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心理協助 文章列表
#
心理協助
約 1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兩岸緊張升溫,不應妖魔化中配!
中國籍配偶劉振亞經營抖音帳號「亞亞在台灣」,長期於社群媒體發表涉及「武統台灣」的言論,廣受社會關注。日前她遭民眾檢舉,經移民署約談調查後認定,其言論已涉及危害國家安全,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因此成為首位被廢止依親居留許可的中配。此案社會反應正面,卻也引來中共強烈不滿。
帆船
2025-04-02 05:4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新北
代理教師暑假家教「帶未成年喝酒」!狂親亂抱女學生…事後竟辯:對不起我有點暈
新北市新莊區一名宋姓男子為台北市代理教師,卻在去(2024)年暑假與未成年女學生進行家教課,並與女學生飲酒後,對其環抱還試圖親吻女學生。新北檢近日依強制猥褻等罪嫌起訴宋男。
中央社
2025-03-04 10:31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仲介女生出國賣淫、任公職卻收費開班」體操協會新理事長醜聞連爆!投訴人氣炸:每年拿3000萬補助
中華民國體操協會理事長林建佳被爆擔任公職卻私下開班授課,長期請假卻照常領薪水,甚至在擔任國家隊教練期間仲介女性出國賣淫。對此,林建佳也出面回應了。
林瑩真
2024-10-02 17:34
新聞
政治
血汗司法有解?朝野擬推檢察官助理法制化 藍綠達共識將擇期再議
司法人力過勞問題近來頻受討論,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今(24)日排審檢察官助理法制化、引進臨床心理師解決司法保護個案等法規,儘管表定開會時間充裕,但朝野立委最終似乎有默契無意在今日進入逐條審查,僅在詢答拋出採取聘用制恐排擠現有檢察人力、檢察官助理效益未明,及檢察官助理與檢察事務官權責分屬等問題後就散會,預計待法務部提出試行績效評估報告再行審議。
鍾秉哲
2024-06-24 16:30
評論
國內
專欄
科技
經濟
張凱君觀點:不是「按下開關就能開始」─當HR遇上AI
面對動輒數以百計的履歷,如何從素不相識的應徵者中辨識出適才適所的人選?不難想見企業徵才部門的人員與主管負擔沉重,身膺艱鉅。現在,機器學習等AI技術可以幫上忙,根據歷年應徵者的資料,及錄取者入職後包括升遷與工作表現的員工檔案建立預測模型,評估每一位求職者的技能、經驗、人格特質在不同工作的勝任程度。倘若工具運用得宜,AI不僅能識別特定的專業,還能評估求職者的潛在能力和企業文化契合度,並預測其在求才機構中發展出成功職涯的機率。
張凱君
2024-04-09 06:1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常在辦公室大呼小叫!台中美光晶片廠爆職場霸凌「處長言語羞辱逼走50名資深職員」:投訴都被擋下
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Technology)於今年第一季大幅裁員、砍薪,連帶台灣美光也受到影響進行「突襲式裁員」,未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台中美光廠被爆出發生「職場霸凌」事件,有職員在輪壇爆料廠務主管常以言語羞辱、吼罵拍桌等言行傷害職員,進而導致數十名資深職員因此被迫離職,職員們曾投訴過,最終都被「擋下來」,讓發文者感嘆:「可憐的廠務人員。」
周育信
2023-09-30 09:21
地方新聞
高雄
台日疫後相見歡!中山高中與日本津高校學習交流收穫滿滿
歷經網路與教師英文書信交流超過百次,終於促成高雄中山高中與日本姊妹校「超級科學高中」三重縣立津高校在高雄相見歡;臺日兩校學生共同進行專題研究發表、自然科學領域實作體驗課程與寄宿家庭體驗等,讓疫情中斷交流3年後,臺日姊妹校在高雄學習交流收穫滿滿。
徐炳文
2023-08-16 16:38
地方新聞
台南
南市7月起開辦老人健保費補助 黃偉哲再推雙老家庭健康支持服務
臺南市黃偉哲市長27日在市政會議提及,7月1日起將實施老人健保費補助政策、租金補貼政策、通勤月票政策,逐步實踐「青銀福利」、「便捷交通」等政策目標。黃偉哲亦考量家庭照顧者的負擔需要減輕,在推出夜間照護(勞雇安心計畫)及免費協助看護語言溝通服務後,今再推動「雙老家庭健康支持服務」,讓身心障礙者及其家庭照顧者可以獲得社區藥局的送藥與健康諮詢幫助,減輕照顧負擔。
徐炳文
2023-06-29 16: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楊啓正觀點:槍擊事件後的心理健康同樣需要被重視
日前新聞提及,在桃園槍擊案後有市議員呼籲市政府應協助目擊事件的社區民眾心理諮商的相關訊息與資源。這樣的做法是相當值得肯定的!顯示對於重大社會治安事件後,政治工作者已非僅重視「警政」、「法律」等相關議題,也同樣重視民眾經歷此事件後的心理健康。
楊啓正
2023-01-21 14:30
國際
「全身赤裸的婦女遺體遭到焚毀!」俄軍以性侵為戰爭武器 烏克蘭發生大規模性暴力事件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超過1個月,隨著俄羅斯軍隊從首都基輔周圍城鎮與郊區撤退,烏克蘭軍隊重新奪回這些地區,當地的婦女及女孩講述了俄羅斯士兵對她們施加的性暴力,俄軍以性侵為武器,大規模性侵烏克蘭婦女。
廖綉玉
2022-04-05 22:0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疫情下被忽略兒少1》動不動就取消活動、畢旅畢典 兒少憂鬱說不出口
苦練已久的表演被喊卡、期待萬分的畢業典禮泡湯、升學考試在即還要花時間適應線上學習。疫情下的種種改變,對大人來說都壓力萬分,但孩子所面臨的壓力,又有誰來關心?
唐筱恬
2022-02-15 09:0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疫情中斷3萬憂鬱學生諮商管道 心理師急喊:一直被法規擋在外面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超過1年後,各國民眾心理健康陸續惡化,台灣如今也逐漸出現類似情況,但包含心理諮商等求助管道,卻在防疫下難以進行。全國目前有超過3萬名學生中斷諮商,儘管衛福部早已開放通訊諮商,但學校諮輔中心卻因法規模糊、各縣市申請標準不一而遲遲難以通過審核,也讓大批脆弱年輕心靈求助無門,有心理師感嘆,相關支持、協助明明都可以做,「卻一直被法規擋在外面」,等出狀況時恐怕為時已晚。
吳尚軒
2021-06-22 09:00
新聞
國內
調查
「老師有病怎麼教學生?」教職員自殺案年年創高 壓力爆表卻不求助
教育是百年大計,然而第一線教師往往夾在學生、家長、校方之間有苦難言,如果老師沒獲得足夠支持,又要如何肩負教育責任?對此教育部推動教師輔導諮商服務,希望成為教師助力。然而在現有人力、資源落差下,不僅出現可能教師與學生輔導資源混用情況,在社會對於尋求心理協助仍污名化,及教師特殊身分下,有多少老師願意尋求協助,也令教育、心理人士充滿擔憂。
吳尚軒
2020-12-30 08:10
風生活
商業
新知
為何「熱狗+汽水」只賣50元?借會員卡給別人結帳會怎樣?揭好市多不為人知的7個秘密
每逢假日,不少民眾會前往能滿足一切日常所需的美式賣場「Costco好市多」瘋狂掃貨,好市多雖然採會員年費限制,但因商品價格優惠,加上有完整的退貨機制,深受台灣消費者喜愛,假日人潮總是絡繹不絕。但去過好市多數十次的你,真的了解好市多嗎?今天就來一探這個人氣賣場的7個秘密,你知道幾個呢?
黃宇綸
2019-06-05 15:52
風生活
最信任的牧師竟要她「騷一點」、脫光自慰給他看…台灣宗教圈最駭人聽聞的性侵案
1999年2月26日,基督教領袖合組的「牧者規勸小組」和勵馨共同舉辦記者會,公佈唐台生以「性輔導」為名,涉嫌猥褻女教友的宗教性侵事件。桃園地檢署也在同日展開偵辦行動,警檢搜索中壢基督教「門徒教會」,查出15年來至少有三百名女性受害,並呼籲被害人勇於出面指證。這是台灣史上最大的宗教界涉嫌性侵害案,經媒體大幅報導,社會各界一片譁然。
勵馨基金會
2018-10-24 14:55
新聞
國內
財經
金管會將強制設「公司治理人員」 企業憂上市櫃法遵成本提高、喊話將轉對岸掛牌
中國對台31項政策,鼓勵台商在對岸掛牌,行政院方面雖然以降低新創公司掛牌門檻因應,不過,金管會在主委顧立雄加強「公司治理」要求下,對於上市櫃公司的法遵要求愈來愈高,繼日前強制金融機構半年內設置獨立法遵與資安部門後,金管會今(27)日再度與業界研商「新版公司治理藍圖」,未來將一定規模以上企業設置「公司治理人員」,2022年以前完成所有上市櫃公司審計委員會之設置,外資持股3成以上企業,強制編制英文財報。由於此舉將導致法遵成本大幅增加,部分國內企業已經興起到對岸掛牌念頭。
林上祚
2018-03-27 14:58
風生活
健康
心理
生病最慘的絕不只病患!把屎把尿無權抱怨、加班賺錢籌醫藥費,「照顧者」悲哀有誰憐?
無論是受照顧者或照顧者都應了解因為疾病或逐漸老化,對於家庭生活可能帶來的「影響」,彼此能夠相互體諒、信任與包容,並且可以自在地表達內心的想法和感受,讓可能產生的自責與不安的情緒得以獲得舒緩。此外,照顧者也需要了解自己在照顧病人時可能遇到的瓶頸與限制,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尋求社會資源並善用家庭或親友間的支應系統,來維持家庭的正常功能。
朱偉仁
2017-09-22 10:42
風生活
風書房
職場
孕婦自稱議員女兒、狂毆空服員,只因這件小事!資深座艙長道出奧客暴走惡夢
從小到大,父母教我們不要用武力來解決事情。但曾幾何時,所謂的顧客意識高漲,吃不到飯的、排不到隊的、情緒不佳的,動輒以服務人員「客服態度不佳」為理由,粗口罵人或者亮出拳頭。
空中老爺
2017-04-12 11:45
新聞
國內
捷運殺人 醫籲:避免二度傷害
捷運殺人事件後,一時之間引發社會恐慌,甚至有通勤族不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中山醫學大學附屬醫院精神科主任陳錦宏認為,此時應「避免二度傷害、放大創傷」,昨晚在臉書上提出建議,希望引領民眾走出陰霾。
呂思逸
2014-05-22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