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我的黨外青春 文章列表
#
我的黨外青春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風歷史
人權絕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鄭麗君回憶鄭南榕的反戒嚴行動,成為她的政治啟蒙
文化部舉辦「100%言論自由」特展,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也感性地提到,高三時參與鄭南榕等人提出的反戒嚴行動,成為她的政治啟蒙,感念先輩的努力,促成台灣人權發展進步史。
中央社
2017-04-07 12:09
新聞
政治
國內
鄭南榕爭取言論自由 葉菊蘭:還要國家主權獨立
文化部人權館策劃的「100%言論自由」特展6日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景美人權文化園區舉行,鄭南榕遺孀葉菊蘭致詞時表示,鄭南榕爭取100%的言論自由,但還要有主權獨立的國家,才能避免外強侵略。
林宥辰
2017-04-06 21:34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分開可以集結不行,查禁報繳的荒謬:《台灣禁書的故事》選摘(4)
一九八七年八月,《人間》雜誌及人間出版社擬擴充發行人員,在伯堯兄的邀約下,我投履歷求職,獲得陳映真直接面試。在這之前,我已經是陳的粉絲,他在遠景出版的小說及評論集都在我的書架上,《人間》雜誌則從創刊號就期期購買閱讀。陳映真思路清晰,對書報發行有理念,因此相談甚歡,在面談結束之前,我向陳報告「我們的意識形態稍微有些差異」,請他一併列入考慮,他笑笑的用手拍拍我的肩膀,只問我「你何時可以來上班?」九月,我到《人間》雜誌及出版社擔任發行部副理,直屬長官是王拓社長。
廖為民
2017-03-20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書生報國真無門:《台灣禁書的故事》選摘(3)
曉得「張俊宏」這個人,其實是我從台中市公園路舊書攤購買的《大學》雜誌曾經拜讀過他的文章,行文流暢、文字清晰、說服力頗強,因此欣賞他。擁有這本《展望國是》,應該是在一九七五年前後,而它在一九七四年二月遭到警備總部以粹梓字第一二一五號函,已違反〈台灣地區戒嚴時期出版物管制辦法〉第三條(出版物不得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第五(違背反共國策者)、第六(淆亂視聽,足以影響民心士氣或危害社會治安者)、第七(挑撥政府與人民情感者)款,依同法第八條之規定予以查禁。
廖為民
2017-03-19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一代大學生的覺醒:《台灣的禁書》選摘(2)
翻開這本《知識人的出路》的小書,我在書名頁寫下:「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十五日購於中英書城,左上角寫了NO.027」,旁邊還蓋了我的第一顆木質藏書章。而當時在台中市成功路上新落成的中英大樓,今日已形同廢墟。
廖為民
2017-03-18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黨國威權體制」下的禁書政策:《台灣禁書的故事》選摘(1)
二次大戰後,國民黨受惠於日本對台灣的獨佔經營,得以順利接收台灣,並迅速掌控台灣經濟,用國家獨佔資本式接管,確立其政治統治基礎。但是,國民黨欲統治台灣,缺乏社會基礎,其社會威權的合理性受到挑戰,因而,除了以「槍桿子」建立其政治社會機制之外,它還必須掌握「筆桿子」來控制文化解釋權,以維護政權的合法性,同時透過教育體系及傳播媒體強力維護、宣揚一套正統的政治理念,用以強化鞏固政權的正統性。
廖為民
2017-03-17 05:50
新聞
政治
國內
「焚而不燬台灣魂」紀念鄭南榕 中市辦「黨外雜誌展」
1989年4月7日清晨,一名追求言論自由的烈士,伴隨著赤熱火光,自焚而亡;再過兩天便是鄭南榕的殉道日,台中市政府將於7日舉辦「言論自由日紀念會」,由市長林佳龍及台獨大老許世楷,共同為「那些年我們偷看的雜誌~黨外雜誌展」揭幕,向這位民主烈士崇上最高敬意。
郭佩凌
2016-04-05 1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臺灣政論》是一把開啟台灣民主的鑰匙:《我的黨外青春》選摘(3)
《臺灣政論》是國民黨政府一九四九年遷台後,第一本由台灣本土精英創辦與主導的政論性雜誌,更是以後一系列黨外政論的先鋒。由於《臺灣政論》結合戰後新一代精英從事反對運動,所以被視為黨外運動的起點。
廖為民
2015-11-26 05: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民主的啟蒙:《我的黨外青春》選摘(2)
那一年,我小學四年級,十歲。家鄉在雲林濁水溪畔的小鎮,父母親於街上市場裡開了一家書店。
廖為民
2015-11-25 05:2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以蒐藏抵抗警總的抄家滅族:《我的黨外青春》選摘(1)
小時候,因為父母在雲林鄉下小鎮開了家書店,看見警察三不五時都會來查扣禁書;稍長之後,眼見黨外雜誌與書籍,遭到警備總部蠻橫無禮的查禁與查扣,甚至連圖書館等都要清查報繳,因而衍生出一個很單純的想法:「警備總部如此『抄家滅族』式的嚴禁,那我個人就為台灣社會大眾盡一己之力保存一本,給以後的歷史留下一些證據。」
廖為民
2015-11-24 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