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曹丕 文章列表
#
曹丕
約 6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4歲讓梨的孔融,長大後被滿門抄斬!死前求情曹操,九歲兒子說了1句話成千古名言
孔融自幼聰慧,4歲時便有「孔融讓梨」的美談,成為後世尊兄重道的典範。不過,孔融卻因直言不諱,常常觸怒權臣曹操,最終,曹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等罪名,將孔融滿門抄斬,在被捕時,孔融曾懇求曹操放過年幼的子女。然而,他9歲的兒子看著父親為自己求饒,卻淡然說了8字,成為千古名句,現在的你我一定都聽過。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23 17:40
風生活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扶不起的阿斗」其實不笨!諸葛亮臨終前,問劉禪1句話才驚覺,原來他一直在裝傻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劉備之子劉禪繼位後無能昏庸,國政由丞相諸葛亮一手主導。諸葛亮竭力輔佐,仍難挽回頹勢,終至蜀國滅亡,更被叫做「扶不起的阿斗」,不過,劉禪真的這麼昏庸沒出息嗎?事實上,諸葛亮臨終前才驚覺阿斗其實是一直在裝傻。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13 18:18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陳羋妡觀點:他捧過曹操頭骨?中國考古權威唐際根釐清曹操疑塚真相!
三國時期的曹操是英雄?奸雄?還是梟雄?很多人看法不一。2008年考古隊發現的河南安陽西高穴大墓、並在2009年被認定為曹操墓的過程,也是充滿雜音,質疑者認為傳說中曹操生性多疑、有72疑塚,如何斷定這就是曹操墓?參與發掘曹操墓著力甚深的中國考古權威唐際根教授,10多年來努力研究、釋疑,現在質疑的聲音幾乎沒有了。
陳羋妡
2025-03-15 05:50
風生活
文化
錯過等36年!重陽節天赦日同一天,「4類人快拜拜」財運亨通、事業興旺
編按:命理師柯柏成表示,今年錯過了關聖帝君聖誕與天赦日雙神加持的好日子,下一次要再等57年,因此即將到來的重陽天赦日(10月11日,農曆九月初九)成為不可錯過的重要時刻,因為要再遇到重陽節和天赦日這種曆法巧合也要再等36年。這一天不僅是重陽節,也是道教多位神明的聖誕,加上天赦日的巧合,帶來極佳的祈福機會,特別適合求財、求事業、孕婦與小孩祈福保平安。
柯柏成
2024-10-08 13:1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教育
娛樂
108課綱哪篇文言文最該刪?「台大醫科女神」狠批《勸學》:第一垃圾文章
教育部108課綱大量刪減文言文,引起教育界不滿,更被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砲轟修改後的該課綱失去教導品德教育、人格建立及生命覺醒的意義,更認為刪除顧炎武的《廉恥》,「學生就不必再知道為什麼『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所以這是個『無恥』的課綱」,讓區桂芝一夕爆紅。不過,有著「台大醫科女神」封號的高材生小馮就認為,其實荀子《勸學》才是被刪除的文言文中「第一垃圾文章」。
古靜兒
2023-12-09 10:25
風生活
即時
108課綱「狂刪文言文」17篇淘汰名單整理!古文最該留哪篇?PTT吵翻天
教育部108課綱大量刪減文言文引起教育界不滿,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就對此砲轟,該課綱失去教導品德教育、人格建立以及所謂的生命覺醒的意義,甚至刪除顧炎武的《廉恥》,「學生就不必再知道為什麼『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所以這是個『無恥』的課綱!」短短5分鐘影片吸引超過百萬點閱,因此爆紅。
林瑩真
2023-12-08 16:06
評論
國內
專欄
鄧鴻源觀點:「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張忠謀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受總統之命,代表台灣出席APEC領袖峰會。張忠謀與夫人張淑芬於舊金山時間14日下午3點抵達,由駐美代表蕭美琴接機,張忠謀伉儷乘坐黑色轎車前往下榻的「舊金山聖方濟威斯汀酒店」。
鄧鴻源
2023-11-19 07:00
風生活
職場
同事關係越好越要保持距離!專家曝4件事絕對不能聊,以免在背後被桶刀還丟了工作
智商就是智力商數。智力通常叫智慧,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
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
2023-10-21 09:3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為何終生不敢進攻蜀漢?7字揭他背後心計,不是因為打不贏
在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中,蜀漢丞相諸葛亮和曹魏權臣司馬懿彼此是宿敵。然而,諸葛亮去世後,司馬懿不再伐蜀,這是因為司馬懿深知若將蜀漢消滅,曹魏會削弱他的權力,所以司馬懿選擇保留蜀漢作為戰場上的朋友,以維持自身實力和地位,而司馬懿的明智之舉是篡曹魏的關鍵因素之一。事實上,早在空城計中的「汝輩豈知?宜速退」這七字,就可看出背後端倪,因為一旦司馬懿伐蜀成功,自己也離死期不遠矣。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0-03 15:12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王建煊觀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操與其兩個兒子曹丕及曹植,並稱「三曹」,在當時文壇甚有名氣。曹丕與曹植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曹丕是長子,理應繼承王位;但曹操十分欣賞曹植的才華,一度欲立曹植為太子,繼承王位。但發現曹植一天到晚詩詞歌賦,飲酒作樂,非帝王之才,後仍立曹丕為太子,並繼承了王位。
王建煊
2023-07-14 06:3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邱坤良專欄:劇場如論壇─《臥龍:永遠的彼日》也可以掀起一道幕
歷史人物幾乎沒人能像諸葛亮一樣,在正史獲得極高評價,又能在民間廣受崇拜。
邱坤良
2023-07-07 05:50
風生活
風歷史
世界
文化
三國時期戰亂不休,為何都沒有異族入侵?專家揭秘背後真相,不是魏蜀吳將帥太強
在世界歷史上,中國是一個極具獨特文化的國家,而其中許多特色都是起源於三國時代,例如紙張普及與使用。日本歷史學家川勝義雄曾將三國時代及魏晉南北朝形容為「華麗的黑暗時代」,因亂世極紛亂,使英雄豪傑得以大顯身手,文化百花齊放。在中國古代,中原邊境常有遊牧民族入侵,但到三國時卻鮮少有異族紛擾的情形,有一說法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太多,但真是如此嗎?對此中國歷史作家邙山野人解答背後真相。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06-16 14:47
評論
政治
專欄
鄭兆希觀點:下架民進黨不難,但國民黨到底是阿斗還是璞玉?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2019年參與國民黨黨內總統初選,挑戰總統大位,當時曾多次向國民黨喊話,若高雄市長韓國瑜參選,將導致國民黨「三贏變三輸」,沒想到一語成讖。
鄭兆希
2023-03-22 14:5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為何到死都不稱帝?揭秘背後真實原因,其實很有智慧
曹操六十四歲這一年,三十七歲的孫權寫了一封信給他。
高寶
2022-11-21 14:16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不甩關羽、張飛反對,為何劉備執意要諸葛亮當軍師?不只是對方聰明,背後還有1關鍵原因
由於曹操在位時從未稱帝,而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按照後世一般的史家道統,漢朝正式滅亡其實應該是落曹丕迫漢獻帝禪位的,建立魏國的公元220年。了解這種情況後,我們就不難發現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其實是很特別的朝代敘事脈絡,其從東漢末期的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4年)各種紛爭說起,中間再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經緯,最後寫到晉武帝滅吳國後,統一全國,建號太康(西元290年)為止。
方格子 Vocus
2022-03-14 19:19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諸葛亮的「隆中對」策略為何失敗?有3大缺點他沒看出,難怪復興漢室無法成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方格子 Vocus
2022-02-08 19:5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鄭兆希觀點:中共垮台已經箭在弦上?論台灣大未來
中共到底何時垮台?一直是筆者長久以來非常關注的議題。因為中共專制政權垮台改制民主,將會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利多,台灣將有如醍醐灌頂,瞬間將韓國秒殺甩到車尾燈都看不到,也是解決台灣藍綠惡鬥的最佳藥方,台灣從此海闊天空一掃之前國際寸步難行的窘境,獨派夢寐以求的未來也可以快速實現。因此,筆者相信台灣許多人對此議題都十分關注。
鄭兆希
2022-02-03 14:4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生存力最強的三國謀士是他!頻換老闆卻屢受重用、神回曹操1句話,晚年成為人生勝利組
東漢末年正是軍閥割據、烽火連天的時期,文臣武將跳槽已是常態,但是若頻繁投靠不同主公,往往被世人唾棄、背負罵名或死狀悽慘,像是戰神呂布就因為頻換老闆,而被人戲稱「三姓家奴」,最後慘遭殺害。
邱劭霽
2021-08-12 17:31
評論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洪三雄專欄:三松後嘉定第一名手—具建安風骨的魯珍
嘉定派竹人吳之璠,字魯珍,別號東海道人,嘉定(今屬上海)南翔人士,生卒年月均不可考。一般認為吳氏生於清初,卒於清康熙晚期或雍正初年;但亦有明末崇禎年間出生之說,甚或直言生於清康熙元年(1662)卒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者,根據為何不得而知。但其主要活動時間約在康熙中晚期則為通說。
洪三雄
2021-05-16 05:4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曹操「戰鬥力最高」兒子,竟然遭兄弟狠心殺害?揭害他人生悲劇的真正原因
曹彰,字子文,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因為有撮金色鬍子,被戲稱為「黃鬚兒」。雖然有一個鼎鼎有名的梟雄老爸,但他絕對不是所謂的「靠爸族」,年紀輕輕的他靠著驚人武力,最終還成為塞外胡人聞風喪膽的沙場名將。
邱劭霽
2021-05-14 17:13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