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先前提及,心理健康政策常侷限於「衛生福利單位」。一方面當然使得政策不容易全面推行,阻礙了心理健康的正向氛圍;另一方面,由於不易互通有無,而使得各單位自行其政,使得心理健康政策作為易「疊床架屋」,也造成資源運用的浪費。欲有效避免此情形持續惡化,可由「橫向連結」與「縱向連結」兩者配合,產生最大化之效果。在「橫向連結」部分,其實多年來各單位亦已存在眾多心理健康相關之政策作為;因此,好的心理健康政策方向,應該是利用現今智慧科技的基礎,將各單位的心理健康相關政策加以整合!無論是「由上而下的議題式政策」,例如:藥酒癮防治或失智症醫護,或是「由下而上的主題式政策」,例如:創傷事件之心理處預,做最佳化的效能整理。在「縱向連結」部分,應將心理健康之專業人員,例如: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等,跳脫原本以醫院為基的醫療模式,轉以「醫療←→社區←→居家」的「連結模式」,讓專業能走進社區、走進家庭,串接起真正「以民眾為基礎」的心理健康服務。舉例來說,失智症的心理健康處預政策,即是可運用此連結模式的最適典範。其中包括「失智識能的推廣」、「認知友善社區的建置」、「社區活動←→居家訪視的連結」與「主要照顧者的情緒支持」等,皆是以全觀式(holistic)的角度來建立一個重大心理議題的健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