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大灣 文章列表
#
大灣
約 6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僅18.3%受訪企業對來年香港經濟按讚 港企放眼海外、這一地區特別受青睞
香港總商會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該會44.3%的受訪成員企業看淡來年香港經濟,看好的只有18.3%,另有25.1%維持不變。
中央社
2024-12-13 11:22
風生活
美食
不是雪花齋、長崎蛋糕!台南1甜點「口感濃郁、不死甜」奪下IG人氣冠軍:無限回購吃不膩
隨著社群媒體的迅速發展,IG造就許多美食在一夕間爆紅,而有些網紅小吃隨著新鮮感的退去便逐漸乏人問津;另也有些堪稱是流量密碼的長青級美食,不管經過多少年依然熱門如昔,備受網友喜愛。《網路溫度計DailyView》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近三年,盤點10大經典不敗的人氣甜點,究竟哪些小吃能抵擋時間的洪流,成為網友心中最經典不敗的人氣甜點呢?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2024-09-23 18:20
新聞
兩岸
財經
科技
經濟
「空中計程車」起飛!中國首個「低空+軌道」空鐵聯運 比搭車便宜、比坐船快捷
中國廣東深圳市7月2日啟動「空中計程車」(又稱「空中出租車」、「空中的士」)服務,這是中國首個「低空+軌道(地鐵)」的空鐵聯運項目。乘客可以從深圳北站飛往深圳市內、中山及廣東大灣區其他城市。深圳至珠海單程2.5至3小時的地面車程,可以縮短到20分鐘。
兩岸中心
2024-07-03 13:25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經濟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沒救的「香港沒救」論
就在北京發布「依法懲治台獨」《意見》之後,陸委會6月27日將赴陸港澳旅遊警示調升至「橙色」燈號,「建議國人避免非必要旅行」,其中針對香港的理由是實施了《港版國安法》與《維護國家安全條例》(23條立法)。港府對此氣炸了,隨即發布新聞公報加以反駁,指台方「誣衊抹黑香港國安法律,訛稱赴港風險增加。特區政府強烈譴責並強烈反對這些歪曲事實、抹黑詆毀的政治操弄和險惡用心。」
張鈞凱
2024-07-01 06:10
地方新聞
台南
大灣國小食材採購驗收疑義!政風調查完成 教育局:無外力、違法情事與爛菜無下肚
臺南市大灣國小學校午餐食材採購驗收疑義案,經教育局政風室檢閱書面資料並訪談相關人員、調取影像檔案,完成調查報告後,今(30)日由教育局長鄭新輝召開記者會,針對民眾關注事項公開調查結果,整體而言,大灣國小午餐食材採購驗收並無違法、也無外力介入脅迫,最重要的是爛菜沒有下肚!
徐炳文
2024-04-30 20:14
評論
兩岸
專欄
闕志克觀點:從「五十年不變」到「永遠不變」
一般認為,2020年香港國安法的頒行象徵中國打破了對香港「五十年不變」的承諾,造成「一國兩制」政策的失敗,也讓「一國兩制」在臺灣毫無市場。然而,在去年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揭示「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和最高原則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在此前提下,香港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享有高度自治權,並強調「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
闕志克
2023-12-06 05:40
新聞
政治
兩岸
調查
VIP
粵港澳大灣區拚「彎道超車」!3優勢引台商目光 杜紫軍:出走是必然
美中戰略博弈之下,兩岸產業走向脫鉤之勢,台商投資往東看是墨西哥、加拿大,往西看是越南、緬甸,包含香港、澳門的「粵港澳大灣區」有何吸引台商之處?
林庭瑤
2023-05-22 08:20
新聞
政治
兩岸
調查
VIP
大國博弈
香港將失去自由港地位?北京力推「粵港澳大灣區」 前特首梁振英曝前景
淡出政界、投入興學的中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5月16日在興辦的「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會見台灣學媒參訪團。梁振英介紹這所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學校,不但連接香港與中國大陸,也面向世界的國際經驗和交往能力。正當北京全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各界關注香港如何蛻變?到底是被吸納和淡化,還是扮演大灣區的主導角色?
林庭瑤
2023-05-22 08:10
風生活
台南
台南4大路段每天塞不停!市府射出3箭:要運用科技改善
台南舊市區及周邊行政區不少路段車流多易壅塞,市府交通局發現,台南壅塞車流主要集中於永康、大灣、仁德和新市交流道的聯外道路,已推動改善計畫逐步解決。
中央社
2022-08-17 02:21
國際
兩岸
「一國兩制」25年了,香港人過得好嗎?
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50年不變」的承諾已經過了一半,與此同時《香港國安法》實行已屆2年。德國之聲訪問了3位選擇留在香港的人,透過他們的故事,來觀察這些年來經歷了風風雨雨,他們的生活有何改變?
德國之聲
2022-07-01 19:3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南
大灣永二街箱涵通水 永康地區免受淹水之苦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永康區為臺南市人口最多行政區,上任後即指示加速永康環境改造,尤其是大灣地區,因古時為鯽魚潭流域、先天地勢低窪,幾乎可以說是逢雨必淹,因此要求水利局加速辦理防洪工程,避免永康地區再受淹水之苦。
徐炳文
2022-06-06 00:07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南
大灣交流道完成四路口改善 黃偉哲:解決市民長期交通壅塞之苦
台南市政府自黃偉哲市長上任以來,一直致力於改善交通問題,其中永康區大灣交流道周邊尖峰時段交通壅塞情形,長期以來為民眾所詬病,工務局依南市府政策,去年7月完成大灣交流道東側銜接道路增設右轉車道工程,接續於11月底完成西側復興路往南引道新建工程。今(7)日台南市長黃偉哲特地前往視察,工務局長蘇金安及交通局長王銘德分別簡報,交流道東、西兩側道路完成改善,增加行車空間後,提供市民安全舒適又順暢的道路,解決長期以來交通壅塞之苦。
徐炳文
2022-04-08 04:45
新聞
政治
大灣北段5萬代金「被打槍」 柯文哲要內政部開價:我還要體察你的心意?
台北市大直「大彎北段」爭議延燒,北市府近日屢為都審案槓上內政部。面對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政治口水」的批評,市長柯文哲15日激動反嗆,自己是實際解決問題,中央應對大灣北段違規宅代金開出價碼,不然「我還要體察你的心意?」柯文哲更反問「這是口水嗎?」
李瑋萱
2022-03-16 20:18
新聞
國際
兩岸
林鄭月娥特首任內最後一次施政報告:推展《基本法》23條立法,發展融合大灣區的「北部都會區」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三(10月6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就國家安全方面,她提出積極推展《基本法》23條的本地立法工作。她還提出發展香港的「北部都會區」,希望在區內推動創科產業,容納250萬人口,促進港深融合發展和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BBC News 中文
2021-10-07 1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香港「受北京控制」多年榜首直接被踢出排名 亞洲金融中心美譽不再
在美國傳統基金會最新一期經濟自由度指數中,香港首次被剔出評級,與澳門一起列入中國評分。
BBC News 中文
2021-03-04 20:3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公孫策專欄:中國這一次能不能爭氣?
報載:晶片大廠英特爾執行長史旺(BobSwan)日前致函總統當選人拜登表示,國家應制定戰略來保護半導體業,但富比世(Forbes)網站13日指出,史旺未提醒拜登,要特別注意中國正在開發大灣區,想成為半導體、晶片的設計及製造重鎮,取代美國矽谷,至少能自製而不受美國廠所牽制。
公孫策
2020-12-16 06:50
VIP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林鄭施政報告三要點,香港進一步掐緊政治、教育,推進港珠融合
在香港的黃金年代,香港行政長官(特首)每年一場的大戲是宣讀《施政報告》。報告回顧過去一年的成績,發表未來一年的計畫,特首還要就此報告在立法會接受議員質詢。從媒體預測報告內容,到事後分析解讀,議員是否對施政報告投票「致謝」,往往能引起幾個星期的話題。香港這幾年政治爭議不斷,一年到頭都有驚喜,施政報告的新聞效用已不斷降低。林鄭月娥政務官出身,對施政報告卻分外看重。
黎蝸藤
2020-12-04 11:00
風生活
國1台南交流道出口突改標被罵翻!高公局出面回應了
高公局將國道1號台南境內3交流道出口預告標誌改用路街名,在地人一片罵聲,高公局今天緊急修正第3版標示,原本的台南改為仁德,大灣維持大灣、永康台南改為永康台南北區。
中央社
2020-10-26 12:26
VIP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解析新南巡》習近平高舉「雙循環」反制脫鉤論
美中貿易戰正熾、飽受新冠疫情衝擊的情勢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十月十四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宣誓走一條「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致詞近一個小時,語速緩慢,中間四度咳嗽,有三次停頓,引發「習近平染疫」傳聞。
林庭瑤
2020-10-26 10:00
VIP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解析新南巡》習南巡抹殺香港對深圳貢獻,「雙循環」走的是鄧路線還毛路線?
今年是中國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之父習仲勛是深圳特區的奠基人,他在一九七○年代末開始主政廣東時,向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國內外有利形勢,賦予廣東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試辦特區,讓廣東『先行一步』」,深圳特區因此產生。
黎蝸藤
2020-10-25 10: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