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媒體管制 文章列表
#
媒體管制
約 6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AI
美加強監管輝達晶片流向中國風險 這個國家部長出面證實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馬來西亞政府計畫加強對輝達(NVIDIA)晶片流向的監管,此舉是應美國政府要求,以確保先進半導體不會透過馬來西亞轉運至中國。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長東姑賽夫魯阿茲(ZafrulAbdulAziz)證實,美方已要求馬來西亞密切關注輝達晶片的流向,並確保進口至該國的晶片最終送達合法目的地。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5-03-24 18:5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日本跟進美國限制高階晶片,中國擬祭出汽車所需關鍵礦物反制
美國持續施壓盟國加入禁止中國半導體發展的行列,《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高層官員在最近多次會談中一再警告日本官員,若日本政府進一步限制向中國公司銷售晶片製造設備和提供售後服務,中國將採取嚴厲經濟報復措施,可能以削減日本汽車生產所需的關鍵礦物作為反制。
兩岸中心
2024-09-03 10:5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美國上兆美元的《降低通膨法案》,為何是台灣該學習的氣候治理對策?
7 月 11 日立法委員洪申翰召開記者會,以「碳費在走,淨零投資也要有」為題,呼籲政府參考美國《降低通膨法案》(TheInflationReductionActof2022,IRA),儘速發展綠色金融,用投資壯大台灣本土的乾淨供應鏈。
陳志豪
2024-07-30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解讀 LSE 關鍵報告─碳費開徵需要注意哪些衝擊?
第 4 次碳費審議委員會即將在 7 月 5 日舉行,會中討論碳費徵收模擬情境。根據上次會議決議內容,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會在本次會議提出不同費率情境的減量效果試算跟衝擊評估。要有效推動淨零轉型,同時降低經濟衝擊,碳費費率如何訂定至關重要。
陳志豪
2024-07-04 0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舊金山拜習會登場!習近平大談「美中共存論」: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彼此轉過身去不是好選項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5日在舊金山附近的費羅麗莊園進行一年來的首次會晤,預計兩人將對貿易戰與經濟局勢、軍事恢復互動、以及台灣、南海、北韓、加薩衝突、俄烏戰爭、人權、芬太尼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外媒預估這場拜習會將進行三到四個小時,白宮對這場拜習會樂觀看待,並稱可望推動未來更多的雙邊對話。
李忠謙
2023-11-16 08: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如何看聯合早報與華盛頓郵報間的開戰
美國華盛頓郵報在日前發表《北京立場:呼應引發焦慮》長文,基本上說中共在習近平領導下,不斷要海外華人鼓吹要建立華人光榮,這讓人口結構上華人比例不少的新加坡憂心。但文章卻劍指在新加坡2020年發行約14萬4千份的聯合早報,說明該報專欄作者,是有中共背景的學者,還有在中國大陸約有4百萬讀者利益下,點名該報成了中共傳聲筒。
張勳慶
2023-08-05 06: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孔令信觀點:NCC敗訴還中天一個公道
北高行在2023年5月10日做出中華民國新聞史上一個重要與關鍵性的判決:將NCC不予中天電視台換照的處分撤銷,被迫關台的中天勝訴。遲來2年多的正義,對於國內的新聞發展與新聞教育可以說是撥亂反正、端正風氣的重要起點!
孔令信
2023-05-12 14: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那些被趕出中國的駐華記者:外界無法具體瞭解中國,造成更多扭曲與誤解
長期擔任《紐約時報》(NewYorkTimes)駐華記者的儲百亮(ChrisBuckley)在武漢市進入封鎖的當天前往這個COVID-19大流行爆發的中心。那是在2020年1月。
美國之音
2023-04-23 23:0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右本沖觀點:日本出口重新定位─未來貨幣政策鷹或鴿?
要維持量化寬鬆,又不能讓通膨失控,是日本新任央行總裁植田和男的挑戰。日本許多觀察家相信,日本在未來10年的國際經濟、政治地位將會發生改變,不論植田和男是鷹派是鴿派,寬鬆、低價的日圓將重回BOJ政策主流。
右本沖
2023-04-10 15:00
新聞
政治
「全動法隨時會伺機端出」 賴士葆喊話:始作俑者蔡英文說明一下
國防部日前公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全案更名為《全民防衛動員法》草案,其中有關準備時期的媒體管制掀起熱議,可能因爭議過大,政院暫停修法。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3)日在臉書發文,《全動法》只是暫緩推動,行政院特別強調沒有移除下架的問題,換句話說,等到適當的時機還是要上路。他認為《全動法》好像一個隱形的緊箍咒,隨時會伺機端出,蔡英文是《全動法》的始作俑者,要不要說明一下?
邱珮畇
2023-03-05 01:45
新聞
政治
質疑《全動法》修法隨意擴權成「類戒嚴」 民眾黨籲國防部暫緩修法
近日國防部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全動法),民眾黨批評,該草案內容充滿矛盾,更有多處「複製貼上」,立院黨團支持修正,但無法接受國防部態度草率。對此,民眾黨立委邱臣遠、張其祿今(3)日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暫緩修法、展開討論,應符合法治國原則。
潘維庭
2023-03-03 19:23
新聞
政治
揭全動法難修法關鍵原因 游盈隆:蔡政府為何弱到這種程度?
國防部日前公告《全民防衛動員法》草案,其中關於準備時期的媒體管制飽受外界質疑。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於節目《新聞不芹菜》中分析,總統蔡英文執政團隊非常大的弱點,就是無法面對外界質疑,這也是民進黨去年九合一敗選的重要原因,尤其民進黨在立法院占多數席次,但本該為政策辯護的立委卻都不知道在幹嘛。
鍾秉哲
2023-03-03 16:10
新聞
政治
疑全動法修法是因「這單位」?郭正亮分析:是要為2024總統大選卡位
國防部日前公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全案更名為《全民防衛動員法》草案,其中有關準備時期的媒體管制掀起熱議。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於節目《明亮看世界》中直言,全動法就是擴大版的《數位中介法》死灰復燃,民進黨正在學習國民黨戒嚴的作法,總統蔡英文越來越像故總統蔣介石。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則強調,每個人都必須關注全動法修法,因為新聞自由是民主政治的關鍵。
鍾秉哲
2023-03-02 16:50
新聞
政治
國防部推《全動法》 羅智強跟粉專皆嗆:復僻《動員戡亂臨時條款》
國防部公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除了法案名稱拿掉「準備」二字,最引人矚目的是動員時期的媒體管制,也引發「軍管」、「戒嚴」、「查水表」的爭議。國民黨前台北市議員羅智強與4萬人粉專追蹤的「一級嘴砲技術士」皆批評根本就是復僻《動員戡亂臨時條款》。
邱珮畇
2023-03-01 00:18
新聞
政治
揭全動法「如戒嚴」最大問題 黃揚明:不利政府報導恐被查水表
國防部日前公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全案現更名為《全民防衛動員法》草案,其中有關準備時期的媒體管制引發熱議。對此,媒體人黃揚明於網路頻道「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直播中表示,全動法的問題在於有平時準備方案,內容甚至授權政府可以在平時調查媒體,恐導致寫不利政府的報導都會被查水表。
鍾秉哲
2023-02-28 19:54
新聞
政治
批《全動法》猶如「警總復辟」 郭正亮:陳建仁別背黑鍋留下歷史罵名
國防部日前公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全案更名為《全民防衛動員法》草案,其中關於準備時期的媒體管制備受矚目。對此,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於節目《大新聞大爆卦》中表示,行政院長陳建仁不要留下歷史罵名,讓全動法成為上任閣揆後的首個惡法,並痛批執政黨推動草案猶如「警總復辟」,讓全國進入不確定的言論管制狀態。
鍾秉哲
2023-02-28 19:04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風評
風評:「全動法」引爆的是言論管制還是戰爭恐懼?
俄烏戰事一周年,北京啟動兩岸共同打擊犯罪通報機制,將通緝中的台南八八顆子彈槍擊案兩名主嫌遣送回台,緊繃的兩岸關係出現一絲喘息空間,就在這個時點,國防部公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正草案,除了法案名稱拿掉「準備」二字,最引人矚目的是動員時期的媒體管制,並因此遭致「軍管」、「戒嚴」訾議。
主筆室
2023-02-28 15: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晶片大戰》掌握成為一個難以匹敵的超級大國的關鍵!美國為何領先中國?
一個多世紀以來,各國對石油的爭奪引發了多場戰爭,造就全球一些不同尋常聯盟以及一場接一場的外交爭端。現在,美國與中國,這兩個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正在爭奪另一珍貴的資源:支撐我們日常生活的半導體晶片。
BBC News 中文
2023-01-16 20: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觀點投書:人民應全力否決修憲複決案!
十八歲公民權的修憲案已經進入人民複決階段,人民應如何表態?
賀久高
2022-04-18 13:3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蔡穎杰觀點:緬懷彭明敏─兼談三種政治態度
台獨前輩彭明敏日前辭世,他的名言「我如果有李登輝先生的現實的一半、我如果有林洋港先生的功夫的十分之一,我的一生就不會一樣了。」值此假新聞氾濫、網軍帶風向猖獗的時代,不妨順便談談三種政治態度:陰謀論、現實主義、投機主義。
蔡穎杰
2022-04-14 14:5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