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烏克蘭問題不僅始自2014年「廣場革命」推翻親俄總統亞努柯維琪與之後俄國兼併克里米亞,而可上溯至蘇聯時期蘇共總書記赫魯雪夫1954年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列寧共產革命後,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二戰時配合德軍反蘇的「德意志帝國烏克蘭專員區」(ReichskommissariatUkraine)、俄共推翻沙皇時短暫從俄國獨立而後再被兼併的「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分屬奧匈帝國與沙俄的19世紀末、分屬波蘭王國與立陶宛公國、蒙古金帳汗國的中古後期,甚至比俄羅斯帝國歷史更早的三俄(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同屬「東斯拉夫語系」)母體「基輔羅斯」(KyivanRus')。由此我們可以瞭解,為何普京總統說烏克蘭是「歷史、文化、精神空間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是戰友、親人、前同事」。臺媒藉此操作稱普京這就是講「烏克蘭是俄羅斯一部份」實是惡意曲解,因為普京也明白說烏克蘭「是一個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