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歌德學院 文章列表
#
歌德學院
約 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藝文
台灣首位獲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 李安曝創作啟發來自這幾位日本導演
日本美術協會創立的「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賞」今年的獲獎名單,台灣導演李安獲選「戲劇和影像」類別獎項,今(18)日在東京大倉飯店的「平安之間」舉辦共同記者會及各部門懇談會。成為首位獲獎的台灣人,李安表示,他很榮幸能成為首位獲得此獎的台灣人,為此感到驕傲與深深感激,並認為能與其他得獎者一同出席典禮是極大的榮耀。他也在個別訪談時,用3分鐘的時間,將對於自我認同的矛盾,如何影響自己拍電影,做了非常清楚的描述。
黃信維
2024-11-18 21:24
新聞
國際
國內
文化
台北捷克中心開幕》將辦卡夫卡相關活動 蕭美琴:我是捷克文化粉絲
為了拓展與台灣的文化交流,台北捷克中心14日正式開幕,出席活動的我國副總統蕭美琴直言,自己是捷克文化的粉絲,該中心的設立是在雙邊關係堅實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捷克參議院首席副議長德拉霍斯也說,開設該中心是進一步強化捷克與台灣關係。
簡恒宇
2024-06-14 21:15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整個世界就是包浩斯」世界巡迴展 亞洲首展在工藝中心登場
1919年創立於德國威瑪的包浩斯,時至今日,已不僅僅是一所藝術學校的名稱而已,它是存在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一段精彩又短暫的傳奇(1919~1933),在現今社會中,也成了一種風格美學與生活態度。包浩斯是以人為本的體現,強調少即是多,以簡約、無過多裝飾為特色,主張忠於材質、形隨機能,融合純粹藝術與實用,帶動了創新及思考。包浩斯美學不時地出現在我們生活中,舉凡建築、家具、空間設計、字體、平面美編,它影響著廣大的世界。
程鈴惠
2022-05-04 02:04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歷史
「在全球協同的網絡之中,文化是一種瓊漿玉液」 2021年「歌德獎章」得主揭曉!
8月28日是德國文學巨匠歌德的生日,歌德獎章的頒獎禮也定在這一天。今年的獲獎者是喀麥隆社會經濟學家貝爾、日本作曲家細川俊夫和中國舞蹈藝術家文慧。
德國之聲
2021-08-30 11:00
地方新聞
高雄
防疫在家也要當個知識家 高市圖推出多元化線上資源
國內疫情嚴峻,全國防疫三級警戒,高雄市立圖書館配合閉館至6月14日。為使讀者居家防疫時光不感無聊,高市圖馬不停蹄發想創意,推出多元化線上資源,包含「講堂在家線上看 SoESee」、「線上親子時光系列活動」,以及「台灣雲端書庫@高雄」提供讀者萬本好書隨時可借等等,期盼在疫情衝擊之下,持續透過線上資源服務滿足民眾的求知欲。
徐炳文
2021-06-04 13:40
地方新聞
高雄
高雄人到底在想什麼 衛武營「高雄百分百」獨家一窺究竟
全臺獨家!無法複製!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百分百城市」(100%City)系列就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高雄百分百」是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在全球華文地區的第一個百分百城市計畫,由百位高雄市民的生活經驗,組構而成的一場共同創作,真實描繪城市的歷史軌跡與信仰價值,12月4日、5日衛武營歌劇院動人呈現。
徐炳文
2020-12-04 18:56
風生活
世界
文化
一個單字竟有79個字母!唸到舌頭打結、聽起來卻超悅耳…揭世界上發音最難學的語言神秘面紗
全球有超過1500萬人在學德語。德語的字義和語法隨著時代不斷變遷。你知道最長的德語單詞有多長?哪個德語字母使用頻率最低?一起來看看幾個有趣的德語冷知識。
德國之聲
2020-10-05 15:04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文化
大音樂家貝多芬誕生250周年 全球舉辦音樂盛會慶祝
如果有人在2020年時環遊世界,可能可以一飽耳福,將貝多芬所有作品的不同版本都欣賞一回。從紐約、上海、聖保羅、開普敦、莫斯科到全歐洲,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鋼琴作品、小提琴奏鳴曲、歌曲以及九首交響曲將響徹全球。
德國之聲
2019-12-23 08:10
新聞
國際
歷史
文化
貧窮,但性感!傷痕累累的鐵幕孤島,轉身成為負債首都……柏林統一後如何重生?
經過二戰與冷戰,傷痕累累的柏林從鐵幕孤島再次成為德國首都,城市角落處處可見紀念園區、博物館、解說牌,那是德國人坦然攤開的傷疤,關於納粹、兩德分裂、柏林圍牆等,帶人穿越時空長廊,銘記德國歷史,也學習歷史帶來的教訓。「柏林的文化記憶是全世界有名的,隨性走在街道上都能碰見我們的回憶,」歌德學院院長羅岩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
蔡娪嫣
2019-11-10 09:10
新聞
國際
歷史
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與祖父見證歷史時刻 台北歌德學院院長羅岩:那一天令人感動
「我14歲的時候,與父母一起到訪東德,當時印象深刻的是道路泥濘、充滿坑洞,不過現在一切都煥然一新。」台北哥德學院院長羅岩幼年經歷柏林圍牆倒塌,且有親戚住在分隔時期的東德,而2019年是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他用文化人的角度看待這件歷史大事,一再強調唯有親自在分裂時期的東德住過,才能夠評論東西德的差異,但很高興現在是同個國家,「是一家人」。
簡恒宇
2019-11-09 09:40
新聞
國際
自由不會親吻鐵絲網!前東德詩人比爾曼:自由與極權結合只會產生「殘疾」下一代
歌手、詩人、前東德異議人士沃爾夫·比爾曼(WolfBiermann)應台北詩歌節的邀請,9月28日晚上在台北中山堂舉辦演唱會「有美好的黑暗也有美好的光明」。他帶著吉他和夫人帕美拉·比爾曼一起彈唱,歌曲內容多半是對共產獨裁政權的批判和反省。來台的另一個目的是:介紹他的自傳「WartenichtaufbessreZeiten!DieAutobiographie」的中文版「唱垮柏林圍牆的傳奇詩人-沃爾夫·比爾曼自傳」。
德國之聲
2019-10-01 10:00
風影音
國際
國內
藝文
愛情還是革命?溫暖的床還是街頭?布萊希特的《夜半鼓聲》響徹台北城
「常非常喜歡,它的呈現跟我的預期不一樣!」,64歲的李女士如此說。另一方面,她发現該劇的呈現方式和京劇有些似曾相識的地方,比如劇情進行中的搬動道具或是布景擺設非常簡單。李女士雖然不熟悉西方戲劇,卻一語道破布萊希特最著名的「疏離效果」(Verfremdungseffekt)。而這個效果據說是受到中國京劇的一些表演藝術的影響。
德國之聲
2019-03-10 14:00
新聞
國際
藝文
文化
台灣媒體亂象層出不窮》面臨外在政治力干預 作家梅克爾分享德國公共媒體怎麼做
在各家媒體激烈競爭的現況下,台灣媒體造假扭曲、向腥羶色靠攏的亂象層出不窮,公信力也日益低落,成為網友大肆嘲弄批評的對象,絕大多數民眾對於媒體環境不滿意,但堅持報導品質的公共媒體卻又乏人問津、缺乏關注。
鍾巧庭
2019-02-22 09:00
新聞
國內
藝文
搭遊覽車看書去!台北國際書展逢開學首周 「開學趣書展」推優惠盼引學子
2019台北國際書展將於明年2月12至17日登場。由於展期正逢開學第一周,本次也推出「開學趣書展」邀集校園團體報名,除系列活動外,將致贈師生購書券,目前已有超過150個團體報名,預估將吸引5000-6000位學子參加。而此次2019台北國際書展主題為「讀書正好TimeforReading!」,作為呼應,在展覽本身外,還有系列閱讀推廣活動。
吳尚軒
2018-12-18 21:30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台北國際書展明年2月登場 13位德國暢銷作家將與台灣讀者交流
2019台北國際書展,將於明年2月12-17日於台北世貿一館、三館正式展開,本年書展主題國為德國,並由台北書展基金會、台北歌德學院、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公司共同策劃德國館,邀請13位德國暢銷作家來台交流。今(18)日記者會上,除公布13位德國作家外,也公布20位國際作家名單。
吳尚軒
2018-12-18 21:00
新聞
國際
國內
想留學.看過來》台灣人赴德國留學增加中!博士獎學金開最多
一年一度的歐洲教育展上個周末在台北舉辦,英國、荷蘭、法國、德國都有教育機構參加。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DAAD)的主任金郁夫博士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表示,台灣人申請到德國留學的人數明顯增加。在過去5年之間,申請成功的人數幾乎翻倍。「傳統上來說,法律與資訊工程最受台灣人的歡迎,但是現在幾乎在每個領域都可以見到台灣人的身影。」
德國之聲
2018-10-17 1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劉昌坪專欄:支持轉型正義卻不質疑黨產會違憲,才是憲政危機
允許結社自由被淘空殆盡,行政機關可對言論內容事前審查,真的是追求轉型正義的合憲手段嗎?
劉昌坪
2018-09-12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文化
孔子學院根本「不姓孔」!美國大學為何陸續關閉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致力推動外國人學習中文以及中國文化,被視為中國試圖對外宣傳其「軟實力」的舉措,但孔子學院執行上卻反而突顯中國的「銳實力」,例如要求與美國學府簽署契約時有保密協議,不透露資助金額;教材只跟隨中國版本的論述等等,令學術界憂慮損害學術自由。
BBC News 中文
2018-08-20 12:30
新聞
國際
兩岸
文化
歌德學院主席萊曼談孔子學院:文化不能被工具化
歌德學院主席萊曼感受到了若干政府對他所領導的這一機構增大的壓力。在接受德國之聲的一次采訪中,他談到了目前緊張的世界格局背景下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德國之聲
2018-08-06 11:00
新聞
國際
國內
文化
專訪法國代表紀博偉》台灣是社會最多元開放的東亞國家 多語言教育增加競爭力
法國外交部指出,全球最多人講的語言中,法語排名第6,約有2億2000萬人說法語,法國總統馬克宏上任以來,不僅要把法國打造成「新創大國」,3月更宣布要讓法語成為全球通用語言,對於這項政策,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直言,推廣法語和學習英語並不衝突,「重點在於只會英語不夠,多學1種語言可以增加競爭力」。
簡恒宇
2018-07-02 08: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