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政治的民主化發展,人民透過反對黨、社會運動等方式表達改革訴求的行動也日益興盛,尤其是攸關人民基本權利的各項政治鬥爭。解嚴以後,當國家認同不再是政治禁忌,人民對於國家定位有了更多元的想像,因此,新憲法運動就從未間斷,其中包括1991年在人民制憲會議下的「台灣憲法草案」;1994年的「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以及許世楷-「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黃昭堂-「台灣憲法草案」、林義雄-「台灣共和國基本法草案」及李憲榮-「台灣民主共和國憲法草案」等。除了「國家定位」、「國家政體」之外,社運團體也相對提出「社會權」、「勞動權」及「環境權」入憲的政治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