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核一除役 文章列表
#
核一除役
約 1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台灣首次將用過核燃料棒移出燃料池 核一乾貯啟動測試
台電核一廠今(23)日開始進行乾貯設施用過核燃料運貯測試,是台灣首次進行用過燃料棒移出反應爐的程序,台電表示,只要相關規範都合乎標準,就能陸續把存放在反應爐中及冷卻水池中的用過燃料棒取出,後續才能推動核一廠除役工作。
馮建棨
2024-10-23 21:23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獨家》核一除役3年燃料棒仍無家可歸 台電悄將92束反應爐內燃料棒送美拆解
四項公投即將於18日舉行,重啟核四公投案聚焦在核能安全與核廢料爭議,引發朝野唇槍舌劍,檢視台灣已運轉核電廠,即使除役,核安及核廢料問題仍未解,《新新聞》獨家掌握,台電為降低安全風險,去年底已祕密抽出核一廠一號機反應爐內的92束燃料棒,連同未拆封的20束共112束燃料棒,以海運方式運回美國奇異(GE)原廠,是國內將已放入反應爐的燃料棒退出運往他國拆解的首例。(核廢難題系列2之1)
洪敏隆
2021-12-14 17:10
風生活
公共政策
財經
下班經濟學
核三廠除役進入實質審查,原能會預估一年半完成
台電7月26日提交核三廠除役計畫,原能會今天表示,程序審查已接近完成,並召開「核三廠除役計畫實質審查準備會議」,針對除役計畫實質審查作業流程、時程規劃等進行相關討論。
中央社
2021-08-19 16:40
地方新聞
新北
核一除役遭新北卡關 新北市府:未送審水保計畫如何核發
針對台電表示核一廠今(12)日獲原能會核發除役許可,但未獲新北市政府核發水保完工證明而無法啟用乾式貯存設施;新北市表示,台電的核一乾貯水保設施於101年因未按圖施工遭查獲,被裁罰6萬元在前,水保計畫提出變更後,又遲遲未依新北市政府4點審查意見修正,新北市依規定請台電儘速依審查意見重送水保計畫。
李梅瑛
2019-07-12 22:30
新聞
政治
財經
全台首座核電廠走入歷史!原能會發核一除役許可
核一除役啟動。原能會今(12)日核廢核一除役許可,正式啟動核一除役程序,時間預期長達25年。根據台電規劃,下個月開始要先拆除廠內的鐵塔、氣渦輪發電機組等周邊設施,至於最關鍵的爐心拆除部分,由於乾貯設施仍無法啟用、爐心核燃料棒無法移出,仍持續卡關。對此台電官員表示,除役不觸及爐心將增加工程難度,整體工作更可能無法在25年內完成,盼新北市府盡快放行。
尹俞歡
2019-07-12 16:3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核一除役環評過關,最快7月啟動,25年內完成除役
環保署今(15)日舉辦環評大會,審查「核能一廠除役計畫」環評案,最終決議通過,待環保署正式公告,台電公司即可提交環評書件給原能會,由原能會核發除役許可,開始倒數25年期限。由於核一廠兩部機組燃料冷卻池皆爆滿,爐心留有用過的燃料棒,行政院原能會核能管制處處長張欣表示,除役開始後,台電或可先從外圍屬於乾淨區域的設施開始規劃拆除。
廖羿雯
2019-05-15 21:14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我家旁邊就是核電廠!「感覺被當成二等公民」,等了40年卻仍擔心看不到核一除役
假日的午後,若開著車子一路往北,沿著淡金公路前進,從淡水開始,海就不曾消失在視線以外。路上經過白沙灣、老梅社區、石門洞,然後就是核電廠。這是台灣第一座核電廠,從1979年開始商轉、到今(2018)年的12月5日屆滿40年效期,正式步入除役階段。
廖羿雯
2018-12-17 08:30
新聞
國內
頭痛的不止台灣!全世界有413座核反應爐,卻連一個高階核廢最終處置場都沒有
核電產業發展逾半世紀以來,放射性廢棄物的後續處理一直是國際間的未解難題,目前各國所採取的最終處置作業措施,多指深層地質處置的方式,也就是將核廢料與生態圈隔絕貯存,待其放射性自然衰變。隨著越來越多核電廠除役,用過核燃料的處置需求將越來越迫切,但至今國際上還沒出現任何一處真正興建完成的高放射性核廢料最終處置場。
廖羿雯
2018-12-17 08:2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安置核廢「只」需要26公頃的土地,卻是台灣40年來解不開的習題
核廢料是現有工業文明廢棄物中,影響時間最長的廢棄物。「以核養綠」公投過關後,政府承諾會先開始評估核三延役。然而,既有核電廠自30多年前運轉至今的核廢料,雖然「僅」需要26公頃面積,至但今仍無處可去,處理核廢料的費用,無論官方或民間的估計,都以千億規模攀升。當核電廠計畫再延長運轉20年,台灣社會,真的準備好面對難解的核廢料習題了嗎?
尹俞歡
2018-12-17 08:2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核電廠要除役,燃料棒卻拿不出來,這種事全世界都沒聽過!」核一如何走到無法除役這一步?
核一廠運轉40年,原訂要在今年正式除役,然而,40年前被視為尖端科技、成為十大建設之一的核電廠,如今最後一哩路卻走得艱辛:除役在即,用過核燃料棒卻仍放在反應爐裡拿不出來,核電廠形同還在運轉。若核電廠不能除役,後果會是什麼?核一又是如何走到無法除役的這一步?
尹俞歡
2018-12-17 08: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風數據》核電真的便宜嗎?核廢處理費用暴增不止1400億,都得由全民買單
台灣3座核電廠今年起陸續到達除役年限,但核廢料何去何從,成了除役的最大考驗。首當其衝的核一廠,室外乾貯廠至今無法啟用,最終處置場也仍無著落。核廢料去處卡關,連帶使得支應核廢處理費用的核後端基金必須不斷追加,政府去年估算已新增1400億達到4700億元,但民間依據國外經驗計算,實際金額恐高達7160億元。
尹俞歡
2018-12-17 16:0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以核養綠公投過關,核一周邊居民:公投文太難懂,反核鄉親錯蓋同意票
核一除役、核電延役議題持續發酵,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今(7)日就在金山故事館舉辦座談會,與金山在地的鄉親討論「以核養綠」公投效應以及核一除役計畫環評等事宜。座談會上,不少較年長的鄉親主動發言,表示公投主文太難懂、這樣的公投一點也不公平,希望核電廠都可以如期除役。
廖羿雯
2018-12-07 19:50
地方新聞
新北
核一除役不該模糊焦點 新北市府:原能會勿隨台電起舞
原能會主委謝曉星昨(6)日在立院受訪時提到,核一廠一期乾貯水保完工證明在新北市政府卡關。對此,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表示,已給台電4年時間,但台電對於市府4項審查意見一直沒有修正,經限期要求改正後仍未修正,市府依法不予核定水保計畫,核一乾式貯存場台電未按圖施工在先,偷偷自行變更工項,經新北市主動查察發現後依法裁罰6萬元,台電才提送水土保持計畫變更設計送審。
李梅瑛
2018-12-07 16:42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核一除役難行!新北市府:40年前就知今除役,台電自己卡住自己
核一1號機運轉執照今(5)日到期,台電卻指未取得新北市政府的乾貯廠水保執照,導致除役工作無法順利進行。新北市政府今日也強力回擊,發言人張其強批台電有40年時間準備除役,卻到時間來不及時「怪這個、怪那個」;此外,過去專家早就建議台電應改室內乾貯,台電卻充耳不聞,「今天的結果,是台電自己把自己卡住了。」
尹俞歡
2018-12-05 15:57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電環評未過、乾貯卡關 !核一1號機今日執照到期 恐難真正除役
核一廠1號機運轉40年,今(5)日運轉執照正式到期。根據台電規劃,機組運轉執照到期後,原訂隔日就要進入為期25年的除役階段,但目前除役還沒有通過環評審查,乾貯場也無法通過新北市的水保計畫審查、導致反應爐內仍有用過核燃料,除役工作究竟何時能夠展開,仍是未知數。
尹俞歡
2018-12-05 14:28
新聞
政治
財經
核一除役回饋金縮水?國營會掛保證:除役完成前,發的絕對不會少
核一將除役,台電今(30)日赴新北市石門區召開環評現勘及地方公聽會,會中有居民認為台電今年就要移出核廢料、「不然核電廠除役只是紙上談兵」;另外也有居民要求台電不該在電廠除役後減發、甚至停發促協金。對此,國營會副主委吳豐盛表示,將新擬一核電廠除役作業回饋要點,把核電廠除役回饋金法制化,「保證電廠除役後的回饋金不會比運轉的時候少。」
尹俞歡
2018-01-30 20:23
新聞
國內
核一乾貯廠恐土壤液化?台電:透過工程改善 暫不考慮換址
核一除役計畫,近日正辦理環評。根據台電的環境影響說明書,核一除役後存放用過核燃料棒的第二期乾式貯存場,場址所在地恐有土壤液化風險。台電回應,地質問題目前看來可透過工程技術改善,接下來會等環評審查通過、確認沒問題後再施工,尚無更換場址的計畫。
尹俞歡
2016-03-30 17:32
新聞
國內
「核一除役不會變核廢場」 台電:貯存核廢料 9月提無人島選址報告
廢核遊行周六即將登場,面對公民團體提出廢核、面對核廢料等訴求,台電10日先發制人、搶在遊行前回應訴求,強調9月就會提出無人島選址研究報告,不會讓核電廠除役後變核廢料存放場,也會建立一個平台讓大家表達意見。
尹俞歡
2016-03-10 21:13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核一除役後核廢料還要放40年?台電:最快10年移出
核電廠除役,核廢料去向受矚目。位於北海岸的核一廠預計後年除役,除役計畫今(1日)曝光,過程預計耗時25年,台電也規劃在原址興建暫時的核廢料乾式貯存場。然而,由於乾式貯存場使用執照一發放就是40年,也讓當地居民及環保團體擔心核電廠即使除役,還是要忍受核廢料「相伴」。
尹俞歡
2016-03-01 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