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審查婚姻平權相關法案,在立法院週邊道路分割了挺同與反同團體的訴求,一邊挺同團體聚集濟南路的守護法案,呼籲直修民法;另一邊護家盟在中山南路集結的守護家庭,高喊婚姻家庭全民決定。如同把台灣原本和協包容、互相尊重的多元的文化,隔離成了兩個社會,何以置之,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議題。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26日將處理婚姻平權法案,立法院朝野黨團呼籲挺同、反同者雙方冷靜理性討論,並表示初審不代表定案,國民兩黨團同聲表示,一定要朝野協商。尤於婚姻平權衝突日趨白熱化,挺同與反同的訴求難有交集。但我們必須要先有一個基本共識,那就是同性婚姻合法化是個極其複雜的社會議題。他不能僅由少數學者及民代在部分同運團體的挾持下倉促立法,必須經過充分的公民對話,並且審慎評估對國家社會的長遠影響。以下幾點針對婚姻平權爭議的社會面向與焦點,提出筆者觀點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