約談時激動大喊「政治干預司法,司法干預初選」,賴清德政府藉司法打擊異己─包括黨內異己的聯想甚囂塵上。
夏珍
2025-02-21 06:20
新聞
政治
文總執委改選獨厚「綠友友」?足協理事長揭1慣例:較多人當選是必然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被名嘴謝寒冰爆料曾有婚外情,私德問題成輿論焦點,在他獲選中華文化總會執行委員後,更引發爭議。國民黨質疑文總變成「綠友友」的基地,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則譴責中華文化總會已成民進黨宣傳工具。對此,同樣獲選為文總新執委的足球發展協會理事長石明謹表示,很多文總的文化圈前輩不免有些色彩,但諸如唐美雲、李永豐、朱宗慶長期受到跨黨派民眾的支持,對文化的貢獻無庸置疑。
李孟恩
2025-02-20 22:01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戰高雄市長賴清德想派「虎頭鍘」!他若扶不起來 民進黨另有一女性備案
陳其邁將於2026年卸任高雄市長,民進黨有意角逐的人選中,據指出,總統賴清德已有屬意者,不過,這位人選民調並不突出,因此最近動作頻頻,積極拉抬聲勢。然而,賴雖希望該人選趕快急起直追,卻也尚未一錘定音,屆時民調若拉不起來,另一位女性候選人也是口袋人選。
黃信維
2025-01-17 08:30
新聞
政治
再爆吳乃仁與北檢檢座吃「低消6萬」高檔餐廳 黃國昌:檢察官都敬他三分
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今(8)日表示,他接獲檢舉,去年12月底晚間,民進黨新潮流大老吳乃仁現身於中山北路二段附近的高檔無菜單料理餐廳,由從事人力仲介的陳董事長招呼接待,席間竟還有台北地檢署徐名駒等一票檢察官,「吳乃仁的政治影響力,連檢察官都得敬他三分。」
羅立邦
2025-01-08 22: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劉東皋觀點:柯文哲案彰顯了台灣司法之不正義
隨著柯文哲付出七千萬史上政治人物最高保釋金之後、又遭到第三次的羈押,正彰顯出台灣司法的不正義與黑暗。
劉東皋
2025-01-06 06:30
評論
政治
國內
VIP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林庭瑤專欄:大膽柯總召,打臉賴總統?
綁著「民主已死」布條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頑強地以少數推翻多數,也推翻昔日民進黨主張的國會改革法案,還真讓人認為台灣民主已壽終正寢。從青鳥衝立院、大法官人事案到罷免韓國瑜,近日柯建銘跟總統賴清德已上演三度「民主內戰」,一次比一次矛盾詭譎。
林庭瑤
2025-01-04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風評
風評:看,那些玷汙皇后貞操的總統們!
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特赦次子杭特(HunterBiden)的罪行,而且是全面無條件的赦免,寫下濫用司法特權的惡例。拜登素以不干預司法為傲,先前一再信誓旦旦不會動用總統職權赦免兒子,但卸任前食言的無恥之舉,此舉不啻為狠狠打臉自己,不只自己背上歷史汙名,同樣損害民主黨的聲望。拜登說「希望美國人民能夠理解」,但美國兩黨對此都不理解,批評拜登違背承諾和「雙重標準」。
主筆室
2024-12-04 07: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莊淇銘觀點:給賴清德總統按個讚!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吳姓公務員,疑遭前分署長謝宜容職場霸凌輕生,引起社會輿論猛烈抨擊,一紙「目的良善」的調查報告,謝宜容的律師聲明,反而宛如提油救火,更是如火上加油。這導致剛剛上任的勞動部長何佩珊請辭,接著,行政院長卓榮泰道歉,而後連總統賴清德也三度為此致歉。
莊淇銘
2024-11-30 06:40
VIP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陳啟昱、許銘春……成員連連出事 陳菊「菊系」崛起始末
監察院長陳菊在高雄市長任內時建立的菊系,最近狀況連連,除了曾任高雄市副市長的陳啟昱因在台鹽綠能案涉貪遭通緝,前勞動部長許銘春也因勞動部霸凌事件延燒成為新聞焦點。
李彥謀
2024-11-23 09: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官府逼死人了,賴清德還在講幹話
勞動部所屬單位發生分署長霸凌部屬至下屬輕生死亡案件,這件駭人聽聞的霸凌事件,賴清德終於說話了。但除了向家屬致歉外,通篇講的都是「幹話」,賴清德的目的只是轉移焦點,推卸責任而已。
孫恭正
2024-11-23 05:3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卓榮泰當不了甩手掌櫃
爭執六個半月,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立法院備詢終於鬆口,將儘速審視並重新提出新的NCC委員名單,如果不是賴政府卓內閣的民調滿意度顯著下滑,這份備受爭議的名單,能不能得到行政院正視並考慮重新提名,或許猶在未定之天,但不論如何,做對的事永遠不嫌遲,只是「遲到的正確」,於挽回下滑的民意聲望,同樣也得延遲反應。
主筆室
2024-11-21 07: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