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填鴨教育 文章列表
#
填鴨教育
約 3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品味生活
白蘭「媽媽夢想勇敢Go」第四屆得主揭曉!白蘭續寫圓夢篇章,用行動支持媽媽勇敢做自己
母親節將至,除了為媽媽們準備驚喜、送上祝福,是否也曾想過:媽媽除了照顧家庭,她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唐可欣
2025-05-06 15:27
評論
國內
許詠翔觀點:為什麼左派討厭「苦練」、「苦學」
「如果什麼都不做而成功叫做天才的話,那我不是,如果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叫做天才,那麼,我的確是天才。」鈴木一朗這麼說。
許詠翔
2024-02-25 06:2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三軍五到十校,要幾間才夠?
三軍幾校?指的都是軍官來源的養成體系,除此以外再加上各式專業、預備、常備、儲備等軍官班,可說是包羅萬象多元汲取人才,但現實來看則是報到率屢創新低報退率屢創新高,國軍各式軍官來源除近年復招之ROTC效益尚不明確外,其餘各軍官班隊之招募及訓用模式都已行之有年,現行之中高階軍官與決策主管皆來源於此,故眼下軍內環境「惡劣」官長們理應責無旁貸。
偉記
2023-10-31 06:00
風生活
國內
收1張罰單=整天做白工,為何許多外送員仍違規?過來人揭2大無奈因素:不是自願
2020年9月5日這天,即將邁入白露了,理應是典型的秋季天氣,可是氣溫卻不尋常,中午仍像夏至一樣炎熱,飆破三十度。陳先生沒有因為炙熱的陽光而退縮,他一如往常地利用午休時段,從房仲公司步行到附近的木片便當店買午餐。對陳先生來說,這原本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中餐時間,他沒想到自己會涉入一場紛爭,更沒想到自己會變成媒體爭相採訪的對象。
游擊文化
2023-10-01 12:00
風生活
國內
為何外送員這麼容易出車禍?主因不是搶快、違規!過來人揭無奈真實處境「更常是受害者」
「現在外送真的很不要命,三不五時就闖紅燈。」「為了錢搶快不值得。」「一堆亂騎,為了幾十元賣命的。」
游擊文化
2023-09-26 10:55
風生活
心理
升上主治醫師的第一天,他卻跳樓了!一封資優生的染血遺書,道盡許多父母不自覺的可悲心態
娜娜氣沖沖地衝進外傷區,喘著大氣說:「氣死我了!把我們護理師當成什麼啊?你們借我抱怨一下,那個重症區第三床病人的爸媽真的太過分了!根本就是把護理師當成他們家的傭人使喚。我已經跟他們說了我在忙,稍後就會去協助他們幫病人換尿布,他們不但一直催,我在幫其他病人做處置的時候,甚至站在我身後盯著我!說如果不這樣盯著我,不知道我要拖多久才去幫他們兒子換尿布。拜託,換尿布本來就是家屬該自己做的事情,我們是去協助,而且我又不是故意不馬上去的!」
寶瓶文化
2022-12-26 16:38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沉默的羔羊:臺灣的教室總是老師「一言堂」
臺灣的課堂跟歐美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學生們通常都不願意主動上課時發表意見。對歐美學生來說,他們很容易在老師上課時發言,甚至有些學生為了要講話而舉手好幾分鐘,就是想要爭取機會發表意見。可是,我們的教育環境裡面,甚至是大學都一樣,很少學生願意在課堂上講話,通常都是讓老師一個人撐全場,臺灣的教育是很標準的「一言堂」。
諄筆群
2022-12-26 13: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文理學科失衡的臺灣教育
在臺灣,大學的人文科系通常給人的印象,是數理不好的學生去讀,而且,一般而言家長不會鼓勵學生一開始就選人文科,特別是因為將來畢業後很難找到好工作。《聯合報》也曾報導〈文科無用論/理工學院嫌文學院是拖油瓶——臺灣功利害文科生工作少〉。有人說,中國清朝自強運動以前都是重人文輕理工的,但是自從中國經歷了西方國家船堅砲利的鯨吞蠶食之後,中國開始覺醒了,所以開始轉變政府的教育政策成為重理工輕人文。
諄筆群
2022-10-24 13:50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點教育》不要害怕使用英語
在臺灣,其實日常生活中沒有使用英語照樣可以活得很好,而且多數的臺灣人對英語的期待,只有考過全民英檢或多益門檻而已,這是為了符合職場需求。但實際上,會英語等同於跨過了一道無形的防火牆。
諄筆群
2022-07-18 13: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關於這次公投──寫給年輕的世代
這封信想提幾個重要價值:
陳妍名
2021-12-15 06:0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考招新制爭議2》高三終能好好上課?108課綱首屆考生:放榜拉長更焦慮
在我國,1名青少年迎接18歲生日的那年,通常會以數不盡的考試做為成年禮。
吳尚軒
2021-07-28 09:0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私小紅什麼?全台私立小學打破少子化魔咒5年多收近2成學生
少子化趨勢持續,我國各級學校無不同受到衝擊,然而私立國小人數卻意外逆勢成長,不僅在108學年度已衝破4萬大關,來到4萬539,109學年度更繼續成長到4萬1709人,成為全國各級學校中唯一呈現增長的項目。
吳尚軒
2021-03-13 08:50
新聞
國內
國科會人社營20周年 創始人朱敬一談破除「理工沙文主義」
2000年,時任國科會人文處長的朱敬一號召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眾多學者,創辦「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以下簡稱「人社營」),轉眼人社營今年已邁向第20年,現職中研院院士的朱敬一今(20)日受邀回台大分享「過去20年人社營想要反轉的是什麼」。
郭怜妤
2020-11-21 18:38
新聞
兩岸
中國成為「只有讚美的世界」?江蘇五年級小學生疑墜樓身亡,引發「正能量」教育爭議
6月初,江蘇一名五年級小學生在作文課後跑出教室翻越欄桿墜樓身亡。學生家長質疑,老師批評學生作文未傳遞正能量或許與墜亡有關,引發網路對「正能量」教育的討論。
BBC News 中文
2020-06-16 13:00
風生活
教育
全台第一所「翻轉填鴨式教育」學校將開幕!創辦人透露:連家長都得先來面試
2018年6月,張輝誠宣布辭去教職,離開任教18年的中山女中,主要目標是催生一間又一間學思達學校。時隔兩年,他真的做到了。「普林思頓國際學校」即將招生,這是學思達翻轉台灣教育很重要的一步。
未來Family
2020-05-31 09:00
風影音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理財
這「學校」年營收破億不是沒道理,從學選股到學腹語術,它什麼課都能開!
「你應該知道的是:教育環結中的一大缺失,不外乎是資訊不對稱、城鄉差距、產學落差等讓教師力不從心,更是讓學生失去好奇心的原因,不過現在這一切似乎將走向終點。」
張鎔千、任婉鵑
2020-02-25 13:3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看看國際、想想台灣的教育思維
素有氣候女孩之稱的瑞典女孩-桑伯格,不因年紀小而忽視全球暖化的危機。不但在氣候變遷會議上大吐苦水,更直言全世界的大人毫無良心,對比台灣的青年,不但時常處在反中意識,更無聊的是充斥台獨思想。
勗齋
2019-09-30 05: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國會評鑑,填鴨式教育下的遺緒?
「明天的會需要到嗎?」
江欣彥
2019-09-27 05:3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文化
卜大中專文:我的坎坷求學路
我是戰後嬰兒潮的一代,受的是制式填鴨教育,以背書為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我小學唸東門國校,是一所很大的學校,位於仁愛路與林森南路(當時叫上海路)交口處。記得導師是李松貴,受日本教育,非常凶狠暴力,幾乎每天打人。
卜大中
2019-09-01 05:10
風影音
風生活
這個時代效率越高一定越好嗎?微電影反思填鴨教育下的悲哀,盲目追求反而失去更多【影音】
現代人身處資訊爆炸的時代,似乎一切新聞或是資訊都要追求「快」,而從小的教育重點就是教你如何拿高分,考到好學校,才能擁有好職業,雖然避談但我們都知道這是「填鴨」。一切都是汲汲營營的在追求,彷若效率凌駕於萬物之上。
風影音編輯
2019-03-28 16:27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