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標槍飛彈 文章列表
#
標槍飛彈
約 14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比飛彈更令國軍擔憂!一年期義務役藏著一顆不定時炸彈
國軍在2024年將義務役恢復為一年期,同時訓練內容也比過去更為扎實,不僅新兵訓練期加長到8周,部隊訓練時間也長達44周,同時納入刺針飛彈等新式武器操作。為因應役期調整,前國防部軍備副部長徐衍璞上將曾找上檢察總長邢泰釗,拜託重視軍法案件,不過在一年義務役上路滿一年之際,軍法案件其實不多,但軍方卻有個單位,因為一年期義務役而面臨空前窘境。
張曜麟
2025-03-09 08:30
新聞
國際
軍事
烏克蘭戰爭可望落幕?澤倫斯基對華府示好:願簽礦產協議,在川普領導下「實現持久和平」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Zelensky)4日向華府伸出橄欖枝,表示烏克蘭將盡快通過談判結束戰爭,並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的強力領導下實現持久的和平。
國際中心
2025-03-05 12:49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川普叫停所有軍援,對烏克蘭打擊有多大?專家看法悲觀:歐洲再努力都無法填補缺口
3日晚間,美國總統川普(DonladTrump)下令暫停所有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包括正在轉運途中和已經抵達波蘭的武器,直到基輔展現和平談判的誠意。《經濟學人》4日分析,儘管烏克蘭和歐洲國家能自行補充部分裝備,但距離完全取代美國在戰爭中的角色仍有一大段差距,烏克蘭接下來會面臨的困境不只有武器、資金,還有戰場上最關鍵的情報。
李岱青
2025-03-04 18:03
新聞
國際
軍事
澤倫斯基為何在白宮遭到羞辱?《經濟學人》:這是范斯設下的陷阱
白宮的橢圓形辦公室一直是美國總統與世界領導人進行互動的重要舞台,他們的一言一行當然多少都經過精心安排,但美國正副元首川普、范斯竟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這裡發生激烈爭論。《華爾街日報》指出,2月28日的這場川澤會出現轉折的關鍵,是范斯開始高聲指責澤倫斯基「不知感謝」、「不尊重美國」;《經濟學人》也認為范斯是衝突的關鍵,並直言這一切就是范斯設下的陷阱。
李忠謙
2025-03-01 13:26
新聞
政治
軍事
陸軍「獵鴞專案」對美軍購近千架無人機 原價115億砍半為55億元
陸軍以「獵鴞專案」為代號,向美國軍購685架人員殺傷、291架反裝甲的攻擊型無人機。對此,國防部指出,建構不對稱戰力指導,籌建「獵鴞專案」,預計可獲得976套偵攻型無人機,其中採購反裝甲型無人機291套,具備反裝甲作戰能力,以強化摧毀共軍戰甲車輛的作戰效益。
張曜麟
2024-11-22 20:29
新聞
政治
軍事
本周最強內幕》中國武統台灣要多久?他說5、4、3、2、1!台灣官兵會用火箭彈還命中,美軍噴淚
今年恢復一年期義務役,除可月領2萬6000多外備受討論外,首梯役男自9月起分於南、北展開為期13周的基地訓驗,11月6日進行紅隼火箭彈實彈射擊,卻意外出現「不發火」的狀況。鮮為人知的是,國軍在反裝甲火箭彈的使用上,曾和美軍有段淵源,甚至使國軍加大生產火箭彈。
李瑋萱
2024-11-15 08:5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小耳朵》台灣官兵會用66火箭彈還精準命中 美軍看到淚流滿面
2024年義務役恢復一年期,首批義務役官兵11月6日在基地戰力鑑測中,進行紅隼火箭彈實彈射擊,驗證反裝甲武器射擊成效,使役男更加熟稔新式武器操作,提升部隊不對稱作戰能力,落實實戰化訓練目標。罕為人知的是,軍方在反裝甲火箭彈的使用上,有著讓美軍看了「感動流淚」的一面,甚至促使國軍加大生產火箭彈。
張曜麟
2024-11-07 08: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評
風評:賴清德豪語「講求實力」,不惜走上軍國主義?
總統賴清德發出豪語,要「靠實力達到和平」,絕不能與中共簽和平協議。但軍費要達到多高的水準,才算是有「實力」?我國明年的國防預算,估計將高達GDP規模的2.5%。同樣主張「靠實力」的美國前總統川普,近日強力主張,台灣的軍費規模,應提高到GDP的10%。難怪有學者斥責,川普這是要台灣走向「軍國主義」。
主筆室
2024-10-03 07:20
新聞
政治
軍事
向美軍購M1A2T戰車年底抵台 專家曝勝算難增:還不如這2武器先來
我國向美國採購的108輛M1A2T主力戰車,首批戰車預計今年底前運抵台灣。對此,具有資深軍事記者背景的國防部前視察盧德允28日於《盧德允視察中》發布影片表示,經過俄烏戰爭的實戰洗禮,主戰車過往「陸戰之王」的角色跟地位已被動搖,其實M1戰車運到台灣,對台灣的勝算沒辦法加分多少。
鍾秉哲
2024-09-29 09:3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幕後》台灣彈藥致命弱點4年未解!俄烏戰爭打到國軍那套不切實際劇本痛處
一旦打仗,台灣到底能撐多久,美國與台灣政府已體認到,民心與基礎建設的「韌性」是重中之重,不過,台灣要有「韌性」,必須在中共毫不留情地展開飽和攻擊下,軍方必須挺住第一擊。
晏明強
2024-08-12 08: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台灣發展「不對稱作戰」嚴重影響戰力的盲點
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是目前各界咸認台灣抗衡中共侵略的最佳選項,且俄烏戰爭爆發迄今,烏克蘭面對海、空都擁有強大優勢的俄羅斯,也展現出「不對稱作戰」能力的重要性。不過,台灣身為海島型態的國家,與內陸國的烏克蘭在防衛策略上有明顯之差異,台灣可以吸收烏克蘭部份的作戰經驗,但未必能完全套用或如法炮製。基此,筆者認為台灣在發展「不對稱作戰」的過程中,仍存有若干盲點急需改進以免影響戰力,分述如後。
李志堯
2024-07-04 07:10
VIP
政治
財經
政經解密
「不要妖魔化核能!」童子賢揭烏克蘭連年戰火卻未斷電 關鍵就在核電
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在談到核電議題時,喜歡將核電安全性,跟民航飛機發生事故機率做比方,他強調,隨著科學的進步,核電的安全性已經達到一定水平,隨著地球化石燃料的枯竭,世界各國都將核融合技術,列為重點研發項目,然而,台灣推動非核家園政策,居然搞到原本培育核子能科學搖籃的清大核工系,都被迫更名為「工程與系統學系」,身為清大校務委員,童子賢認為台灣社會應該未雨綢繆,不要將核能「妖魔化」。
林上祚
2024-05-15 08:50
新聞
國際
美俄關係新篇章?川普若重回白宮,他會是侵略者普京的好朋友嗎
普京此前曾明確表示,同川普相比,他更希望拜登能夠連任美國總統。事實上,普京說得是反話,他希望以這種方式助川普一臂之力。川普一再表露對普京的敬佩之情,相反他對支援烏克蘭的北約則滿腹怨言。川普一再宣稱,他如果當選,將可以在一天之內結束俄烏戰爭。
德國之聲
2024-03-18 12:46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全球烽火暨中共攻台戰略方針─四勝四敗一平
全球面臨政治、軍事和經濟壓力,東歐與中東戰火越演越烈;西太平洋地區爆發衝突,造成區域性衝突幾乎演變成全球性戰爭。
何翊瑞
2024-02-17 05:4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義務役揠苗助長軍隊戰力,國防資源應全力投入志願役!
古往今來,強徵的兵,要讓其心悅誠服,就需要打入「意識形態」的「雞血」,如「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等等……
蔡駿銘
2024-02-08 06:1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重磅專訪
政經解密
重磅專訪》有計程車為什麼不能有Uber?李喜明:義務役一年無法取代國土防衛隊
國軍義務役自2024年1月起恢復成一年。俄烏戰爭後,總統蔡英文和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都說台灣要推「不對稱作戰」,不對稱作戰有一非常重要的嚇阻力設計,在於「國土防衛部隊」的建立。
楊舒媚
2024-01-29 08:40
新聞
政治
軍事
美對台軍售恐再延遲交付?國防部:經協調後皆按期程執行
立法院預算中心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國防部編列三軍的軍購加上商售等共18項目、預算分年達到340億元,但因疫情與供應鏈等問題,恐會有延遲交付問題,並提醒國防部應加強與美方協調。對此,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今(25)日受訪指出,經過協調後,各項軍售案進度都按期程執行。
張曜麟
2023-09-25 17:27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事實查核:高價出售過時武器給台灣,美國不懷好心、還想大賺一筆?
美國把台灣裝扮成「豪豬島」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高價出售過時武器,讓美國軍工複合體賺個盆滿缽滿。
美國之音
2023-08-10 17:30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拜登首次動用「總統撥款權」援台,台灣享受烏克蘭待遇了嗎?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五(7月28日)宣佈將提供3.4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給台灣,此舉引發國際輿論關注。這筆特殊的軍事援助源自美國《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允許總統使用「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DrawdownAuthority,PDA),將美軍現有的武器、裝備或服務交付給台灣,每年最多10億美元。
BBC News 中文
2023-08-01 16:32
VIP
政治
軍事
政經解密
海空軍接敵第一線,陸軍何用?漢光演習揭地面部隊主戰場在「這些地方」
國軍「漢光39號」演習已於7月28日落幕,科目除驗證台海戰事爆發後的作戰進程,和我方各項防衛措施,其實更重要的是,演習更宣示地面部隊主要戰場位於何處,這也是軍方高層長年被陸軍系統把持,然近年對應共軍機艦侵擾,第一線應處的都是海空軍兵力,外界對此種人事安排多有質疑下,陸軍必須設法找到解方的「平衡之舉」,凸顯在台海戰場,作為國土最後防線,想要中共犯台失敗,陸軍(地面部隊)和海空軍同樣重要。
蘇仲泓
2023-08-01 08:30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