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安寧緩和 文章列表
#
安寧緩和
約 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內
醫療健康
立委提安樂死 邱泰源:安寧緩和做好,可將安樂死爭議性減到最低
我國是否應立法開放「安樂死」爭議已久,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今(8)日在立法院表達立場,他強調安樂死在各國都是倫理爭議的問題,但在談安樂死是否應合法化之前,首先應關心安寧緩和醫療有沒有把病人照顧好,如果有,病人可能就會珍惜每一天的日子,也就可以將安樂死的爭議性減到最低。
黃天如
2025-05-08 12:22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娛樂
「我不想聽天由命、慢慢枯萎凋零」!瓊瑤輕生帶出「尊嚴善終」議題…台灣安樂死為何未合法化?
知名作家瓊瑤寫出《庭院深深》、《煙雨濛濛》、《一簾幽夢》等知名作品,其中《還珠格格》還被改編成經典影劇,至今仍深受許多劇迷喜愛,未料瓊瑤今(4)日被發現陳屍在淡水住家、享壽86歲,消息曝光後震驚各界。不過,瓊瑤的好友事後也透過臉書公開了瓊瑤昨(3)日寫好的最後發言,只見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她想尊嚴善終的心情,再度引起了台灣輿論對於「安樂死的討論」。
古靜兒
2024-12-04 17:26
風生活
世界
心理
人死前會看到什麼?送走2000名病人,安寧病房護理師揭臨終前特徵
安寧緩和醫療,指的是不再給重病的病人施加更多治療,主要著重在減緩病人身體不適,讓他們走得有尊嚴,同時也給病人家屬更多照護支持,英國一名在安寧病房工作了20年的安寧照護醫師送走了2000多名患者,除了對人生有了新的體悟,也分享了大部分人臨終前的特徵。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1-21 17:21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DIY斷食善終可能觸犯刑法?病主團體呼籲民眾勿隨便仿傚
復健科醫師畢柳鶯伴母斷食善終,引發不少重症家庭仿傚。其中有些案例雖有可能與畢母往生的過程一樣圓滿,卻也不乏因病人已無法言語,甚至已失去意識,本人意願不明,引發「被斷食」的爭議。多位有法律背景的專家學者都提醒,若未經專科醫師診斷為末期病人,家屬便擅自為其拔管或停止灌食,確有觸法疑慮。病主團體也呼籲,即使病人意識清楚的選擇自主停止飲食,也應事先諮詢醫療專業人員,千萬不要隨便自己DIY斷食。
黃天如
2023-10-26 09:3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為何他們這麼絕望?百例模仿醫師陪伴罕病母在宅斷食善終
醫療科技讓現代人平均壽命大幅延長,但對很多病人來說,過度醫療介入,反不利其善終。國人平均餘命約80歲,平均不健康餘命卻也近8年,與此現象難脫關係。惟國內安樂死尚未合法,現有安寧緩和及病人自主相關法令仍有諸多條件限制。因此有醫師陪伴罕病末期母親,以漸進斷食方式在自宅往生,並且出書分享過程,不但獲得各界廣泛討論,迄今引發的「模仿效應」更已累計至100例。
黃天如
2023-10-26 09: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失智者預立醫療決定 能與不能之間的法律與醫療問題
「老爸生前因帕金森氏症導致失智,末期非常痛苦,但因我的不捨,讓他延長了受苦的時間,我非常後悔。」失智者家屬小瑛(化名)說。《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實施,為病人自主開啟了全新的里程碑。尤其在人口快速老化的台灣,保守估計失智人口已突破30萬,其透過《病主法》尋求善終的需求不言而喻。然而失智者最大的困境便是認知與表達能力的下降乃至於喪失,這意味患者若欲依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以及預立醫療決定,為自己作出生命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決定,就須與時間賽跑。
黃天如
2023-05-22 17: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上路4周年不到4.5萬人簽署 病主法從簽署到執行還卡卡
《病主法》上路滿4周年,至今全台有近4.5萬人簽署,在成年人口中占比非常低。意在讓民眾自主選擇醫療方式已達到善終的《病主法》,從簽署到執行還有什麼問題?
李佳穎
2023-01-18 17: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台灣新冠確診致死率偏高都怪它?究竟該不該簽DNR?戳破檢討聲浪中的七大盲點
國內部分新冠肺炎死亡者臨終選擇DNR議題再度引發爭議,就連醫療人員都有人質疑,截至今年7月底,於Omicron流行期間確診死亡的8000多人中,有2919人(36.4%)簽署DNR,可能是整體確診者致死率偏高的原因。《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實施22年,難道政府與所有安寧醫療團隊彈精竭慮推動的,竟是一個會導致病人死亡率增加的政策與理念?!
黃天如
2022-08-05 17:0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政策推手》她促成全亞洲首部「自然死」法律 楊玉欣要讓《病主法》被更多人用到
提到人稱「罕病天使」的前立委楊玉欣,就讓人不禁聯想到她在立委任內一手推動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病主法》實施甫屆滿3年,目前也已有3萬名國人完成了「預立醫療決定」的簽署,但在楊玉欣心中,《病主法》尚有許多未臻完美之處,國人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生命價值思辨,乃至於集體社會對於老弱病殘的尊重與照護,也都還在初始階段。
黃天如
2022-02-05 17:00
新聞
國際
西班牙眾議院通過安樂死法案!將成全球第8個、歐盟第4個實施安樂死國家
西班牙眾議院17日通過安樂死法案,將成為全球第8個安樂死合法化國家。新法規定,當病人罹患「嚴重且無法治癒」的病症並導致「難以承受的痛苦」時,可以要求醫療專業人員協助自殺,醫療人員在此情況下將可免除刑事責任。
王穎芝
2020-12-18 18:34
新聞
政治
國內
邱臣遠推《尊嚴善終法案》 傅達仁獨子:不是不孝順,是回到病人的選擇
前年飽受疾病所苦的已故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曾上書總統蔡英文,希望推動安樂死合法化。2018年6月7日,傅達仁遠赴瑞士,在家人陪伴下離世。民眾黨本屆第1會期,再度提案《尊嚴善終法》,目前已通過院會一讀,負責本法案的立委邱臣遠17日晚間與傅達仁遺孀鄭貽、獨子傅俊豪會面,表達關心這項法案的想法。
潘維庭
2020-03-18 12:45
新聞
國內
調查
鏡頭下談生與死的一念之間!醫師痛訴世界第一的健保,如何釀成無解的「無效醫療」
呼吸器的聲響拖得很長,在安靜的病房內,拉出更加沉默的氛圍。躺在床上已過了7年,少年成了青年,青春卻在並病榻過大半時光,「如果可以,我還是想走了算了,我不想拖累別人。」
吳尚軒
2019-03-31 09:0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最怕「天邊孝子」?《病主法》明年上路,預立醫囑讓病患自己「決定臨終」、減少家族糾紛
作家瓊瑤為了夫婿平鑫濤是否進行插管治療,和繼子與繼女媒體互嗆,類似的家族齟齬,在《病人自主權利法》明年初上路後,或許能夠避免發生。衛生福利部醫事司簡任技正劉越萍表示,病患家屬針對病人該不該接受鼻餵管、營養針等維生醫療,很多時候的癥結點,並不在病患生命本身,主要問題是出在「錢」;《病主法》讓民眾可以在罹病以前預立醫囑,自我決定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放棄維生醫療,將有助於解決病患臨終的家族糾紛。
林上祚
2018-10-09 08:20
地方新聞
嘉義
推動安寧緩和療護成效佳 南市衛生局赴嘉義縣觀摩
嘉義縣106年醫策會「好命善終資源」盤點評比由過去的三星提升至四星級成績,台南市政府衛生局今(15)日帶領37區的衛生所醫護人員前來取經,在大林慈濟醫院聽取「推動乙類居家安寧交流觀摩會」簡報,由大林慈濟醫院、大林鎮及義竹鄉衛生所人員進行經驗分享,並安排至院方安寧(心蓮)病房實地參訪。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2018-06-15 17:51
評論
國內
專欄
鄧湘全觀點:傅達仁先生的安樂死與加工自殺
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先生遠赴瑞士執行安樂死,引發不少法律、哲學、社會學、宗教等面向諸多討論。台灣的法律不容許積極協助他人終結生命,傅先生才會選擇至瑞士結束病痛纏身的餘生。不過,卻有法律人提出質疑,即便傅先生執行安樂死的地點在瑞士,但協助其前往瑞士的家屬們,仍有刑法第275條加工自殺罪(幫助他人使之自殺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適用之可能。這樣的質疑,令家屬情何以堪?
鄧湘全
2018-06-11 06:20
風生活
心理
「當初,是我簽下爸爸的放棄急救意願書。」請不要責怪勇敢的自己
要減少內心深藏的罪惡感,首先要放下對自己的批判與評價。當初會選擇簽署意願書,通常是在家人有共識後所下的決定,而這已經是「那時候覺得最好的決定了!」有時候,最大的批判者可能是自己,請試著原諒自己,當初那個為了大家,站出來簽下放棄急救意願書的人,是勇敢又有力量的,請不要責怪自己,讓心自由。
愛長照
2017-11-07 09:00
新聞
國內
無心跳器捐即起開放 同意安寧緩和醫療者適用
衛生福利部醫事司6日開會討論無心跳器官捐贈事宜,最終確定同意推行無心跳器捐,適用對象為同意安寧緩和醫療及願意器捐者,病人心跳停止5分鐘後就可摘器官捐贈,即日起實施。
陳子萱
2017-10-06 22:46
地方新聞
分享實務運作成果 成大醫院主辦安寧緩和療護高峰會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8-20 07:30
新聞
國內
調查
放手的勇氣》「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42萬人簽下放棄急救安寧醫療意願書
簽署拒絕接受心肺復甦術及維生醫療?那不是自己找死嗎,怎麼可能會有人這麼笨!?別懷疑,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證實,自2000年《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正式上路,在各界不斷宣導下,目前全國已有42多萬人,完成了這份但求有朝一日,自己能夠不白白受苦地劃下人生句點的重要文件,同時註記在健保IC卡上。
黃天如
2017-05-05 08:30
新聞
國內
調查
放手的勇氣》什麼是插管?會不會很痛?醫療救治小常識
知名作家瓊瑤近日為了捍衛丈夫平鑫濤中風昏迷前「一旦我病危不想要被插管」的囑託,與3名繼子女你來我往爭得面紅耳赤,但究竟什麼是插管?其目前雙方爭執不下的鼻胃管算不算插管?其實對一般人或醫界,可能都有不同的解讀空間。
黃天如
2017-05-05 08: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