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後新冠世界 文章列表
#
後新冠世界
約 10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經濟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拆解中俄朝伊「邪惡軸心」,為什麼該從中國下手
曾被《外交政策》評選為全球十大思想家之一的扎卡瑞亞(FareedZakaria),日前在該雜誌年度回顧的Podcast節目與總編輯阿格拉瓦(RaviAgrawal)一起回顧驚濤駭浪的2024年。
李忠謙
2024-12-31 06:10
新聞
國際
美國大選》「疫情改變了美國人的投票習慣!」投票所連日大排長龍,已有8271萬人提前投票
根據華府的兩黨政策中心(BipartisanPolicyCenter),今年美國大選的合格選民約為2億4400萬人,截至4日晚間22時50分,已有超過8271萬選民完成提前投票,等於三分之一選民都已經完成投票,這也幾乎是4年前總統選舉總投票人數的53%。
李岱青
2024-11-05 14:27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後新冠的中國「老賴」激增:一個「失信被執行人」的故事
2023年1月,曾在上海市區經營四家中型餐廳的王女士上了失信被執行名單,隨後關掉了自己手裡的兩家公司。在接下來的近兩年時間裡,她經常同時打三份工,穿梭於長三角。
BBC News 中文
2024-09-16 10:09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外企對中國信心降至最低點!歐盟商會警告:在華投資風險恐超過收益
中國歐盟商會9月11日發布的《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2024/2025》顯示,由於北京承諾的改革並未落實、面臨的問題增加,中國市場對歐洲企業來說吸引力更為下降。「我們看到,與其它國家相比,中國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歐盟駐華商會主席彥辭表示。該商會的年度立場文件中寫道,對一些企業來說,在華投資的風險已開始超過收益。如果企業的主要憂慮不能得到解決,這一趨勢還將加強。因此,這一有超過1700名成員的商會團體呼籲,北京必須採取切實行動,扭轉局面。
德國之聲
2024-09-12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紐約時報》示警:全球供應鏈依舊混亂脆弱,「斷鍊大混亂」還會再來
「幾十年來這個世界似乎被壓縮了,貨輪、網際網路、還有對全球化的狂熱信仰將各大洲連接起來。現在,人們再次感受到大地的遼闊。」
國際中心
2024-06-04 13:15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當畢業生供過於求,焦慮的Z世代如何重塑「中國夢」
「過去幾個月裡,我做了有一、二、三、四……五份工作。」23歲的畢業生喬伊·張(JoyZhang;音譯)說。
BBC News 中文
2024-01-07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中國的最新問題:外國人不願意來了
在中國解除抗疫限制措施並重新開放邊境半年後,赴華的國際旅客寥寥無幾,這是中國與西方漸行漸遠的又一跡象,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造成負面影響。
Wenxin Fan
2023-08-07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
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還行不行?疫後半年數據,透露哪些端倪
本周一,中國公布了上半年的GDP數據——二季度GDP增幅6.3%,快於一季度的4.5%;上半年增速為5.5%。官方設置的全年成長目標是5%左右。
BBC News 中文
2023-07-21 11:07
新聞
國際
財經
下班經濟學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美國選民為何不滿意「拜登經濟學」?
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上周三啟動全國性競選造勢活動,向公眾宣傳他在經濟領域的政績,但公眾卻對此滿腹狐疑。
Greg Ip
2023-07-03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華爾街預言水晶球破裂:為何金融市場對中國經濟繁榮的豪賭完全失策?
自去年12月中國結束三年抗疫,取消令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製造業陷入混亂、制約國內消費的限制措施以來,華爾街一直對中國經濟復甦持樂觀態度。在全球多國央行升息抗通膨的背景下,華爾街寄望於中國經濟能幫助限制任何全球性經濟衰退。
Isabel Wang
2023-06-29 09:5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手握第五權的你,是制衡假媒體的積極公眾嗎?
紅花開 紅的心 紅的好美麗;為了你 等下去 我還在這裡;
段譽
2023-05-15 13: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當中國遊客重返歐洲,他們的購買力還在嗎?最新報告:沒有來勢洶湧,而是逐漸回歸
五一節假期沒有給歐洲奢侈品商店帶來擁擠的中國消費者,但是大手筆花錢的富人們捷足先歸。在經歷了三年疫情打擊之後,國內外消費習慣都在發生變化。
德國之聲
2023-05-08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經濟
中國重新開放利多,IMF看好亞太經濟今年成長4.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5月2日發布報告,預測亞太地區今年的經濟成長將達到4.6%。報告特別提及中國的重新開放,由此帶來的消費激增正在推動地區成長。
德國之聲
2023-05-04 21:00
新聞
國際
德國宣布新冠大流行結束!4月7日「取消所有防疫規定」
德國衛生部長宣布新冠大流行結束,認為「德國成功應對了疫情,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長時間封鎖學校可能並不必要」。本周五(4月7日)起所有防疫措施將被取消。
德國之聲
2023-04-07 23:30
新聞
國際
藝文
「旅行就是賦權!」韓國90後女孩打造女子獨旅app,讓全球女生都能放心啟程
編按:後疫情時代的邊境,享受無拘束旅程的獨自旅行者已成趨勢,特別是女性的身影增多,格外顯眼也讓人好奇,她們帶著哪些好奇再次出發、又期待帶回什麼樣的自己?
蔡娪嫣
2023-03-18 1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
解封後如何拼經濟?刺激消費,亞洲經濟體出奇招
2020年初開始爆發的新冠大流行重創亞洲經濟。消費作為經濟成長的重要依據,對一些亞洲經濟體來說甚至是其主要收入來源。邁向「後疫情時代」,亞洲各大經濟體,譬如泰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地政府都各自推出各種刺激消費的政策,盼望策動遭遇打擊的經濟。但是,俄烏戰爭導致的食品及能源危機、美國加息、通貨膨脹等諸多因素影響下,更多問題仍接踵而至。不管是大公司還是私營業者,重啟消費之路仍然面臨挑戰。
BBC News 中文
2023-02-24 01:1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年輕人不一樣了,「病毒時代也是啟蒙時代」!《德國之聲》專訪廖亦武
廖亦武評價「白紙青年」:腦子挺厲害。他分享經歷說:「我就曾被人遺忘,所以我要寫下來。被人遺忘是最痛苦的!」然而為何稱COVID-19為「武漢病毒」,以及一本書如何「擊敗一個帝國」,廖亦武對德國之聲這樣說。
德國之聲
2023-01-31 20:00
新聞
國際
疫情造就更多新手爸媽!美國去年爆發一波小型「嬰兒潮」,15年來首見生育率顯著成長
新冠肺炎這幾年帶給全人類各種層面的衝擊,科學家曾推測,失業和傳染病大流行恐讓生育率降低,但實際結果卻正好相反—美國2021年出生的嬰兒比推估數量還要多出4.6萬。不過學者也觀察到不同種族和年齡生育率的差異,而且疫情雖然讓一些人提前迎來家庭新成員,卻也讓另些人被迫推遲生育二胎、三胎的計畫。
劉俞妗
2022-11-09 21:00
新聞
國際
後新冠時代》遠距教學重創美國中小學生學力,數學與閱讀能力落至紀錄新低
24日美國全國學力測驗結果出爐,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校園長期關閉、課程改採遠距進行之後,四年級與八年級學生出現創紀錄的退步,數學與閱讀能力掉到疫情前的最低水準,而這僅僅是疫情期間學校關閉的後果之一。
劉俞妗
2022-10-26 01:50
新聞
國際
財經
「工作太多但工資又太低,大家都受夠了!」西方職場也開始流行「躺平主義」與「靜默辭職」
就在最近一個周一的早晨,25歲的吉瑪終於決定要徹底改變自己的職場生活了。
BBC News 中文
2022-09-24 21:0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