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棲息 文章列表
#
棲息
約 2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內
改善國寶棲息地!退輔會武陵農場「退耕造林」 復育2台灣特有種
退輔會所經營的武陵農場,為了保護與復育台灣特有種及其棲息環境,近期規劃展開一系列重要的保育計畫,而今年開始武陵農場與慈心基金會攜手推動的「退耕造林」計畫,也恢復高山地區因長期農業耕作而退化的生態環境,特別是改善了台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的棲息地。
張曜麟
2024-08-27 21:31
地方新聞
台中
中市海線觀光之旅 走訪台中白海豚棲息地
台中為少數有珍貴白海豚生活出沒的縣市,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重視台中海線具有豐富海洋環境教育及觀光資源,委託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規劃海洋生態旅遊踩線活動。踩線團於6月18日台中首發,除各縣市旅行社業者參加,市府觀光旅遊局也全程隨行參與,希望與中央、生態協會、全台旅行社業者合作,推出更多具生態保育理念的遊程,推廣台中海線觀光產業發展。
王秀禾
2024-06-27 14:46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風機架設化整為零?綠委關切、單一風機架設免送海管審查
彰化芳苑漢寶濕地,是冬候鳥重要棲息地,這塊內政部「整體海岸管理計劃」建議優先劃設為「潛在海洋保護區」的生態敏感區,2020年開始陸續有風電業者,申請架設陸域風機。其中,由台汽電子公司「星能」公司「華鵬風力發電開發計畫」,最近還在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協助下,將風機扇葉「動態旋轉垂直投影之掃風範圍」,排除在「利用面積」之計算,排除後,二支風機開發面積僅0.264公頃,未達《海岸管理法》整體開發規模1公頃,免送「海岸防護計畫」,引起彰化地方「化整為零」之質疑。
林上祚
2023-04-11 17:10
地方新聞
高雄
高市府與野鳥學會攜手合作 打造典寶溪滯洪池生物多樣棲息環境
典寶溪A、B區滯洪池完成後,有效解決岡山區白米里、劉厝里等一帶的水患問題,水利局與高雄市野鳥學會今 (110) 年共同合作,進一步打造滯洪池的生態生物系統,在 B 區滯洪池進行棲地營造試驗,於水域中試驗種植水生植物以提供更豐富的棲地環境,並持續進行鳥類生態監測調查。
徐炳文
2021-12-24 14:33
新聞
國際
兩岸
雲南流浪象群「萌」翻全球!母象呵護寶寶睡覺,愜意模樣吸引2億次觀看
從2020年3月開始,一群野生亞洲象從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的自然保護區啟程,一路北上,走過西雙版納、普洱、紅河、玉溪、昆明。這一年多、500公里的長途跋涉,起初一共有16頭大象,一隻象媽媽行經普洱時生下了象寶寶,旅行成員一下子變成17頭。4月24日,其中2頭返回了普洱,於是目前剩下15頭繼續遠行。
蔡娪嫣
2021-06-09 17:10
新聞
國際
來自冰天雪地的郵件》挪威科學家每天收到北極熊「來信」:雖然失去棲息地,但牠們樂觀堅強……
有北極熊當「筆友」是什麼感受?首先你得找機會認識一隻北極熊,可能需要施打鎮靜劑哄哄牠,在牠清醒之前先給牠必要的「寄信工具」,並且你還需要接受你們只能單方面書信往來的事實。
蔡娪嫣
2020-12-11 07:20
新聞
國際
AI
乾旱、氣候變遷、自然棲息地消失…英國最新研究:全球4成植物物種面臨滅絕危機!
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RoyalBotanicGardens,Kew)近日發表最新研究報告《2020年世界植物與真菌情況》(StateoftheWorld’sPlantsandFungi2020),研究團隊由來自42個國家的210位科學家組成。該報告在聯合國峰會前夕發布,該峰會將敦促各國領袖採取行動,處理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問題。
廖綉玉
2020-09-30 17:10
新聞
國際
蟲蟲危機恐釀浩劫!全球昆蟲總數年減1%,《科學》最新研究:人類城市化是元兇!
昆蟲在自然界中負責傳授花粉、擔任分解者及害蟲的天敵,因此是全球食物鏈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學術期刊《科學》刊出的最新研究顯示,受到人類過度城市化的影響,全球陸棲昆蟲在過去30年內,數量減少超過四分之一,恐將為自然生態及人類社會帶來一場浩劫,所幸研究也發現,隨著部分地區水質變得更加乾淨,水生昆蟲的數量正在明顯增加,為昆蟲滅絕危機帶來一線希望。
黃思敏
2020-04-24 16:10
新聞
國內
爆量遊客踩壞小琉球生態 屏東縣府出招挽救潮間帶
屏東小琉球近幾年成為觀光熱點,雖然當地經濟隨著人潮湧入而向上發展,但蜂擁而至的遊客也讓環境不堪負荷。據了解,遊客數從2010年不到20萬翻倍增長至2019年的40萬,經過數年超量遊客的踩踏,生態脆弱的2個著名潮間帶(杉福及漁埕尾)已經明顯受損,屏東縣政府如今只好制訂規範並強化管理體制。
宋淯銓
2020-04-08 22:41
風影音
國際
有翅膀的「嬰兒潮」》樹木種子40年來最豐沛,紐西蘭瀕危「橙額鸚鵡」數量可望翻倍!
紐西蘭特有的「橙額鸚鵡」,在過去因棲地遭破壞、外來物種威脅,被認為早已絕種,直到1993年,科學家才又在紐西蘭南島的坎特柏立內,驚喜發現這種奇特鳥類的蹤跡。17日紐西蘭保育部發布一項令保育人士為之振奮的消息——有鑒於今年南山毛櫸科喬木大量的種子,提供了豐沛食物來源,保育部在當地發現150隻新生橙額鸚鵡,可以用「嬰兒潮」來形容。而且本季樹上巢穴的數量比起過往,更增加了3倍之多,這一瀕臨絕種的鸚鵡數量有望因此翻倍。
黃思敏
2019-07-18 18:00
新聞
國際
不被關注卻令人恐懼的植物滅絕危機!最新研究:全球近600種植物消失殆盡 比動物滅絕量多出一倍
隨著人類活動蓬勃發展,大自然所承受的迫害也愈加劇烈,但大眾的關注焦點往往放在動物絕種,卻忽略供給萬物氧氣、飲食的植物,其實正面臨「令人恐懼」的滅絕危機。英國《自然—生態學與進化》期刊10日公布最新研究,發現自1750年代工業革命後,全世界有近600種植物徹底消失在地球上,比鳥類、哺乳類與兩棲類的總滅絕量多出一倍,與工業革命前相比,植物的滅絕數量更增加了500倍。科學家更憂心表示,植物滅絕的規模可能被嚴重低估。
黃思敏
2019-06-11 16:59
新聞
國際
人類垂涎長頸鹿肉!30年7萬隻野生長頸鹿消失 美國擬把長頸鹿升級成「瀕危」物種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統計,受到棲地流失、人類狩獵等天災人禍影響,過去30年內,野生長頸鹿數量減少約6萬6000隻,跌幅高達40%,為了不讓地表體型最高的動物悄悄走上滅絕之路,美國動保團體2017年開始連署請願,希望將長頸鹿列入瀕危(Endangered)物種,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日前宣布,已完成初步審核,並將展開深入調查,此舉雖有望替長頸鹿保育帶來一線曙光,卻也引發販售長頸鹿產品市場的反彈。
黃思敏
2019-05-03 09:00
風影音
國際
皇帝企鵝面臨繁殖危機!》南極冰層大崩塌 數千隻企鵝寶寶一夕間溺斃 全球次大棲息地3年來毫無「生機」
儘管地表氣溫不斷上升,但南極大陸上的哈雷海灣似乎得天獨厚,仍然維持嚴寒氣候,每年吸引2萬4千對皇帝企鵝來此繁衍、哺育下一代,成為全球第2大的皇帝企鵝棲息地。但當地在2016年發生冰層崩塌,導致上萬隻雛鳥溺斃的慘劇。時至今日,哈雷海灣依然沒有恢復生機,3年來幾乎沒有新生命在此誕育,在氣候變遷的挑戰日益嚴峻下,也讓學者對皇帝企鵝的未來憂心不已。
鍾巧庭
2019-04-30 12:40
風生活
世界
大片棲息地流失、象群被迫進人類地盤,不是殺人、就是被殺…印度「人象爭地」釀無數悲劇
人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如遇上道路維修、交通事故等情況,自然懂得選擇其他道路。但如是大象,原有的遷徙路線上被阻擋,則未必懂得人類的應變之道。印度的亞洲象,需隨季節變化,在延綿的棲息地遊走覓食,但人類佔據森林地區,在附近種植作物、建屋立村、連接公路及鐵路,造成大象的棲息地喪失、碎片化。固定的遷徙路線受限,令大象不時進入類居地搶奪食物,導致殺人或被殺的衝突事件。
*CUP
2019-02-07 09:30
地方新聞
穿山甲棲息地破壞? 議員建議劃設自然動物保護區
記者許素蘭/苗栗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6-21 10:10
地方新聞
大甲農民植滿江紅草被 田園增色鳥築巢棲息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4-10 17:00
地方新聞
台中
珍貴蟹類棲息 大安北汕路拓寬工程喊停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3-01 17:10
地方新聞
桃園
許厝港溼地淨灘 守護候鳥棲息地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6-10-22 20:00
新聞
國內
金山白鶴棲息地倒廢土 兩警涉收賄包庇
2014年8月新北市金山區一名林姓資源回收業者違法,在金山區西伯利亞白鶴(SiberianCrane,Leucogeranusleucogeranus)棲息的附近農地,隨意傾倒廢棄物,遭到警方檢舉開罰,事後林姓業者涉嫌向警方行賄,經過基隆地檢署檢察官調查後,項姓、黃姓兩名警員依照《貪污治罪條例》,4日裁定收押禁見。
梁姍樺
2015-11-04 21:43
新聞
兩岸
中國四川砍伐2萬畝天然林 貓熊棲息地破碎化
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分為圈養和野生兩種。圈養的大熊貓除開吃了睡,睡了吃,把自己「掛」在樹上供遊客拍照外,它們還承擔了「熊貓外交」的重任。因此從出生到受孕或是死亡,熊貓的每一個「人生」重要節點都牽動著人們和媒體的神經。
BBC中文網記者覓雲 香港報導
2015-10-23 17:29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