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媒體商業化 文章列表
#
媒體商業化
約 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科技
重磅專訪
AI
重磅專訪》「川普不爽拜登整碗端走」工研院研究總監曝川普2.0的晶片法可能走向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Trump)在競選期間拋出晶片課稅議題,連同最近7奈米AI晶片禁止輸中議題,讓台積電股價跟著重挫。日前,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法院表示,台積電2奈米製程「遲早會被逼去美國」,讓「護國神山」先進製程根留台灣的承諾產生動搖。甚至有媒體分析,「美積電」生產成本高於台積電,美國對晶片課徵重稅,可能導致「半導體通膨」,輸美消費電子產品價格可能上漲。美國晶片關稅政策,到底會怎麼課?如果這項政見劍指台灣,政府與台積電又該如何因應?
林上祚
2024-11-19 08:4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阿特曼加入微軟!OpenAI與微軟合作7年,一文整理雙方合作史上的關鍵時刻
美國知名軟體商微軟(Microsoft)今天聘用了遭開除的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Altman),此舉代表微軟與ChatGPT開發商OpenAI之間長達7年的合作關係再次出現新轉折。
中央社
2023-11-21 12:40
新聞
國際
瞄準中俄的同盟關係!拜登與莫迪發表聲明:美國與印度是「世上最親密夥伴」之一
印度總理莫迪本週訪問美國,除了與拜登總統會面外,更是罕見的出席聯合記者會,究竟他們說了什麼?美國和印度又談成了哪些合作?
德國之聲
2023-06-23 13:00
新聞
政治
媒體公共領域是奢求?姚人多:等我們這代人都死掉就有希望了
政媒關係近年備受討論,政治大學傳播學院28日舉行「我們還有媒體公共領域嗎?」講座,邀請《上報》董事長王健壯、曾任總統蔡英文文膽的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姚人多到場主講。姚人多直指,當代媒體過度商業化的問題,是當媒體只要靠爭取政治傾向相符的閱聽眾,就能取得足夠存活的收視率,又何必要去成為公共領域。
鍾秉哲
2022-12-29 17:00
評論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須文蔚專文:邁向惡托邦的制憲與科研─《變法》作為改革的預言
上官鼎在科幻小說《阿飄》中,以塞美奇晶國來的司馬永漢之眼,見證台灣、中國大陸以及美國多方角力下,島國的軍購陷入荒謬處境,民主政治也在政府失靈、黑金政治以及媒體商業化的夾擊下,日益窘迫。
須文蔚
2021-07-18 05:40
風生活
商業
直播不是你以為的現場Live!想當網紅、直播主,養成還得靠這3環節
直播平台的發展速度、變現快慢,取決於該平台有多少具有個人魅力、專業又上鏡的網紅,願意經常性的直播。但在此之前,主播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於是,網紅培訓應運而生。
大是文化
2017-08-31 06:2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藝文
觀點投書:解嚴後全球化潮流下的台灣文化發展
解嚴後三十年來,台灣的文化發展主要是受到全球化的影響與導引。全球化對文化的影響是複雜而且多方面的。就正面的角度來說,全球化對世界的主要影響大致有兩方面,一個是全球共同價值的建立,另外一個是文化經濟的興起,這兩者是相互影響的。文化透過經濟活動傳遞、建構某些共同價值,如好萊塢的電影即經由全球的映演傳遞了美式價值觀念如反抗權威、護衛人權等;而人類對共有價值如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帶動了文化經濟的發展。
林正二
2017-07-30 06:20
評論
國際
政治
胡一天專欄:反情報與傳媒亂紀元
在互聯網科技浪潮的摧枯拉朽之下,舊體制正在崩毀,新秩序不斷湧現。在眾多行業中最受衝擊的,就是新聞傳播業。尤其在進入了移動互聯網與社群分眾媒體的時代後,媒體商業模式崩解的幅度更為驚人。往往在新舊尚未完全交替之前,原來被認為是新的已經陳舊。既有對手仍在苟延殘喘,新興對手挟著巨大的科技與資本優勢跨界競爭。如此高度不穩定的迭代模式,加速了典範轉移,甚至讓典範都可能只是過眼浮雲。這是傳媒業的亂紀元。
胡一天
2017-04-12 07:10
新聞
政治
國內
言論自由新挑戰 內政部:有媒體可能因商業力量犧牲不表意自由
行政院院會今天討論內政部提報「言論自由日活動規劃」,但因為民進黨立委最近拋出《反滲透法》管制假新聞,院會今天竟然也順勢討論「假新聞」議題,內政部長葉俊榮今天表示,台灣今年邁入解嚴30週年,言論自由的爭取得來不易,不過,台灣言論自由目前面臨三項挑戰,一是政治與商業力量崛起對言論自由可能壓抑作用,二是網路仇恨性言論自由,三是網路時代偏遠地區缺乏媒體近用,導致言論自由不平等,這些問題都必須積極面對。
林上祚
2017-03-16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