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6日報導,隨著駐日美軍整編部署,本州山口縣的岩國空軍基地(岩國飛行場)未來將成為遠東地區最大規模的美軍基地,而且是朝鮮半島發生緊急情況時,美軍與盟軍的進攻據點。根據美日雙方協議,到2017年時,岩國基地的軍機將從現今的53架增加至127架,超越沖繩的嘉手納基地。岩國基地位於本州島最南端、瀨戶內海西岸,是一座軍民共用機場,由美軍陸戰隊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共用。岩國基地從1938年開始興建,太平洋戰爭期間主要作為訓練設施和防衛基地,戰後先後由英國、澳洲、美國接管。越戰期間,美國一度將核子武器從沖繩移到岩國儲放。2012年7月,岩國基地成為日本第一座停放美軍新型運輸機MV-22魚鷹式(MV-22Osprey)的機場。此外美方已經表明,計劃在岩國進行最新型匿蹤戰機F-35閃電II式(F-35LightningII)戰鬥機的首次海外部署。目前岩國基地主要是由美軍第一陸戰隊航空團駐紮,現有3200名陸戰隊員,部署53架F/A-18大黃蜂式(F/A-18Hornet)戰鬥機和AV-8B海獵鷹式(AV-8Harrier)攻擊機。根據駐日美軍整編計劃,今年6至9月間,美軍將把沖繩普天間機場的15架KC-130空中加油機移駐岩國;2017年前後再將厚木基地的59架航母艦載機轉移至岩國。基地方面表示,岩國基地的使命之一是「當亞太地區發生戰鬥及突發事件時,為美軍及盟軍提供支援。」岩國距南韓釜山僅約300公里,在駐日美軍基地中最接近朝鮮半島,韓戰時期曾扮演重要角色。日本軍事分析家小川和久指出,岩國至今依然是「防備朝鮮半島發生緊急情況的基地,直至朝鮮局勢軟著陸為止,岩國都將發揮這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