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大學招聯會 文章列表
#
大學招聯會
約 1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防ChatGPT代筆備審資料 大學招聯會:強化第2階段審查
聊天機器人ChatGPT掀起熱潮,衍生出考生可能透過AI代筆備審資料議題。對此,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將在5月初前開會討論,強化第2階段口試、筆試及實作展演等審查。
中央社
2023-02-21 02:0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座談》「尋找美好的路上布滿荊棘」 108課綱的理想與現實落差在哪?
108課綱上路已滿3周年,第一屆適用的高中生,也在這個暑假完成所有考試,正式進入大學校園。這段從大學到高中都摸著石頭過河的歲月,過去3年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動?長期關注課綱與考招制度變革的《新新聞》團隊,為此策劃《我們當了3年白老鼠?108課綱的愛與恨》座談,邀請首屆108課綱學生,與高中端老師、負責制訂考招決策的大學招聯會,探討108課綱與配套考招新制,出現哪些問題、又該如何解決?會中學生大吐苦水,高中端與大學端則提出對策,討論熱烈。
吳尚軒
2022-09-21 09:00
VIP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座談》學期歷程檔案沒人看?文組一試定終生?108課綱的都市傳說大解密
高中生辛苦做了3年的學習歷程檔案,大學教授真的看都不看一眼嗎?為什麼文組考生,還沒考試就覺得人生無望?108課綱終於走完第一個3年,在首屆高中生紛紛踏入大學校園的此刻,《新新聞》邀請學生代表姜羽庭、前師大附中教務主任陳雅萍,以及大學招聯會執行秘書、中央大學教務長王文俊進行座談,與觀眾分享3年來各自位置上的所見所聞與所作所為。
吳尚軒
2022-09-19 17:00
VIP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林國明專欄:學習歷程檔案到底怎麼審?
108新課綱第一屆的高中生在1月底考完了學測。想要以申請入學管道進入大學的,接著就要為備審資料作準備了。
林國明
2022-02-16 07:00
新聞
國內
本屆指考生確診沒得補考!大學招聯會公布3項補救措施
三級警戒微解封持續到7月26日,歷經延宕的大學指考將在28到30日登場,對於因確診而未能應試的考生,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13日宣布補救措施,包含可以類似學測個人申請模式,以學測成績、自傳、高中在校成績等備審資料申請6個志願校系,或者可「回鍋」繁星入學、學測個人申請獲分發的校系。
吳尚軒
2021-07-13 16:29
新聞
國內
教部「完整學習」期望破功?108課綱生明年考大學 最晚7月10日分科測驗
108課綱上路後的首屆學生將在明年考大學,教育部長潘文忠日前表示,明年大學指考改名「分科測驗」;而為讓高三生有完整學習,擬於7月24、25日舉行考試。不過大學招聯會今(3)日表示,過去大學、高中、教師、家長團體與教育部等各方,對明年考試時程早有凝聚共識,且方案已公布多年,不宜輕率改變,決議依原公告方案為基準,申請入學最遲6月10日前放榜、分科測驗7月10日前完成、8月10日分發放榜,不過最後還是等教育部所公布時間為準。
吳尚軒
2021-06-03 11:35
新聞
國內
學習歷程檔案容量限制翻倍 將可上傳15張圖文、50秒480P影片
學習歷程檔案文件2MB、影音5MB的上傳限制,過去遭不少學生批評無法完整呈現內容,教育部今(23)日表示,文件檔部分已增加為4MB,約可包含15張圖文,影音檔則增加至10MB,mp3音檔約可錄製6分鐘、mp4影音檔以480PSD畫質約可錄製50秒、720PHD畫質則約可錄製20秒。
吳尚軒
2020-12-23 11:06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蠟燭兩頭燒?學習歷程檔案亂象多 教育部擬公布指導原則、設交流平台
作為「108課綱」配套的學習歷程檔案已上路1年,將於111學年度大學考試正式使用。對於至今種種相關亂象,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表示,大學招聯會近期會研議公布指導原則,讓學生準備檔案時有更明確方向;此外教育部也會規劃課程學習成果交流平台,提供不同的呈現方式建議,讓其他老師在設計課程、學生呈現學習成果時,有可以學習、參考的對象。
吳尚軒
2020-11-12 21:14
新聞
國內
居家隔離怎麼辦?大學指考7月登場,受疫情影響考生可於月底補考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為防止影響7月登場的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指考),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招聯會)今(21)日召開常務委員會議,通過大考中心提案,提供因受疫情影響居家隔離、檢疫等因素而無法到考的考生,於7月20日至22日補考,因應疫情變化,相關的補考細節措施,將待大考中心6月中旬公告。
吳尚軒
2020-04-21 16:10
新聞
國內
無法返台也能參加大學甄試!招聯會公布應變方案,可改採視訊面試、書審計分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也恐衝擊即將登場的大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面試、筆試等作業。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下稱:招聯會)今(5)日召開常委會決議應變方案,若是個案考生因疫情無法參加第二階段甄試,則可申請改採學測、書審計分,但醫牙學系,因相關校系代表表示「考生競爭激烈」,加上學校有足夠應變能力,因此面試、筆試、實作仍需辦理;除了確診案例外,考生如遇居家檢疫、居家隔離、通報採檢,需自費搭乘防疫車輛至試場,再由學校接手於隔離試場應試。
吳尚軒
2020-03-05 22:27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藝文
多元入學還是多錢入學?研究指沒偏袒有錢人,偏鄉老師嘆:考試才是資本堆出來的
包含繁星推薦、個人申請、指考分發的「多元入學」,是否淪為「多錢入學」,是個已經爭論超過15年的議題,每逢考招新制推出,總會再度躍上媒體版面。然而對此,包含台灣大學、政治大學、中山大學等大學,皆有學者以校務資料進行研究,指出多元入學並未偏袒家境好的學生;也有偏鄉地區教師指出,真正的硬仗是在考試相關部分,「那是資本堆出來的」,缺乏資源補習的情況下,在升學的軍備競賽是輸慘了。
吳尚軒
2019-06-10 08:1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大學招聯會新制,讓全國考生面臨的困擾
今年「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將於5月6日公告錄取名單並寄發甄選總成績單,在5月9日錄取生向甄選委員會網路登記就讀志願序,並在5月16日甄選委員會公告統一分發結果,「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依各校系招生名額、錄取生之正、備取名次及考生網路登記就讀志願序進行分發作業。「個人申請」入學管道是適合有專屬天賦或特殊專長的同學。如果能突顯的個人特色或成就,而這些表現與申請的大學科系相符合,就比較容易在第二階段甄試時受到該系教授的青睞。如果沒有這樣的特異專長,就只能參加7月1日至3日的「指考分發」做為最後的選擇。
李昭憲
2019-04-29 06:1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下班經濟學
理財
新新聞》學測變革:社區高中考生淪為陪榜,教育向有錢人傾斜?
高三下學期的教室裡,有人已透過特殊選才或繁星推薦成為大學新鮮人,有人正演練個人申請學測第二階段的筆試與面試,有人仍盼望指考過後依考試成績分發能拚上一所好大學。學生慌了手腳,家長則忙做一團。
李佳穎
2019-04-27 13:00
新聞
國內
李家同憂「學習歷程檔案」恐不利弱勢學生 招聯會駁:更能看見弱勢的存在
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在臉書發表文章,指甄選入學將加看「學習歷程檔案」,恐對弱勢生不利。大學招聯會20日晚間發聲明反駁,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更有利於有潛力的弱勢學生。
中央社
2019-02-21 09:48
新聞
國內
大學招聯會最多採計4科成績 各校系自訂入學標準
為減輕學生壓力、實現高中教學走向多元、適性,大學招聯會表示,自108學年起,繁星推薦、個人申請等招生管道最多採計4科成績,「5科總級分」制度將走入歷史。
簡子琳
2018-01-03 18:52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走聯考回頭路的大學考招新提案可行嗎?
六日有兩百多位高中校長及主任連署投書媒體呼籲大學招聯會「教完再招生」,高舉「讓學生完整學習」大旗,聲稱如此可以讓學生專心於課業、提高學生上大學的程度。高三下既忙於推甄同時又要準備指考以「留後路」的「雙頭馬車」煎熬時光對筆者來說不過是幾年前的事而已,然在詳閱這份大學考招新提案後,身為過來人的我對於這次的新提案的可行性與效果實在無法認同。容筆者以學生的角度闡述:
賴彥丞
2017-02-09 06:20
風生活
公共政策
國內
大學招聯會換人掌舵 清大校長:解決少子化問題,大數據分析加強決策
大學招生聯合委員會召集人正式宣布由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接任,過去6屆皆由台灣大學擔任召集人,如今改朝換代,賀陳弘對此充滿期待,他表示接任後要解決少子化後的招生問題,將以大數據分析加強決策的科學性,不再以過去「我覺得、他覺得」的毫無根據性的決策判斷。
顏至陽
2015-09-13 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