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政治腐敗 文章列表
#
政治腐敗
約 11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新知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清朝上千萬人都說「滿語」,為何不過百年現在幾乎沒人會講?4大殘酷原因徹底滅絕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對於滿語的推崇曾達到極高的政治地位,同時也是官方語言。滿語不僅在故宮的宮殿匾額上被使用,還被納入科舉考試,成為官員升遷的重要考核項目。然而,這個曾經統治近三百年的政權在垮台後,滿語卻在短短幾十年內幾乎消失,並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極度瀕臨滅絕」的語言。那麼,滿語為何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消失呢?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其實有多方面的因素。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29 16:20
風生活
教育
新知
風歷史
文化
清朝滅亡後,最後一位狀元去哪了?揭開歷史課本沒說的讀書人下場
科舉制度是中國自隋唐以來選拔官員的重要制度,歷經千年演變,清朝末年,清廷於1905年下詔正式廢除科舉,科舉制度走入歷史尾聲,那這些清朝最後的狀元,後來又去哪了?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21 17:48
風生活
政治
風歷史
文化
為什麼228放假?228紀念日由來與死亡人數,揭開80年前不能說的秘密
每年2月28日台灣都會迎來一個沉重又充滿歷史意義的日子—228紀念日。這一天不僅是國定假日,更是為了紀念1947年發生的228事件,究竟228起因與經過是什麼?228事件死亡人數有多少?政府又為何將228訂為紀念日並放假?《風傳媒》帶你一同回顧這段歷史,了解其重要意義。
王若桐
2025-02-27 16:48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大人們說的和做的不一樣,越戰驅使青年加入反戰鬥爭:《1968》選摘(2)
一九六六年六月,日本外長椎名在眾議院外務委員會上明確說出日本之所以沒受到報復攻擊,乃是基於離越南很遠這個地理條件。這種狀況掀起戰爭記憶尚且鮮明的日本國民的不安。一九六五年八月二十四日的《朝日新聞》民意調查中,回答「擔心日本也會遭受牽連」者有五十四%,回答「不擔心」者有十七%。
黑體文化
2024-12-31 05:10
新聞
財經
商業
經濟
國際
中國笑傲祕魯APEC現場!多管齊下,主導秘魯內外經濟,中國影響力究竟大到何種地步?
秘魯時間的11月14日(亞洲時間15日),對中國來說是展現巨大經濟成就的時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利馬的政府宮遠端出席了秘魯新港口「錢凱港」落成典禮。未來這個港口將大大縮短海運的時間,並取代洛杉磯的長灘港等,成為新一代巨型貨櫃港口。
德國之聲
2024-11-17 09:10
評論
政治
專欄
張瑞雄觀點:清廉,是民主社會不可妥協的底線
最近台灣檢調單位對多起政商勾結的案件展開調查,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這些案件中,無論是政客接受賄賂、濫用職權,還是企業試圖通過不正當手段影響政策,都突顯出台灣政壇中的一個頑疾,官商勾結。這不僅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更嚴重侵蝕了民主政治的基礎。
張瑞雄
2024-09-02 06:4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台灣對美巨額軍購不是保護費嗎?川普要的更多!
川普日前接受「彭博商業周刊」專訪,針對台灣議題,他說,「他們確實100%奪取了我們的晶片事業,我認為,台灣應該付給我們保護費。」川普並認為要捍衛一個在地球另一端的小島,實際上來說就是很困難,「台灣遠在9500英里遠的地方,距離中國僅68英里。」雖然川普的言論引發關注,更值得注意的是,兩岸問題不能完全依靠美國,而民進黨政府完全親美抗中的政策,將是台灣未來的挑戰。畢竟,國際政治中的變數往往複雜且多元,需要更智慧的方法來應對。
鍾雷
2024-07-19 06:1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吳思鍾觀點:課綱不能斷根,歷史不容權力者竄改
國文課綱去中國化,刪除經典古文,阻隔了青少年汲取先聖先賢智慧的管道,將使下一代變得淺薄而無知。是知識份子心中的痛;而民進黨人簒改歷史課綱,培養其所謂的「天然獨」,則為禍尤甚!錯誤的歷史文化血緣認知,可能會使青年無辜死於台獨戰火。知識份子絕不接受;在台灣,統獨可以自由討論,執政者卻無權簒改歷史!民進黨人可以去培養你的台獨子弟;但是,你無權以簒改歷史,對我的子女餵養台獨毒素!
吳思鍾
2023-12-21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以巴衝突疑美論風潮 民進黨抗中牌已死透
10月7日中東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向以色列發射數千枚火箭砲,導致以國多位無辜平民百姓傷亡,頓時國際輿論炸鍋,儘管有少數聲音認為以國長年壓榨巴勒斯坦而導致,多數人依然支持被攻擊的以國,紛紛發聲站出來力挺;然而一切在納譚雅胡決議讓以軍進軍加薩那一刻,出現翻天覆地的轉變。
葉承瑄
2023-11-19 06: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楊艾俐觀點:貪官變英雄的最短途徑─舞動仇恨大旗
不管在地球哪個角落,有著貪腐記錄,甚至因此坐過牢的總統或總理,只要瞬即舞動民族大旗,就可聚集大批追隨者,立馬成為英雄。
楊艾俐
2023-11-17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林靖宇觀點:「貪腐螺旋」惡性循環下「靜默選民」的力量
基於沉默螺旋的理論,當中間選民會假設自己的意見是少數的又或者對於台灣的政黨政治是反感的,所以他們不會表達自己的政治意向,導致選舉最後的結果無法被準確預測。換句話說,中間選民力量是具有決定性的、不易對單一政黨產生認同感。比如說,「白色」力量的覺醒所催生的民眾黨就是一個典型沉默螺旋案例。
林靖宇
2023-11-11 06:3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文化
明清時代的水師沒有槍砲,對上西方戰艦能透過計謀獲勝嗎?專家分析3關鍵給解答
從歷史上看,以弱勝強的例子無論中外比比皆是。我們最熟悉的赤壁之戰、淝水之戰以及紅軍前四次反圍剿都是典型案例,至於三國時期的合肥會戰,張遼800精騎大破孫權10萬人馬的故事更是經典。可以說,只要合理運用軍事手段,以弱勝強並非不能實現。
台灣東販
2023-11-05 10:3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讓西方世界摸不透的習近平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此次訪問北京,改善美中關係算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雙方的主張其實一開始就很清楚:美國要的是負責任地管理雙方關係,不要因為誤解或誤判讓競爭演變成衝突;中國也同意「共同管控分歧、避免戰略意外」,但美中關係惡化全是「華府的鍋」、「根源在於美方抱持錯誤的對華認知」。
李忠謙
2023-06-20 06:10
新聞
國際
「我不需要帶著有毒的男子氣概!」政治新星皮塔:年輕自信的非典型泰國政治家
皮塔·林家倫拉(PitaLimjaroenrat)並非是一位典型的泰國政治家。
BBC News 中文
2023-06-01 12:11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兩會將登場 打擊金融界享樂主義成看點
中國一年一度的「兩會」將於本週召開,但消息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重建由黨中央領導的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並打擊中國金融業和銀行家們的享樂主義。
德國之聲
2023-03-04 05: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戴伯芬觀點:學歷飢渴症的政治根源與影響
近來一連串的論文之亂不僅重創政治人物形象,更讓臺灣學術桂冠羞。雖說「學而優則仕」是千年科舉文化的遺傳病,「賣官鬻爵」始於秦王政四年(公元前243年),繳納粟米千石,就能得到一級爵位,東漢晚年官職買賣之風更盛,可謂吏治腐敗的象徵。
戴伯芬
2023-01-14 15:1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有意掩護『18歲被選舉權』過關!」游盈隆:向修憲公投說不
九合一大選剩下不到1周,除了縣市首長、議員外,受矚目的還有18歲公民權修憲公投案。不過,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於臉書發文表示,基於4個不證自明的理由,呼籲民眾一起向「18歲被選舉權」修憲公投說不。
陳彥羽
2022-11-21 23:13
評論
兩岸
專欄
張倫觀點:二十大後再說「做好人,保江山」
習近平執政十年,其最重要的調整是將「保江山」置於最高的政治位階。他所要保的是帶有原教旨色彩的「紅色江山」,打造一個汲取了鄧式改革中某些元素的毛式的2.0升級版的管制型體制。
德國之聲
2022-11-05 15:00
VIP
兩岸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2015年媒體開始關注的習近平親軍「之江新軍」、「福建舊部」 二十大飛入中共政治局
習近平在2012年舉行的中共十八大接任中共總書記後,成為中國領導人,但事實上仍受前前任領導人江澤民的「上海幫」以及前任領導人胡錦濤的「團派」掣肘。習近平坐上權力寶座後,高舉的反腐大旗,將政敵的派系一一被摧毀──光是2014年一年間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即高達52人。相對的,習近平自己在浙江、福建的舊屬則是平安無事,並慢慢登上中央舞台,這時後大家才搞清楚,所謂的反貪,其實是一場權力鬥爭大戲。
朱易
2022-10-29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共二十大》老黨員發聲嗆習近平:「個人崇拜」是比貪污腐敗嚴重一萬倍的政治腐敗!
備受矚目的中共20大臨近之際,三名中共基層老黨員聯名發表建議書,建議20大上修改黨章,指「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這種毛式文革語句違憲,應該刪除,並強調黨章明確反對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建議增加嚴肅查處黨內搞個人崇拜者的條文。
美國之音
2022-09-06 02:0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