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政治受難者 文章列表
#
政治受難者
約 41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指藍白未納入「519白色恐怖紀憶日」 轉型正義民團痛批:清洗歷史記憶、倒退轉型正義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調整原有法定紀念日架構,引發民間團體強烈反彈,多個轉型正義與人權團體今(12)日發表聯合聲明,嚴厲譴責藍白兩黨聯手通過該法案,指其「粗暴刪除(應是未納入)『519白色恐怖記憶日』等與民主、人權相關紀念日」,形同「國家記憶的清洗」,痛批政治凌駕專業、倒退轉型正義。
黃信維
2025-05-12 18:21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陳崇真觀點:聲援亞亞現場,有位86歲的老政治犯
陸配亞亞因「武統」言論被驅離出境,當天早上在內政部召開記者會時,我在現場看到白色恐怖政治犯黃英武到場聲援。黃英武,1968年因組織「台灣大眾幸福黨」被捕,判刑12年。這一年多來,黃老因為家裡請了看護幫忙照顧生病的太太,高齡86歲的他更有條件拄著拐杖參加活動或抗議。
陳崇真
2025-03-29 06: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觀點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當要求「不具名」的受訪者越來越多
「學校裡面有幾個敢出來批評政府,比較笨的像我這樣,多數學者說何必惹他呢?」陸委會前副主委、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趙建民,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上如是說。他語重心長,台下則無言以對。事後來看,趙建民的發言更像一種預言,幾天以後,賴清德總統推出了「抗中17條」。
張鈞凱
2025-03-24 06:20
地方新聞
高雄
彰顯民主價值傳遞愛與和平!228事件78周年追思紀念草地音樂會免費索票
二二八事件發生邁入第78周年,高雄市政府長期致力於保障人權和推動歷史教育,今年透過追思儀式、二二八紀念草地音樂會、電影特映及講座等,期望大家共同藉由系列活動的參與,更加珍惜自由民主之可貴。
徐炳文
2025-02-27 17:28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政經解密
台海解碼》馬英九訪陸花了25年才成行 幕後推手一封遺言讓他扛起青年交流大旗
時任總統馬英九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馬習會」,實現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兩岸最高領導人首次會晤,在今(2025)年即將屆滿10周年。卸任之後已3度訪陸,「馬習二會」於2024年4月10日登場,馬英九會否藉著「馬習會」10周年的機會,再度赴京「馬習三會」,給了外界不小的想像空間。
張鈞凱
2025-01-25 09:1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不要統戰部,難道要解放軍?」
最近台灣輿論最火紅的熱議詞,非「中共統戰」莫屬。馬龍、楊倩等陸生訪台是「統戰」,雙城論壇是「統戰」,鍾明軒等網紅、YouTuber去大陸拍片是「統戰」,還有自稱揭露「中國統戰部如何收買台灣網紅」的「統戰紀錄片」引爆話題。於是受執政黨青睞與重用的黑熊立委,跳出來以一句話一錘定音:「所有交流都是統戰」。以此邏輯換言之,台灣社會任何人只要與中國大陸沾上關係,「被統戰」便八九不離十,當然包括用中國大陸知名品牌空拍機來「DefendTaiwan」。
張鈞凱
2024-12-16 06:10
新聞
政治
國內
等了70年!因白色恐怖未完成學業 政治受難者拿到國北教大畢業證書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為實踐轉型正義,於本月9日及11日舉辦兩場儀式,將名譽畢業證書頒給5名政治受難者或其家人代表,彌補他們未能完成的學業。
中央社
2024-12-12 23:48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只有台灣需要轉型正義嗎?談1949年以前民國在大陸的歷史問題
近年來在台灣,轉型正義一直是個政治性大於司法性與歷史性的問題,威權時期政府倒行逆施的行為,確實是造成了不少的冤案。無論是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還是外省人都有在白色恐怖時期遭遇政治迫害的經驗。他們當中有些人確實是為了在台灣推動紅色革命而死,但有更多的人只是提出了與兩蔣政權略有不同的政治意見就惹上了牢獄之災,甚至於丟掉小命。
許劍虹
2024-12-08 07:2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民進黨團「挺戒嚴」難止血 白色恐怖受難者痛批:近乎威權心態,拒開歷史倒車
南韓總統尹錫悅3日晚間上演「6小時戒嚴」鬧劇,民進黨立院黨團竟在社群平台發出帶有「挺戒嚴」的文章,雖已隨即刪文,但止不住大眾怒火。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團體痛批,此舉近乎21世紀版的法西斯威權心態,拒絕開歷史倒車、重回戒嚴體制,要求民進黨道歉。
兩岸中心
2024-12-05 20:16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風評
風評:民進黨撿到一把膛炸的槍
「民主不能也不該走回頭路」──民進黨立院黨團在社群平台發文疑似「挺戒嚴」引燃眾怒後,這是行政院長卓榮泰的表態,也是諸多綠營政治人物的「統一口徑」,一夕之間,民主又是個好東西了。不過,全台民眾在3日晚間經歷南韓總統尹錫悅「6小時戒嚴」驚魂記,同時也見證了民進黨大做「戒嚴復辟」的美夢,不只嚇壞了一眾鐵粉,還「紅」到南韓、日本媒體去,讓世界看見台灣。
主筆室
2024-12-05 07:20
地方新聞
台北
天光照亮高牆!景美人權園區「2024人權藝術生活節」啟航 用藝術點亮人權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藝術生活節」於今(23)日正式揭開序幕!本屆藝術節以「天光照壁」為主題,由資深文史工作者商毓芳擔任策展人,邀請臺灣各界優秀藝術家,帶來涵蓋音樂、舞蹈、戲劇、攝影等多元形式的精彩展演,帶領觀眾一同回顧歷史,省思人權議題。
陳逸群
2024-11-23 20:58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施明雄觀點:被押人取供的人講「押人取供」的真實故事
1962年7月初,我從台北某醫學院放暑假回高雄,16日傍晚時分,突然有管區警察帶著四個彪形大漢,衝進我家開的「明春旅社」,大聲喊著:「施明正!施明正!」施明正是我的大哥,當時他是旅社的老板。
施明雄
2024-11-10 06:30
新聞
政治
兩岸
藝文
台式搖滾風靡日本!日50歲歌迷聽「拍謝少年」開始學台語
台灣知名獨立樂團「拍謝少年」,在「聽團仔」圈中有著很高的人氣,在2024年除了帶來新的作品《噪音公寓》,也展開日本巡迴,在他們2024年10月16日於東京新代田Fever表演前,也接受《風傳媒》獨家專訪暢談音樂的歷程,以及新的作品。因為有虱目魚的識別標誌,所以他們的樂迷也會自稱「粉虱」,為了支持他們的音樂理念,也可以看到在他們的表演之中有許多像是台獨旗之類的表達理念旗幟,在此次《風傳媒》專訪中,他們的音樂、理念都有非常清楚的說明。
黃信維
2024-11-03 08:0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孔子也搞台獨?你好大我好怕!
台南市議員王家貞18日在議會質詢時踢爆,接獲民眾陳情,現任台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石牧民,藉由孔廟宣揚台獨理念,稱孔子「太中國了」,自己要用「台獨包圍中國」。石牧民則回應,台灣是獨立自由的國家,台灣獨立是他的政治主張,用台獨包圍中國,是因為中國對台灣有明顯的侵略意圖,所以台灣需要用主權獨立保衛台灣的民主自由,用政治意識來對抗中國的侵略。
張鈞凱
2024-10-28 06:2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吳俊宏觀點:感謝蔡寬裕前輩
蔡寬裕走了,這位在政治立場和我不同,卻是在人格上令我尊敬的前輩,他的離去,不免令我有幾分傷感。
吳俊宏
2024-09-15 0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施明雄觀點:我們曾經活在特務控制下的國家
明德弟媳婦嘉君在她的最新大作「特務時代與他的一生」中,首頁就採用施明德的序言:真相不容撩耳盜鈐,他說台灣迄令沒有正史,沒有信史,台灣歷史都是外來征服者觀點和立場的紀錄;日本人來,台灣人拜神社,中國來,台灣人拜忠烈祠,全部是征服者的神.包括荼毒台灣人的兇手。
施明雄
2024-09-15 06:30
新聞
政治
同情柯文哲比例遠超支持度?沈政男預言走向:將有更多人看清並無非法金流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在京華城容積獎勵案涉圖利,被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禁見,特定媒體近期頻頻報導檢廉偵辦細節,連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也被懷疑涉嫌洗錢。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13日晚間透過臉書感嘆,「台灣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民調顯示有3成民眾認為柯文哲受政治迫害,比例遠大於民眾黨支持者。他提到,在陳佩琪澄清明細後,有越多人看清「根本沒有非法金流」的真相,若檢方拿不出事證,只會讓越多人為柯文哲感到不捨。
許詠晴
2024-09-13 23:41
新聞
政治
「喊柯文哲是曼德拉有何不當?」吳春城:清廉自持的馬英九也痛斥檢調迫害
民眾黨立委吳春城8日在民眾黨集會中說,遭羈押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曾說要做「台灣的曼德拉」,引起熱議。吳春城今(9)日表示,這正是柯文哲看穿了執政者的權謀用心,已做好成為政治受難者的準備,台灣民主化30年還發生這樣赤裸裸的政治迫害事件,柯文哲將自己比喻成「台灣曼德拉」又有什麼不當之處?
羅立邦
2024-09-09 14:07
地方新聞
高雄
高雄市喜迎百年設市!城市歷史如何被記憶 高史博邀文史學者好市開講
高雄早期稱為打狗,憑藉著港埠條件的優勢,在清末躍上國際貿易舞台。日本治臺展開築港工程,強化港埠海陸聯運機能,填築埋立地形成新市街。臺灣總督府為提升「港埠」城市的行政地位,1920年打狗更名高雄,設高雄州、高雄街;1924年12月25日改街設市,「高雄市」因而誕生。2024年剛好是高雄設市的第100周年。
徐炳文
2024-08-25 19:06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不舒服!帝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賴清德身邊有三根刺
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雖面對國會三黨不過半,藍白合作下民進黨在立法院屢吞敗仗,但他堅持戰到底,要在野不宜貿然行動,「否則青鳥會飛出來」,對國會改革案提出釋憲,憲法法庭宣判前不赴國會報告。賴清德也為了兌現掃除黑金政見,上任第一天就換調查局長、廉政署長,他布局的司法系統人事,揮出的第一刀,是砍向前行政院副院長、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延伸閱讀:幕後》人狠話不多!不只辦鄭文燦賴清德的「血滴子們」動起來)
黃信維
2024-08-03 08: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