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後新冠時代 文章列表
#
後新冠時代
約 19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美國大選》「疫情改變了美國人的投票習慣!」投票所連日大排長龍,已有8271萬人提前投票
根據華府的兩黨政策中心(BipartisanPolicyCenter),今年美國大選的合格選民約為2億4400萬人,截至4日晚間22時50分,已有超過8271萬選民完成提前投票,等於三分之一選民都已經完成投票,這也幾乎是4年前總統選舉總投票人數的53%。
李岱青
2024-11-05 14:27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後新冠的中國「老賴」激增:一個「失信被執行人」的故事
2023年1月,曾在上海市區經營四家中型餐廳的王女士上了失信被執行名單,隨後關掉了自己手裡的兩家公司。在接下來的近兩年時間裡,她經常同時打三份工,穿梭於長三角。
BBC News 中文
2024-09-16 10:09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外企對中國信心降至最低點!歐盟商會警告:在華投資風險恐超過收益
中國歐盟商會9月11日發布的《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2024/2025》顯示,由於北京承諾的改革並未落實、面臨的問題增加,中國市場對歐洲企業來說吸引力更為下降。「我們看到,與其它國家相比,中國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歐盟駐華商會主席彥辭表示。該商會的年度立場文件中寫道,對一些企業來說,在華投資的風險已開始超過收益。如果企業的主要憂慮不能得到解決,這一趨勢還將加強。因此,這一有超過1700名成員的商會團體呼籲,北京必須採取切實行動,扭轉局面。
德國之聲
2024-09-12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紐約時報》示警:全球供應鏈依舊混亂脆弱,「斷鍊大混亂」還會再來
「幾十年來這個世界似乎被壓縮了,貨輪、網際網路、還有對全球化的狂熱信仰將各大洲連接起來。現在,人們再次感受到大地的遼闊。」
國際中心
2024-06-04 13:15
新聞
國際
財經
經濟
嬰兒潮世代明明口袋滿滿,為何甘願當個「不消費的小氣鬼」?《經濟學人》羅列這三大原因
嬰兒潮世代(指現在年紀約在60-78歲之間的人口群體)約有2.7億人口,儘管不是每個人都很富有,但整體而言他們累積了巨額財富,這些退休的「有錢人」如何花費他們的積蓄,將會影響全球經濟成長,然而《經濟學人》26日指出,與經濟模型的預測相比,嬰兒潮世代明顯更為「吝嗇」。對此《經濟學人》分析三個嬰兒潮世代不好消費的原因:想要多留一點遺產給子女、後新冠時代的消費習慣改變,以及對於長照支出的擔憂。
李岱青
2024-05-27 1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習近平的承諾越發空洞!北京當局釋出複雜訊息 外國公司及投資者認為「新規則讓人費解」
多年來,外國公司迫切希望進入中國市場,並面臨巨大的官僚障礙。去年,中國經濟成長放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努力吸引外資,同時繼續重塑中國的商業環境,確保他的權力在國內外都不受挑戰。然而,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習近平向西方公司及投資者發出了複雜訊息,他們認為習近平的承諾越來越空洞,現在很多外國公司都已離開中國,去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降至30年來的最低。
廖綉玉
2024-04-09 20:00
新聞
國際
世界不該忽視亞洲力量!《外交政策》:瞭解亞洲國家如何構思公衛治理,未來幾年對人類社會至關重要
在後新冠時代,現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認識到因應全球衛生挑戰非常重要。儘管亞洲的政治影響力及經濟影響力日益增加,但西方政府及多邊組織仍然經常忽視亞洲的觀點。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亞洲的醫療衛生技術與創新蓬勃發展,了解亞洲國家如何構想全球衛生治理並做出貢獻對於未來數年至關重要。
廖綉玉
2024-04-02 09:00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經濟
美國經濟在後新冠時代轉變 聯準會主席的沉默讓市場沮喪
現在是後新冠時代,美國經濟已與疫情前不同,近年出現了供應鏈、勞動力、地緣政治衝擊,但美國聯準會做出的經濟預測並未發生太大變化。國際財經媒體《彭博》18日指出,美國經濟在後新冠時代有所轉變,但聯準會主席鮑爾對此情況保持沉默,這讓市場感到沮喪。
廖綉玉
2024-03-19 18:30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當畢業生供過於求,焦慮的Z世代如何重塑「中國夢」
「過去幾個月裡,我做了有一、二、三、四……五份工作。」23歲的畢業生喬伊·張(JoyZhang;音譯)說。
BBC News 中文
2024-01-07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中國遊客回來了,但他們的旅遊模式與購買力也不一樣了
零售業過去習慣於迎合中國遊客的需求。中國遊客走到哪裡,奢侈品店就開到哪裡,在巴黎,百貨公司僱用了會說普通話的員工。在香港,提供中國內地遊客所需奶粉、藥品等商品的供應商取代了家庭式經營的小店。
Natasha Khan
2023-12-19 12: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經濟
《彭博》看拜習會:美中都需要彼此幫一把,習近平正考慮下單波音737 MAX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將與美國總統拜登在舊金山會面,時隔一年再度登場的「拜習會」將擦出什麼火花?緊張的美中關係是否真能緩和?都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彭博新聞》12日指出,世界兩大經濟體雖然存在分歧,但雙方在明年的美國大選之前擁有共同利益,經濟也仍是雙邊關係的重要基石。《彭博》更指出,習近平這次訪美可能解凍中方對波音737MAX的採購。
李忠謙
2023-11-13 19:59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中國的最新問題:外國人不願意來了
在中國解除抗疫限制措施並重新開放邊境半年後,赴華的國際旅客寥寥無幾,這是中國與西方漸行漸遠的又一跡象,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造成負面影響。
Wenxin Fan
2023-08-07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
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還行不行?疫後半年數據,透露哪些端倪
本周一,中國公布了上半年的GDP數據——二季度GDP增幅6.3%,快於一季度的4.5%;上半年增速為5.5%。官方設置的全年成長目標是5%左右。
BBC News 中文
2023-07-21 11:07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經濟
美歐對中政策:從「脫鉤」到「去風險」,戰略轉向還是凝聚共識?
過去三個月,「去風險」(De-risking)無疑是社交媒體的一大熱詞,風頭蓋過之前川普治下美國對華政策中的「脫鉤」之說。
BBC News 中文
2023-07-06 17:22
新聞
國際
財經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美國選民為何不滿意「拜登經濟學」?
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上周三啟動全國性競選造勢活動,向公眾宣傳他在經濟領域的政績,但公眾卻對此滿腹狐疑。
Greg Ip
2023-07-03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華爾街預言水晶球破裂:為何金融市場對中國經濟繁榮的豪賭完全失策?
自去年12月中國結束三年抗疫,取消令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製造業陷入混亂、制約國內消費的限制措施以來,華爾街一直對中國經濟復甦持樂觀態度。在全球多國央行升息抗通膨的背景下,華爾街寄望於中國經濟能幫助限制任何全球性經濟衰退。
Isabel Wang
2023-06-29 09:51
VIP
評論
國際
歷史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在美中之間如何「不選邊站」?東南亞在強權競逐下的自保之道
「全球經濟眼下尚未完全復甦,大國之間的競爭也持續深化,世界的發展變得更加不可預測。因此問題將是:東協會繼續旁觀嗎?東協會保持沉默嗎?更重要的是,東協能成為和平與經濟成長的引擎嗎?」
李忠謙
2023-05-16 14: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當中國遊客重返歐洲,他們的購買力還在嗎?最新報告:沒有來勢洶湧,而是逐漸回歸
五一節假期沒有給歐洲奢侈品商店帶來擁擠的中國消費者,但是大手筆花錢的富人們捷足先歸。在經歷了三年疫情打擊之後,國內外消費習慣都在發生變化。
德國之聲
2023-05-08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經濟
中國重新開放利多,IMF看好亞太經濟今年成長4.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5月2日發布報告,預測亞太地區今年的經濟成長將達到4.6%。報告特別提及中國的重新開放,由此帶來的消費激增正在推動地區成長。
德國之聲
2023-05-04 21:00
新聞
國際
德國宣布新冠大流行結束!4月7日「取消所有防疫規定」
德國衛生部長宣布新冠大流行結束,認為「德國成功應對了疫情,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長時間封鎖學校可能並不必要」。本周五(4月7日)起所有防疫措施將被取消。
德國之聲
2023-04-07 23:30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