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十幾年間,台灣有兩個經濟政策我都覺得不安,但是由於主事者信心滿滿、聲勢浩浩,外界的異聲或則被忽略、或則遭嚴正反駁。久而久之,這些政策就變成了金科玉律,好像「做了台灣經濟就好了、不做台灣經濟就完了」。如果這個政策是錯誤的,大概要等到諸多惡果一一浮現,才能叫主張者見棺掉淚。但是這棺材淚水不只是主張者在流,而是全民在付代價。前文所提的兩個經濟政策,一個是「吸引外資來台」,一個是「吸引鮭魚返鄉」。先談外資來台。外資為什麼要來台?當然是因為台灣的投資報酬率高。但是投資概分兩類,其一是建工場、買設備等實體投資,提升台灣的產業實力,開拓就業機會。其二是投入股市、炒作房地產等,對台灣產業毫無幫助,只是把股價房價拉高、把散戶股民吸引到股市。台灣的產業衰退久矣,最近十年實體面的投資機會實在不多。在這種情況下,莫名其妙吸引資金來台,除了拉升股價、房價,哪有什麼提升經濟的效果?吸引外資來台的惡果就是房價被炒作需求而拉高,年輕人越來越買不起房子,民怨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