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大學學測 文章列表
#
大學學測
約 6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教育
114學測》數A近3年最難!試題、解答一文看懂,全教總估頂標降:1題有超綱爭議
114年度大學學測昨(18)日登場,早上考科為數學A。針對考題難易度,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下稱全教總)數學科解題教師群表示,今年整體難度較去(2024)年高,試題著重觀念的定義與活用;繪圖題目多,學生恐哀鴻遍野,預估分數較去年下降。這次的數學A也普遍被認為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近3年最難,《風傳媒》整理數學A的試題與參考答案,讓您一文看懂。
胡冠廷
2025-01-19 16:28
地方新聞
新竹
教育處長林立生處長巡視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考場,為竹市學測戰士加油!
114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自今日(18日)起連續三天舉行。今年,新竹市三所市立高中考生共計789名,分別在新竹高中、新竹女中、香山高中及苗栗高中四個考場應試。
楊艾喬
2025-01-18 19:00
地方新聞
新北
大學學測18日登場 新北免費包種茶包祝福「包中」!
114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將於1月18至20日登場,為替考生加油打氣,新北市農業局特別準備新北「鐵定包中」包種茶包,考試期間於本市各考場考生休息區可免費索取,即日起至1月20日亦可至新北市農會文山茶共同產銷推廣中心免費索取,祝福考生「包中」理想學校,金榜題名。
李梅瑛
2025-01-17 18:30
地方新聞
台北
1111「企業最愛大學」調查/跨域能力和工作態度大學校長和企業主最重視
大學學測即將登場,然而少子化衝擊大學招生,10年來超過15所大學關門,教育部預估117學年時,大一新生只剩15.7萬人,成為各校辦學的一大挑戰。隨著時代變遷,勞動市場對於應屆畢業生的需求漸趨多元化,應屆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面臨的挑戰與企業的期待,仍存在一定差距,值得關注的是,企業需求已逐漸從硬技能轉向軟實力。
程霽玥
2025-01-16 19:07
地方新聞
新北
大學學測18日登場 新北部分考場周邊紅線可臨停接送
114年大學學測將於1月18日至20日舉行3天,新北市計有10所考場,為方便考生使用大眾運輸,新北市交通局已要求公車業者加密發車班次,另考量部分考生有接送需求,新店高中等7所考場周邊部分紅線將開放考生家長臨停接送。
李梅瑛
2025-01-15 18:30
新聞
國內
大學繁星、申請入學名額創10年來新低 這學科未達均標「校系選擇少4成」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公告114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暨「申請入學」招生簡章,2種管道分別提供1萬5689個名額、提供5萬854個名額,整體招生名額略少於去年,名額更創下10年來新低。而根據大學甄選會統計,多數學校的檢定科目以這個學科最多,若在這學科未能拿到均標以上,恐怕將失去4成入學機會。
張庭維
2024-11-05 10:01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文化
美食博主發現高中生「1個問題」衝上熱搜第1 台大生直呼「罪大惡極」!
中國大陸b站(bilibili)著名美食博主「食貧道」(本名張竣,又稱餅叔),近期發表一部自費紀錄片《何以當歸》,用飲食的視角帶領大陸觀眾走入台灣,透過美食接觸台灣本地人民。片中詢問了幾位台灣人對《108課綱》「去中國化」的看法,有學測考生直接回答:「什麼是中國史?」也有台大學生說:「斷絕中國的源流,這是罪大惡極!」「台灣高中生問中國史是什麼」的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兩岸中心
2024-06-01 16:28
新聞
政治
大學學測周六登場!逾28度可開冷氣 身心因素可申請「無冷氣試場」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學測)將在本周六(20日)至下周一(22日)舉行,為避免去(2023)年學測考生在高溫試場中應試情形再次發生,今(2024)年大考中心表示,若各考區所在鄉鎮市區於考試當日上午、下午預報溫度達攝氏28度(含)以上,將於上午、下午開放試場冷氣服務,試場冷氣溫度以設定攝氏26到28度為原則。
羅立邦
2024-01-16 17:03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學測模擬考英文作文竟搞「大風吹」?學測英文作文拿分秘訣看這裡!
大學學測倒數不到30天,對於英文程度相對較弱的考生來說,可能想到英文作文頭皮就發麻。又日前全國模擬考英文作文成績發生「大風吹」烏龍,令許多考生更加迷惘,不知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在學測英文作文中拿到不錯的成績。專家指出,學測英文作文閱卷相當嚴謹,絕不會有寫得愈多、分數愈高的情況;相反的,考生在有限考試時間內,原則上只要分兩段寫作,並依提示直接切入重點。且除非有絕對把握,應避免長篇大論或刻意使用艱深詞彙,以免自暴其短,得不償失。
黃天如
2023-12-25 08:20
風生活
教育
112年學科能力測驗登場!僅11.8萬人報考,創23年來新低
112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學測)今(13)日起一連3天舉行,11.8萬人應試,今天上午考「數學A」,下午考「自然」。
中央社
2023-01-13 18:3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今年1.2萬大學名額恐招不到新生 站在岔路口的私校政策該往哪走?
距離升大學的分科測驗剩下不到2個星期時間,私立大學校長們緊張的程度可能不下於考生,因為今年恐怕有上萬個名額招不到學生,第二波倒閉潮即將來臨。在學雜費光是付教師薪資便所剩無幾的情況下,高等教育的資源該如何重整,才能扭轉過半學生只能付較高學費,卻得不到更多照顧的現象?
吳尚軒
2022-07-01 09:00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迎戰大學考招!北一女網紅學霸新北市圖分享讀書密技
111年大學考招新制上路,為了幫高中學子迎戰考招新制,新北市立圖書館本周六(5/14)上午特別邀請到網紅學霸「未秧Winter」到林口分館與大家分享「考試最受用的10招讀書密技」,線上並同步直播講座,幫助考生在考前的黃金複習時間,迅速掌握重點精華。林口分館並且準備了加持過的祈福文昌筆與牛角麵包將送給到場參加活動的考生,祝福考生下筆如有神助,應試順利,嶄露頭角。
李梅瑛
2022-05-12 02:20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大學學測第二日 高雄一考區試務順利
今(22)日是111學年度「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第二日,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負責高雄一考區試務工作。本日共考英文、國綜及國寫等3個考試科目。上午第一節考試科目英文;下午第二節考試科目國綜;第三節課考試科目國寫。本日天候雖然不佳,一早就斷續下雨,應考生仍然遵守規定,依序排隊進入各分區校門,服務隊同學耐心為應考生進行量溫及手部清潔消毒。本日高雄一考區,應考生考試情形及秩序良好,整體狀況順利圓滿。
徐炳文
2022-01-23 02:03
風生活
學測數A頂標恐創新低!補教老師怒批「難寫到爆」:考生先忘掉這科吧
111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首節「數學A」,補教認為堪稱史上最難,對中上程度學生的鑑別度較差,頂標估計落在10級分,建議學生考完就忘掉這一科,避免影響後面考試心情。
中央社
2022-01-21 22:42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大學學測1/21-23登場 中市成立防疫應變中心
因應國內近期疫情升溫,台中市長盧秀燕今(20)日前往弘文高中視察試場,除嚴格要求務必落實進場量測體溫、全面佩戴口罩外,中午用餐也須使用隔板及消毒雙手等防疫措施,她也宣布,教育局內已成立防疫應變中心,邀集醫療學者專家協助各考場突發狀況,全力守護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
王秀禾
2022-01-21 02:53
新聞
政治
疫情升溫 蘇貞昌:大學學測試場務必採最高規格防疫
大學學測在即,行政院長蘇貞昌17日表示,有關21日即將舉行的大學學測,請教育部及指揮中心密切聯繫並緊密配合,透過考場與試場的防疫與分流規劃,務必採取最高規格防疫措施,保護考生並使其能夠順利應考。
黃信維
2022-01-17 22:52
風生活
閱讀時抓不到重點、有看沒有懂?專家公開連建中生都在學的超有效讀書方法,別再「背多分」了!
編按:「108課綱」全面上路,大學學測、國中會考型態都已經翻轉,超過萬字的多文字、長文章,跨領域、圖表與文字混合的題目大幅增加,「背多分」已經不靈光。沒有閱讀理解與批判思考的能力,各科學習就容易落後,跑去補習也不見得救得來。
天下雜誌
2021-09-05 09:3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考招新制爭議2》高三終能好好上課?108課綱首屆考生:放榜拉長更焦慮
在我國,1名青少年迎接18歲生日的那年,通常會以數不盡的考試做為成年禮。
吳尚軒
2021-07-28 09:0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考招新制爭議1》剩半年要考大學 明年2大升學考考科、計分方式仍未知
暑假已經過了將近1個月,大學指考在28日登場,高中的暑期輔導也陸續開始,對即將升上高三的學生來說,不到半年就要上陣考大學,特殊的是,這群考生也是首屆適用108課綱的學生,首屆意味著毫無前例,甚至連明年到底要怎麼考試如今都還未底定,政策面對鋪天蓋地的滾動式修正,再遇上世紀疫情攪局,高中端便感嘆,多重不確定性下,學生的焦慮也是排山倒海。
吳尚軒
2021-07-27 09:00
新聞
國內
「返台隔離影響課業」不被採納 大學甄試應變方案僅1境外生通過申請
大學個人申請即將登場,鑑於部分考生恐因疫情影響,無法參與面試、實作等第二階段甄試,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日前提出應變方案,並於今(19)日召開審查會,通過1人申請適用應變方案,另外30人因缺乏不可抗力因素,未審核通過。
吳尚軒
2021-03-19 17:35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