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育子女數少,對教養投入相對高,包括孩子的興趣發展、生涯規畫,尤其是「MQ財富智商」(編按:透過理財智慧,認識和駕馭金錢的能力)等可增加未來生活與適應的能力,愈來愈受家長重視。所謂「理財」,包含「管理」與「金錢」兩面向,父母可從日常生活着手,讓孩子養成正確且一生受用的理財觀。而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父母可循序建立理財觀念和能力:1.學齡前期:3~6歲的孩子具備成熟的認知、語言等技巧,加上自主性的發展,會想自己做很多事,這時可以「教導」有關的社會法則,例如:用簡單的遊戲,從數字觀帶入金錢觀、認識錢的面額或帶小孩一起到超市賣場消費,透過平時的採買,引導孩子「想買的東西是想要還是需要?」讓孩子有機會學習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滿足自己的想要。2.學齡期:以之前發展出來的信任感、自主性為基礎,6~1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有能力真正的做事,適當的給予零用錢,讓孩子練習管理的概念,也就是「花完就沒有了」。若有習慣想讓他們養成時,可運用獎勵來增強,等上軌道後再取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