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林孟皇 文章列表
#
林孟皇
約 4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評「諸慶恩案」聲請釋憲程序駁回案─為何朱富美不迴避?
日前諸慶恩案聲請釋憲,經程序駁回(113年憲裁字第22號、113年憲裁字第19號;對以上兩裁定,均簡稱「該案」,原審事實審部分,則簡稱「諸案」)。目前諸案於事實審提起再審,由高等法院審理中。
楊岡儒
2024-08-18 06: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受騙年達70億!搶救民怨國會可推的兩三事
或許您跟我一樣納悶,為何到處都是名人投股社群「詐騙」廣告?數位部終於在4月承諾管制這樣的廣告亂象。《新新聞》一篇專欄提到,台灣2022年受騙金額就高達70億元,儼成民怨之首。誠然,可憐的台灣人,要不下意識都覺得這些廣告是詐騙,要不就是在前往被騙的路上。本文且針對保護網民、擒拿首謀、強化罪證勾稽、直面社會問題等四個面向,談談立法院可以為全民反詐做些什麼!
阿寶JH Wei
2024-04-11 06:0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VIP
詐騙防制
詐騙之島-司法篇》「法官就是判很輕!」詐騙如何成為低風險、高報酬的無本生意?
台灣去年受騙金額高達70億元,儼成民怨之首。為此,《新新聞》特別製作《詐騙之島》專題,深入探討台灣詐騙案層出不窮的成因、影響和解決之道。根據法務部統計,近5年全國被判有罪定讞的詐欺犯共7萬人,但重刑3年以上者僅355人,占比約0.5%,近4成被告都被判輕判6個月以下徒刑或拘役。究其原因,除辦案困難只能抓到大批取款的「車手」、提供帳戶的幫助犯等,法官普遍量刑太輕也是關鍵之一。
唐筱恬
2023-06-28 18:30
VIP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林孟皇專文:當法官不再是「官」,才是台灣司改成功時
台灣的司法沉痾,嚴重到必須由總統出面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然而,蔡英文一上任總統就召開會議,各項改革方略也一一上路,民眾卻還是無感,司法公信持續低落。只因為光有制度的變革是不夠的,法官素質的提升及擇優汰劣才是關鍵。而如何用人唯才,破除法界的做官心態,更是重中之重。最近幾樁司法首長人事案,或許讓我們看到改革的春天。
林孟皇
2022-01-11 1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楊岡儒觀點:《2022尋人啟事》蔡英文及蘇貞昌,您們在哪裡?
「蔡英文總統、蘇貞昌院長,您們在哪裡?」2022年1月3日《太魯閣的眼淚》、王薇君及陳孟秀女士在《臉書》刊載尋人啟事,努力為「太魯閣號受難家屬們」發文請求協助尋找蘇貞昌。同年1月5日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回應:「對於安排會面一事,蘇揆日前已責成他與交通長部長王國材,先行與家屬團體進行溝通、蒐整意見,再來安排家屬與院長會面事宜。」
楊岡儒
2022-01-09 14:40
評論
國內
歷史
專欄
王宗偉觀點:「黨化司法」再現?愛台灣竟是貪腐最後的庇護所!
本周出現2則涉及同批法官的司法新聞,大開人民眼界。最高法院刑事第1庭庭長陳世淙及資深法官黃瑞華等5人,撤銷太陽花攻佔行政院2審有罪判決,平地一聲雷創設於法無據的「抵抗權」,開我國司法實務的先例。該庭認為憲法雖未明文規定抵抗權,但依台灣民主權的憲政原理,應加以承認有所謂「公民不服從」,人民行使抵抗權可以阻卻違法。抵抗權是為了保衛及回復民主憲政秩序,並由憲法賦予正當性與合法性,德國於1968年修憲時新增的基本法規定,抵抗權必須在「不法情況極公然」時才能行使,且應是最後手段。
王宗偉
2021-01-24 07:00
新聞
政治
國內
通姦除罪化辯論登場!法官點破立法盲點:牙膏從哪邊擠也會造成婚姻危機,難道要一一入刑法?
「危及婚姻存續的原因非常多,連擠牙膏要從哪邊擠都會造成婚姻存續危機,難道我們要一一入刑嗎?」今(31)日上午通姦除罪化(會台字第12664號聲請解釋案)之言詞辯論於憲法法庭登場。本案由18位來自不同案件的法官提出釋憲聲請,對於《刑法》239條「通姦罪」能否維護家庭制度、婚姻秩序一事,聲請人之一、台中地方法院法官張淵森指出,危及婚姻存續的原因很多,包括子女教養、婆媳問題,不是只有通姦一種,「我們明白通姦造成配偶痛苦,但不是『痛苦』就要用刑法去處罰一個人。」
謝孟穎
2020-03-31 15:17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酒駕判太輕、水公司老派?老中青公務員掀科技革新:AI法官、大數據抓漏水,死板公務機關活過來!
提到公務機關,你會想到什麼詞彙?僵固、保守、被動⋯⋯?但,以下兩個部門,可能刷新你對公務員的想像。他們不只有熱情,還把AI、大數據、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等詞當工作關鍵字,用創新科技來聰明做事,甚至,拉近公務機關與人民的距離。
商業周刊
2019-12-04 12:40
新聞
國內
等了32年終於還清白 蘇炳坤今再審無罪
男子蘇炳坤被控涉及民國75年的新竹市金瑞珍銀樓強盜殺人案,判刑15定讞,89年獲總統赦免罪刑。蘇炳坤聲請再審成功,台灣高等法院今天再審判決蘇炳坤無罪。
中央社
2018-08-08 11:59
評論
政治
歷史
專欄
王宗偉觀點:什麼樣的白色恐怖受害者值得追念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終於要在今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前完成立法,屆時將能恢復政治受難者的名譽、賠償其權利損害,並解除多年來「有罪之身」的不法判決。
王宗偉
2017-12-03 06:30
新聞
政治
調查
柯建銘力催政治受難者除罪化 獲藍委肯定「進步立法」
延宕多時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終於要在今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前完成立法,屆時將能恢復政治受難者的名譽、賠償其權利損害,並解除多年來「有罪之身」的不法判決。事實上,這次的進步修法,有賴於民進黨團柯建銘近半年來持續與司法院溝通,最後提出突破性的修正動議,讓藍營也感到佩服。
周怡孜
2017-12-01 14:41
新聞
國內
毀損國旗罪是否牴觸言論自由?法官聲請釋憲
損壞國旗是否屬於言論自由?主張台獨的台灣國成員陳儀庭等3人前年因割損中華民國國旗,一審各判拘役20天,新北地方法院二審依言論自由改判無罪。檢方上訴後,高等法院合議庭認為,《刑法》侮辱國旗罪恐牴觸《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及比例原則,6日聲請釋憲並裁定此案停止審理。
焦家卉
2017-11-06 18:43
新聞
國內
5度聲請高院裁准再審 蘇炳坤哽咽:煎熬30多年,盼還清白!
被指控在1986年3月23日參與新竹市金瑞珍銀樓搶案、殺人未遂,而被判刑15年的蘇炳坤,雖然2000年獲時任總統陳水扁特赦,但只是「其罪刑之宣告為無效」,蘇炳坤月前向高等法院聲請再審,堅持司法應還他清白,創下被告獲特赦後聲請再審首例。蘇炳坤哽咽訴表示「人死留名」,希望還他清白。高等法院今(19)日表示,本案發現新事、新證據,且蘇炳坤如遭誤判受冤枉,應有對原確定判決尋求非常救濟,重拾清白之身權利,今裁准再審;高檢署可抗告。
蔡孟筑
2017-09-19 12:56
新聞
國內
31年前銀樓搶案歹徒仍逍遙法外,檢方承認冤案卻反對開啟再審
前總統陳水扁2000年上任後的世界人權日,宣布3件特赦案,其中1件是被指控在1986年3月23日參與新竹市金瑞珍銀樓搶案、殺人未遂,而被判刑15年的蘇炳坤。從起訴到判決確定只有9個月,但蘇未到案,也沒有被積極通緝,逃亡至1997年就醫才被捕,他獲得特赦時因視網膜剝離而保外就醫,加上被羈押期間,總共被關了約2年9個月。蘇28日步出台灣高等法院的法庭後說,有句話他悶在心裡很久了,「我本來不想被特赦的,因為我是清白的」。
石秀娟
2017-08-29 11:45
新聞
國內
獲特赦的蘇炳坤爭再審還清白 檢方質疑「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
在31年前,因同案被告郭中雄被刑求的自白而獲判15年的蘇炳坤,28日再向台灣高等法院尋求再審的機會,希望獲得司法平反。68歲的他在法庭上談起這件讓他的人生和事業「一夜之間完全被毀掉」的判決,忍不住哭出來,望向坐在旁聽席的家人,請法官主持公道,「如果有罪,把我槍殺都沒關係」,但他是被冤枉的,「我要留給孫子的,是我的清白」,他的妻子聽到這,也不斷啜泣。
石秀娟
2017-08-28 23:46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司改是大戲或兒戲?蔡英文在搞什麼?
從去年十一月下旬總統府召開第一次籌備委員會議,歷經八個多月時間,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終於在八月十二日舉行「總結會議」,蔡英文總統有始有終,全程親自出席總結會議,帶點調侃的自我表揚,「當總統很少做筆記,這次是記得最完整的一次。」不過,總結會議的幾個場景,卻無可避免地凸顯這場司改「大戲」,終究難脫「兒戲」的下場,當蔡英文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你們在搞什麼?」的時候,司改國是委員們都成了這場大戲或兒戲的龍套。
主筆室
2017-08-14 07: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許玉秀專文:司改國是會議總結會議拾記
司改國是會議在各方好奇和質疑聲中落幕了,第一分組王薇君委員兩度上台拿出來的布條「總統司改玩真的嗎?」收藏著一些國是會議委員和蔡總統的簽名,也收藏著對「總統玩真的」的相信。
許玉秀
2017-08-14 06:35
新聞
政治
國內
「總統不要被司法院、法務部牽著鼻子走」國是委員:院部的改革方案未反映會議決議
總統蔡英文12日全程主持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總結會議,推動檢察體系改革的許多國是委員向蔡直言,法務部的改革方案並沒有如實反映分組會議的決議,包括檢察官的定位、法官與檢察官評鑑的問題等;他們呼籲蔡要注意,「魔鬼藏在細節裡」、「不要被院部(司法院、法務部)牽著鼻子走」,如果官員把檢察官群體的利益放在社會利益前面,她主導改革的決心和誠意將受到懷疑。此外,也有委員建議蔡,依《憲法》第44條的權限,定期召開司改的院際協調會。
石秀娟
2017-08-12 21:59
新聞
政治
司改會議總結》最高法院法官遴選形式任命未過半 蔡英文:你們在搞什麼啊?
司改國是會議總結會議下午進行提案討論。原先第二小組決議最高法院法官遴選的方式,遭質疑可能會造成總統擴權,因此司法院透過委員陳俊宏提修正案,將總統任命改為形式任命,但修正案在表決時卻沒過半數,總統蔡英文看到表決結果,問「你們在搞什麼啊?」
方炳超
2017-08-12 19:27
新聞
政治
司改國是會議周六總結 蔡英文擬全程參與
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總結會議12日登場。總統府官員11日指出,將由擔任司改國是會議召集人的總統蔡英文主持,會議上午9時起進行一整天,下午5時才做總結與回應,預計開到晚上,除非有要公,蔡英文將盡量全程在場。
石秀娟
2017-08-11 22:43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