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權貴資本主義 文章列表
#
權貴資本主義
約 7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張俊華觀點:南方國家為何也開始對中國「防一手」?
2025年對習近平來說是關鍵的一年,因為如果他再像前兩年那樣對付經濟,可能會讓中國更加陷入困境。目前中國情況確實嚴重,但筆者以為挽救的可能性不是一點沒有,相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政府手裡可出的牌還是有幾個。問題是在一個推崇「頂層設計」的國家,本來也許是好牌,卻很可能被頂層的人出錯了,最後好牌變成了臭牌。儘管筆者也不贊成那種中國經濟崩潰論或者說中國經濟必然崩潰之說。
德國之聲
2025-01-10 07:00
VIP
評論
兩岸
歷史
專欄
經濟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吳鯤鵬專欄:《繁花》不再,中國為何難重啟改革開放?
王家衛的《繁花》,至今高燒不退,毀譽參半,英國的《經濟學人》雜誌,將這部電視劇解讀為:對中國繁榮年代的懷念,推動了一部電視劇的熱播,它將1990年代的資本家描繪成英雄,那時普通中國人可以通過大量的運氣、良好的人脈和努力工作改變命運。
吳鯤鵬
2024-02-08 06:20
VIP
政治
人物》綠營中壯世代承接兩岸事務 「大陳義胞」梁文傑任陸委會副主委
曾三連任議員的梁文傑在本屆地方選舉中箭落馬,未能順利連任,不過,在陳建仁的內閣中,他預計擔任陸委會副主委一職,也象徵黨內中壯世代將承接兩岸事務的工作。梁的雙親是浙江大陳人,就是所謂的大陳義胞,當年在大陳島撤退,隨中華民國陸軍部隊遷至台灣,但雖然是外省家庭出身,他卻相當反骨的在大學時期就參與左翼社團,更從研究所時期就開始擔任黨內幕僚,受新系重視的他,更獲得新系大老集資到英國留學的機會。
黃信維
2023-01-30 04:21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高調悼念江澤民,專家分析50分鐘「悼詞」背後深厚含意
12月6日上午,中國前領導人江澤民的悼念大會在首都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BBC News 中文
2022-12-06 21:00
評論
兩岸
專欄
呂正理觀點:該是召開「中國圓桌會議」的時候了
中共將從本月16日起舉行二十大,引起各方矚目,而一般關注的焦點大多在於:習近平是否能連任第三次總書記?中共內部權力又將如何重新分配?這些當然不能說是不重要,但我個人以為,另有一些事恐怕更重要,更有必要討論,那就是:中共是否可能垮台?何時可能垮台?垮台後中國是否將發生動亂?有沒有可能阻止動亂發生?
呂正理
2022-10-08 15:10
評論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李怡專文:反送中猶如醍醐灌頂,人生歷程有了新的醒悟
腐敗是這個政權執政的基礎。以法治國,以德治國,都是自欺欺人,以腐治國才是實情。
李怡
2022-09-10 13:50
國際
兩岸
中共二十大》歷任總書記多不得善終,習近平在二十大會被問責、被迫交權嗎?
今年秋天,當中共舉行第二十次黨代會時,面對當今中國內政外交面臨的諸多挑戰,準備破例獲第三個任期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是否要為危機重重的現狀承擔責任?擁有九千萬黨員的中共有沒有一個必要的機制對握有最多權力的最高領導人問責?觀察人士認為,這是一個不僅中共必須回答、全中國人民需要了解,也是國際社會極為關注的問題。
美國之音
2022-08-28 18:04
評論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李怡專文:中共前幾十年教人兇殘和鬥爭,後幾十年教人貪婪和自私
在專權政治的逆向淘汰中,一個人只要有「才智」這一個特質,就不可能被提升到重要職位。
李怡
2022-08-20 13:50
評論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李怡專文:容忍無道的政府,人民也是「共業」
中國在全球化之下成為世界工廠,發票、論文、證照…什麼都能賣,地下經濟蓬勃,香港就成了大陸人的洗錢天堂。
李怡
2022-08-06 13:50
評論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李怡專文:中國是一切規則例外,沒有人能自外於以權謀私的漩渦
中共政權比滿清還不如。正如英國哲學家羅素在100年前說過的一句話:中國是一切規則的例外。
李怡
2022-07-31 13:50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陳昭南專欄:清大教授勞東燕的悲鳴—中國需要一場翻天覆地的大革命!
「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這是金曲歌王謝銘祐先生獲獎歌曲《路》的其中一句歌詞,曾因蔡英文總統在2020年雙十日的演說中被引用而廣為周知。當時謝銘祐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即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忘記,台灣今天的民主,是許多前輩爭取來的。」
陳昭南
2022-02-12 15:10
評論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蘇曉康專文:告別哲人李澤厚,告別不了中國的歷史廻圈
李澤厚仙逝,跟余英時絕對不一樣,褒貶立見,我只能說,代溝好深,然而非議李澤厚「告別革命」的人,要麼對中國近現代史還陌生,要麼渴望「未來革命」而不容清算共產黨這場革命,基本上對「革命」這件事情尚很幼稚就是了。李澤厚「圓圈遊戲」之說,到今天已經顯得有點老皇曆了,但是習近平不正在從思想上回到毛澤東、從制度上回到文革以前、從經濟上回到大鍋飯嘛,這麼明顯的一個大圓圈,不是被李澤厚又一次預言到了?他對中國和中共,從來沒有抱過希望,因為他知道中國還是一個農民大國,剛剛吃飽飯。
蘇曉康
2021-11-05 05:5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VOA專訪前中共高層智囊吳國光:習近平企圖通過「第三個歷史決議」解決統治困境
中共將在11月初召開十九屆六中全會,預計將通過中共第三個歷史決議,為達成中共歷史上毛、鄧、習排序,以及習近平在明年二十大上獲第三個任期奠定政治思想基礎。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政治和歷史系教授吳國光18日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習近平做這個歷史決議旨在解決他面臨的最大統治困境,「就是他和中共黨內大部分的精英在思想上有一個巨大的分歧。」
美國之音
2021-10-24 14: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共建黨百年》「歷史虛無主義」陰影下剪不斷、理還亂的中國共產黨困境
中共建黨百年之際,從官方宣傳口徑來看,黨內高層要求黨員提高警惕稱,最大威脅似乎既不是「美帝」,也不是「台獨」,而是所謂的「歷史虛無主義」。何謂歷史虛無主義?中共所論述的歷史虛無源自何時?歷史問題又為什麼會成為讓中共誠惶誠恐的難解之結?BBC中文訪問專家,查閲史料,作以下梳理。
BBC News 中文
2021-06-29 18:0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林錫星觀點:緬甸政變的前因後果
緬甸民主化進程始於「緬甸恢復法律與秩序委員會」(SLORC)政府後期,即「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時期。
林錫星
2021-02-12 0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吳祚來專欄:美國正在鬧分裂,中國正在搞統一
中國的新一統是全方位的,從信仰到政治,從經濟到文化,都要一統于党的領導控制之下,而美國與中國形成完全相反的鏡像,正在全方位的出現分裂狀態,從信仰到政治,從網路到街頭,甚至有人擔心美國會出現大動盪與內戰,美國人擁槍量因此出現激增趁熱。
吳祚來
2020-11-17 05:50
新聞
政治
兩岸
聲援陸生返台 政大傳院院長:我不知道「左膠」要怎麼被靠北
多位大學、碩士班學生及學者今(13)日在立院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能讓非應屆畢業陸生,能像其它境外生一樣返台。包含中華青年公共參與協會(青參會)、台灣學權陣線(台學陣)等學生團體,呼籲應採取學權與防疫兼顧的人道角度,開放5000多位受限的陸生即刻返台就學。
潘維庭
2020-08-13 13:14
評論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習李鬥─「五年之內中國將會出現大亂世!」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5月28日公開表示,中國有6億人月收入僅1000元(人民幣),一語戳破了最高層的「中國夢」並引發全球對中共內鬥加劇的熱議。多數觀察者的發言均指向習李白熱化鬥爭已浮上檯面的看法。
陳昭南
2020-06-06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小英用愛心口罩痛擊習近平的「疫情勒索」
台灣有句俗諺:吃人一口還人一斗。為回報呂若瑟神父終身奉獻給台灣的感人義行,當他出面為故鄉義大利受到疫情肆虐而外求援募款後,短短6天就收到超過1.5億元台幣善款。呂若瑟神父於4月7日發表感謝信「謝謝台灣!加油,義大利!」
陳昭南
2020-04-11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共建政70年》鄧小平的最大遺產?中國的經濟改革開放,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毛澤東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折騰中國10年,到1976年毛死去的時候,掌控中國的中國共產黨承認中國國民經濟一片凋敝,瀕臨崩潰邊緣。中共不得不對中國農村和城市經濟放鬆控制,而正是中共對經濟的細緻入微、細化到個人的控制直接造成了中國經濟的凋敝。中共將放鬆經濟控制稱作經濟改革。然而,在一黨獨裁體制下的經濟改革旋即走上公開以權謀私的邪路,並成為1989年由北京開始的全國性反腐敗、要民主運動的導火索。
美國之音
2019-10-01 12:3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