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標準六型 文章列表
#
標準六型
約 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若西太平洋出現危機,日本將站在最前線!」美防長公開施壓,日防衛大臣臉色凝重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30日造訪東京,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舉行會談,雙方重申強化日美同盟,並致力於提升自衛隊和美軍之間的指揮與控制框架。日媒《每日新聞》指出,奉行「美國優先」的川普政府針對中國的安全政策仍保持現狀,不過令人擔憂的增加防衛費用一事未在會談中出現,但美方要求「若西太平洋出現危機,日本需承擔前線角色」,仍讓日本政府感到擔憂。
國際中心
2025-03-31 10:23
新聞
國際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美中若因台灣開戰,解放軍會打哪?五角大廈:「關島殺手」數量激增,這裡恐遭飛彈攻擊
五角大廈表示,如果美國與中國因台灣問題爆發戰爭,美軍的前哨基地關島將成為中國飛彈襲擊的主要目標。川普的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Hegseth更在視察關島表示,當地美軍是美國在印太在亞太地區投射力量的「矛尖」。
國際中心
2025-03-28 09:07
新聞
國際
軍事
無視北京抗議,美軍將中程飛彈系統「無限期」留在菲律賓
美國一位將官周一(10月21日)表示,美軍最近在菲律賓北部部署中程飛彈系統「極其重要」,這樣,美菲兩國部隊得以在亞洲島嶼上進行操作此類重型武器的聯合訓練。
德國之聲
2024-10-22 09:09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李志堯觀點:無人機作戰中可以殺敵傷敵,但無法打贏一場戰爭─為什麼?
無人機正式的名稱是「無人航空載具」或「無人飛行器系統」,廣義上為不需要駕駛員登機駕駛的各式搖控飛行器,在用途上通常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至於無人駕駛作戰飛機則具備類似有人攻擊機的性能,可以透過投擲炸彈、發射飛彈或自行撞擊等方式對目標發動攻擊,而且成本低。由於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的亮眼表現,頓時成為國際軍火市場的新寵兒,遂有「顛覆傳統作戰型態」、抑或「未來戰爭將是無人載具的天下」等說法浮現,論者仁智互見。
李志堯
2024-09-10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中程飛彈9月撤離呂宋島,南海緊張局勢能否緩解?
菲律賓陸軍發言人週四(7月4日)表示,為年度演習部署在菲律賓呂宋島的美國中程飛彈系統「泰風」(Typhon)將撤出,預計在9月歸還美國。
美國之音
2024-07-04 18:04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台灣發展「不對稱作戰」嚴重影響戰力的盲點
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是目前各界咸認台灣抗衡中共侵略的最佳選項,且俄烏戰爭爆發迄今,烏克蘭面對海、空都擁有強大優勢的俄羅斯,也展現出「不對稱作戰」能力的重要性。不過,台灣身為海島型態的國家,與內陸國的烏克蘭在防衛策略上有明顯之差異,台灣可以吸收烏克蘭部份的作戰經驗,但未必能完全套用或如法炮製。基此,筆者認為台灣在發展「不對稱作戰」的過程中,仍存有若干盲點急需改進以免影響戰力,分述如後。
李志堯
2024-07-04 07:1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專欄
科技
李忠謙專欄:這五場美中之間的軍事較量,可能決定台灣的命運
美軍名將麥克阿瑟曾形容台灣「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但上個世紀70年代美中關係正常化之後,華府廢除了與台方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MutualDefenseTreaty)後,美國對待這艘「不沉航艦」的態度顯然有所轉變。雖然美國國會隨即通過了《台灣關係法》,卻不再承諾直接派兵保衛台灣,美軍的對台防衛也進入了「不說破、也不說死」的「戰略模糊」年代。
李忠謙
2024-05-28 06:1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退出《中程飛彈條約》:美國新武器加入印太布局,有助嚇阻中共犯台?
根據《紐約時報》3日報導,自2019年退出與俄羅斯的《中程飛彈條約》以來,美國得以在亞洲各地開發、部署大量小型移動發射裝置,用於先前被禁止的飛彈類型。這些武器現在被視為阻止中國入侵台灣的關鍵因素。在4月份美國與菲律賓的軍事演習中,美國陸軍首次進駐第一島鏈的新型飛彈發射裝置「堤豐」(Typhon,又譯「泰風」)就是一例。
蔡娪嫣
2024-05-05 15:18
新聞
政治
軍事
退出中程飛彈條約解除研發禁令 協防台灣美國有這項新武器
美國2019年退出冷戰時期與俄羅斯簽定的中程核飛彈條約後,迅速開發可用於阻止中國入侵台灣的新式武器,可搭載「戰斧」巡弋飛彈等武器的新型「泰風」就是一例。
中央社
2024-05-04 14:33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美國新型飛彈系統部署菲律賓:「堤豐」系統現身第一島鏈,如何影響印太局勢?
根據美國《海軍新聞》報導,美國陸軍的新型陸基飛彈發射系統最近在菲律賓北部部署,這套被稱為「堤豐武器系統」(TyphonWeaponsSystem)的中程能力陸基飛彈發射系統,正在參與為期兩周的「堅盾-24」(Salaknib24)聯合演習。
BBC News 中文
2024-04-20 11:00
新聞
國際
軍事
射程涵蓋台海、南海和中國沿岸!美軍新型飛彈發射系統進駐第一島鏈,可望嚇阻共軍犯台
美國《海軍新聞》15日報導,美國陸軍的新型飛彈發射裝置首次進駐第一島鏈,在菲律賓北部參與「堅盾」美菲聯合軍演。這套中程能力(Mid-RangeCapability)陸基飛彈發射系統(又稱「堤豐武器系統」、TyphonWeaponsSystem),可搭載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射程約2500公里)和「標準六型」(SM-6,射程約450公里)飛彈。
國際中心
2024-04-19 17:11
新聞
國際
軍事
「標準六型與戰斧飛彈都能發射!」加強印太反飛彈防禦,美軍或在關島部署新型陸基發射系統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陸軍司令查爾斯·弗林(CharlesFlynn)表示,美軍將很快在印太地區部署可以發射「標準六型」(SM-6)防空飛彈和「戰斧」巡弋飛彈的新型陸基發射系統。
美國之音
2024-04-08 12:48
評論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料敵從寬」才能「因敵制勝」
國防安全研究院日前發布「2023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指出,共軍擁有陸軍兩棲合成旅及海軍陸戰隊兩支兩棲地面部隊,若中共攻台,首波海空登陸兵力預估約5萬人,但考量共軍沒有兩棲登陸作戰經驗,且我國軍積極部署飛彈,共軍將面對相當風險。對於前述的這個論點筆者表示尊重。
李志堯
2024-01-19 0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F-16V戰鬥機不能起飛,也是「零」戰力
報載空軍公告總金額將近39億元的「高抗炸係數機庫堡」招標案,說要蓋出能抗擊3300磅級炸彈的機堡機庫,空軍參謀長甚至強調可抵擋「東風」彈道飛彈。立委馬文君說,她支持國軍興建抗炸機堡,但魔鬼藏在細節裡,目前最高抗炸等級的機庫只有2200磅,軍方誇口抗3300磅,就怕到時做不出來,自欺欺人。
李志堯
2023-10-02 07:10
評論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國防軍備看似壯觀,軍事戰略仍須調整
報載國防部為持續強化台灣國防戰力、反制中共武力威脅,民國113年度將以逾700億元的預算額度,採購各型美製飛彈、魚雷以及國產自製各型飛彈,民國113年度單項金額最高的是國產雄二、雄三及增程雄三反艦飛彈系統(第二階段)量產經費為116億元,其次為雄二及雄三反艦飛彈系統(第一階段)量產經費82億元,第三及第四名為向美國採購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74億元,以及向美國採購魚叉飛彈海岸防衛系統61.1億元。前述建案站在強化國防軍備觀點看似「壯觀」,但從軍事戰略指導建立武力(包括三軍部隊及各式裝備)的內涵來說,其採購的項目卻仍有可商榷之處。
李志堯
2023-08-07 06: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中共攻台戰術規劃─7階段12至15天攻佔台灣本島
今年以來共軍的演習一直持續不斷,各式各樣的軍事演習都有,從飛機艦艇圍台到彈道飛彈和遠程火箭砲試射等,把能夠演練的項目都全部呈現,所有的軍事動作似乎正在為可能的戰爭預作準備,也因此引起一些軍事專家的評論,內容仁智互見。然而論者泰半從台灣或美國的觀點予以剖析,並非由中共本身的角度來論證,難免有見樹不見林之憾。
李志堯
2023-06-02 07:10
評論
兩岸
軍事
專欄
蘇育平觀點:知己知彼之中國解放軍—海軍導彈篇
海軍與空軍一樣,是最倚重裝備的軍種,只要海軍裝備落後他國之後,就算再強大的艦隊也會對敵毫無威脅,這也就是從風帆戰艦到蒸氣戰艦,從前無畏艦時代到後無畏艦時代,從戰列艦時代到航空母艦時代的巨大代差,而這些前後時代的差距是極度殘酷的,只要掌握新世代海軍艦艇武器,幾乎可以保證輕鬆吊打落後方之海軍,敵方完全無力抵擋。因此海軍軍備競賽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極為驚人的一幕,從19世紀到21世紀,海軍軍備競賽仍舊無所不在。
蘇育平
2023-05-29 15:00
評論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中共攻台戰役的戰術規劃
今年以來共軍的演習一直持續不斷,各式各樣的軍事演習都有,從飛機艦艇圍台到彈道飛彈和遠程火箭砲試射等,把能夠演練的項目都全部呈現,所有的軍事動作似乎正在為可能的戰爭預作準備,也因此引起一些軍事專家的評論,內容仁智互見。然而論者泰半從台灣或美國的觀點予以剖析,並非由中共本身的角度來論證,難免有見樹不見林之憾。
李志堯
2023-05-15 14:5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南海的廢鐵軍艦
2022年9月15日自由時報報導,美國參議院外委會通過「台灣政策法案」,「外國軍事融資」(FMF)方式將「無償」援助台灣4年45億美元,第5年再加碼20億美元,形同直接軍援台灣65億美元。軍事專家今天分析指出,這是將「濱海戰鬥艦」(LittoralCombatShip,LCS)移轉台灣的最佳契機。此新聞一出,在台灣軍事領域猶如投下深水炸彈,大多網友皆以廢鐵之名罵這款軍艦,事實上,早在去年,就有知名評論家說濱海戰鬥艦是廢鐵。
維麟
2022-10-11 14:00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國宣稱「台灣海峽非國際水域」 台灣智庫學者:美中台角力進入「深水區」
在剛結束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期間,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各國防長面前強硬表態稱台灣若以任何形式獨立,中國將「不惜一戰,不計代價」——這一激烈措辭成為國際焦點。對話結束後,北京又宣稱台灣海峽的海權屬於中國管轄,台灣海峽非國際水域,再次引起熱議。
BBC News 中文
2022-06-17 20: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