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數據流通 文章列表
#
數據流通
約 2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AI
阿將伊崮喜瀾觀點 : 數據荒漠─AI帝國的阿基里斯之踵
在這個以資訊為中心的時代,科技業界的領導者們正面臨一個令人憂心的現實—優質訓練素材即將枯竭。領先的AI研發機構對於訓練資源的渴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新一代AI系統的培育預計需要海量的學習素材,這個數量已遠超出目前地球所有可用優質內容的總和(Hartmann與Henkel,2020)。
阿將伊崮喜瀾
2025-02-07 05:50
評論
國內
專欄
觀點
科技
AI
阿將伊崮喜瀾觀點:算法鐵幕―2025,全球AI的裂變元年
在AI科技狂飆的時代,科技巨頭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出新產品與服務,彷彿每一天都在改寫人類文明進程。然而,在這場轟轟烈烈的AI革命背後正是一股暗潮洶湧。當我們沉醉於目眩的科技進步,極少有人注意AI發展正悄然走向一個危險分歧點。即不同文化背景與價值取向發展的AI正在形成各自的科技壁壘和意識形態陣營。
阿將伊崮喜瀾
2025-01-02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與台灣爭相加入的CPTPP,究竟是什麼組織?
由亞太國家牽頭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中國大陸稱《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已運作近六年。
BBC News 中文
2024-11-27 15:20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商業
解碼中國:德國汽車產業處境很不妙?中國「門外漢」攪局汽車市場
3月28日,小米將正式上市其電動汽車產品。這家營業額逾10億歐元的中國企業,僅花了不到三年時間,就實現了電動汽車從藍圖到量產的跨越。而且,與主打中低端市場的比亞迪等其他中國車企不同,這次上市的新產品小米SU7是一款高端跑車,德國保時捷、美國特斯拉等高端車企將直面挑戰。
德國之聲
2024-03-25 09:1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揭密!中國利用航運達到情報收集與監控目的 《外交政策》:美國能靠3招反制
過去30年來,中國政府一直試圖進入亞洲及全球的公海、戰略航道、外國港口並獲得影響力,中國在全球擁有、共同擁有或經營約96個外國港口。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中國的海上行動同時也是中國政府的情報收集前哨站,北京利用航運達到監控目的。
廖綉玉
2023-09-26 19:00
VIP
國際
兩岸
科技
大國博弈
地緣政治緊張加劇、數位保護主義盛行…《經濟學人》:亞洲數據流是大博弈新戰場
隨著美國及中國走向新冷戰,海底電纜迅速成為超級大國的下一個戰場。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亞洲數據流是新的大博奕一部分,但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及數位保護主義可能會阻礙數據的自由流動。
廖綉玉
2023-07-12 19:0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00878存股真的無風險?專家以它的5大成分股解析,這檔高股息ETF其實隱藏1隱憂
樂觀來說,就會如同目前的市場氛圍,大家持股這些高股息的個股,上漲之後賣掉,轉往更穩健的ETF,而ETF又開始買入這些高股息的公司,於是又帶動股價上漲...
玩股網
2023-05-30 22:18
評論
兩岸
財經
專欄
沈榮欽觀點》美中角力新戰場──數據安全─從CPTPP到DEPA 台灣的角色與機會
今年3月31日,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Sunak)宣布,英國已經與「跨太平洋夥伴進步協議」(CPTPP)會員國達成協議,將加入CPTPP,成為首個加入CPTPP的歐洲國家。預計CPTPP未來15年僅能為英國帶來0.08%的GDP收益,其主要著眼於脫歐後向印太傾斜的外交政策。
沈榮欽
2023-05-06 14: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蘋果帶頭加速產線「去中化」,將引發骨牌效應?專家:印度、越南成本優化是關鍵
美國智能手機大廠蘋果(Apple)傳出已加速在越南和印度等國增設產線,引發各界關注外資供應鏈「去中化」的發展。觀察人士說,蘋果帶頭出走中國,未來恐引發骨牌效應,其中,印度的勞力成本低廉等有利因素,具有取代中國、成為全球下一個製造工廠的潛力,不過,印度的人才、基礎建設和供應鍊等整體製造環境的成本優化將是這波供應鏈「去中化」趨勢能否成功的最大挑戰。
美國之音
2022-12-11 19:1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風書房
美中拉開經濟戰的序幕:《全球戰場》選摘(4)
若想以我們自由開放社會的優勢為基礎發動反擊,首先必須建立強有力的防禦,對抗中共精心策劃的戰略。中國電信業巨頭、替中共控制全球通信基礎設施行動打頭陣的華為就是一個例子。這個案子說明美國必須採取大膽而激進的行動。表面看起來,華為似乎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由前解放軍技術人員任正非於1987年創辦的華為,在竊得思科(Cisco)的源代碼之後,超越思科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電信公司。到2020年,華為控制全球電信裝備產業約30%的市場。它在5G通信網路新興市場的主控上也取得極大進展。
赫伯特.麥馬斯特(H.R. McMaster)
2022-01-11 13:1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你的個資被誰沒收?落實數位身分皮夾,找回資料主導權
歐盟在2021年6月3日宣布推出「數位身分皮夾」(DigitalIdentityWallet)計畫,並預計於2022年9月正式上路。對數位競爭力排名全球前段班的台灣來說,是否該積極跟進?數位身分皮夾應放入哪些內容?未來推動數位身分皮夾的法制基礎,以及個資法如何修正,才能獲得民眾信賴、安心使用線上服務?
張小燕
2021-12-28 10:40
新聞
國際
支持兩岸申請加入CPTPP?關鍵會員國紐西蘭表態:歡迎!但不會為中國拉低門檻
亞太經濟合作(APEC)21個會員/經濟體部長視訊會議9日晚間舉行,除了遏制「疫苗民族主義」、減少化石燃料補貼之外,當晚另一重大話題是中國和台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蔡娪嫣
2021-11-10 13:18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爭奪數位經濟主導權,北京再出招:中國申請加入《數位經濟伙伴關係協定》
中國申請加入《數位經濟伙伴關係協定》(DigitalEconomyPartnershipAgreement,DEPA),被視為在全球數位經濟規則制訂過程中爭取發言權的關鍵一步。
BBC News 中文
2021-11-03 18:31
VIP
國際
兩岸
政經解密
日媒:中國提交CPTPP申請之前,精心計畫了300天 葫蘆裡賣什麼藥?
中國與台灣兩國先後提交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申請,作為今年輪值主席國的日本陷入棘手的難題。不同於中國作為核心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CPTPP的加入門檻更高,需要成員國確保數據流通透明性和公平性、廢除強制勞動及承認勞工的集體談判權、禁止對國有企業給予補貼等優待,這一系列高標準都是中國現行政策難以接受的。
蔡娪嫣
2021-09-23 23:05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對抗美國拆解「中國供應鏈」,北京打造「數位絲綢之路」!瓜達爾港成中國通訊光纜通往東非、歐洲節點
在海外建設「數字絲綢之路」(Digital SilkRoad,又譯「數位絲綢之路」)被視為中國爭取成為全球技術大國努力的一個組成部分。最近,中巴合作在巴基斯坦的通訊光纜工程進入最後階段又受到媒體關注。
BBC News 中文
2021-02-05 14:09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薛文蔚觀點:數據力─兵者詭道也
五十年電腦科技的累進,就在近幾年觸發了一場對人類社會有重大影響的「範式轉移」(ParadigmShift),改變了許多人們做事情的方式以及對事物的理解,重要的是重新定義了人體時鐘速度(ClockSpeed);今日的一天可以完成十年前一個月的工作。跳躍式的創新應用改變了產業生態,加劇了企業間競爭態勢。
薛文蔚
2020-12-30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這款思想強國》「什麼網址都打不開,我們怎麼和世界對話呢?」中國學者籲官方包容多元
面對當今政治高壓,中國仍有體制內學者呼籲作出改變。中國經濟學家陳文玲日前在一場演講中呼籲,要允許「容錯」的多元表達方式。且要允許數據流通,不要什麼網址都打不開。
中央社
2020-12-10 07:30
風生活
世界
在高科技領域向美宣戰?北京野心勃勃籌劃的「中國標準2035」令業界超擔憂這件事
繼備受爭議的中國產業政策「中國製造2025」計畫後,北京又在籌劃並將於今年公布下一代的全球標準「中國標準2035」。分析說,此舉可能會對中國在全球舞台上的權力產生廣泛影響。
中央社
2020-04-29 12:12
評論
財經
風書房
科技
商業
透過互惠互利的數據流通創造數據之王公司:《數據的商戰策略》(1)
「如何確保有足夠的數據來發展人工智慧?需要儲備甚麼樣的人才?」我想大家都忽略了大數據能力的根源來自連接,而連接的基礎是數據的流通標準化,互惠互利才是大數據流程中的永恆關鍵,懂得這個道理的公司會是未來的數據之王。
車品覺
2020-03-10 0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科技冷戰》中亞也有人臉辨識!「一帶一路」成社會信用體系實驗模板
中美貿易戰發動以來,美國著力封鎖華為等中國企業,究其原因,壟斷5G、隱私洩露等科技因素都位於衝突核心。西方世界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意圖抗衡美國主導的世界體系,位於陸路中心點的中亞五國,也率先成為社會監控輸出樣板,「中國製造的科技鐵幕」已是全球當權者都渴望獲得的統治工具。
王穎芝
2019-12-04 09: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