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塞克斯(David Sacks) 文章列表
#
塞克斯(David Sacks)
約 3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川普「兌現」儲備承諾也救不了比特幣?專家呼籲關注2大指標,看好後市還有得漲
美國總統川普在本月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正式建立美國的「比特幣戰略儲備」。這項決策意味著美國將比特幣視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產,並將其納入國家儲備體系。美國政府已經持有大量的比特幣,並承諾不會出售存入儲備的比特幣,這將減少市場上的比特幣供應量,從而推動其價格上漲。
李可人
2025-03-10 11:14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DeepSeek靠偷起家?OpenAI:已掌握證據
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引發的疑慮日增。OpenAI今天表示已掌握證據,顯示DeepSeek盜用其模型進行開發;業界也指DeepSeek握有大量輝達H100高階晶片,形同直接挑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
中央社
2025-01-29 21:23
財經
AI
「美國太自滿了!」AI沙皇看DeepSeek衝擊:美國領先中國僅3至6個月
中國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生成式人工智慧(AI)模型震驚全球。白宮的AI沙皇塞克斯今天說,美國仍主導AI領域,但領先中國的優勢僅3至6個月,非常競爭,美國公司過去有點太自滿。
中央社
2025-01-29 14:07
新聞
國際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與川普形影不離的全球首富:揭秘「第一夥伴」馬斯克在過渡團隊中的角色
在川普(DonaldTrump)位於海湖俱樂部(Mar-a-Lago)辦公室外的休息室裡,有望入閣的人選與這位未來總統的顧問和朋友們交談。偶爾也會有度假村的會員漫步而過。正如一位共和黨人所說,這裡正舉行世界上最重要的招聘會。
Brian Schwartz
2024-11-15 12: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聯合利劍」不是只有恐嚇賴清德!紐時:解放軍製造「新常態」,持續打磨封台能力
中國14日再次舉行「聯合利劍」軍演,《紐約時報》認為解放軍正在對台灣強加一種「新常態」—耗盡台方的防衛力量,增加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誘因。透過大規模圍台軍演,中國也試圖展示封鎖台灣獲得糧食與能源、阻絕美國等盟友馳援台灣的能力,並且持續協同不同軍種與海警的聯合行動。
李忠謙
2024-10-17 08:54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川普若不再幫助烏克蘭,他會轉而力挺台灣嗎?
當今的國際局勢可說是「大爭之世」,除了原本的地緣衝突紛紛激化,美中之間的競爭也讓雙邊的貿易關係與科技發展開始脫鉤斷鏈—原本全球化的普世大夢,早被「國家安全」的大義與「小院高牆」的做法拋在腦後。無論強權之間的爭執事關民主或霸權,身處最前線的台灣都無法置身事外,川普在這次大選可能勝出,更攸關台灣的利益與生存。
李忠謙
2024-08-20 06:10
VIP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揭仲專欄:總額屢創新高,結構卻越來越失衡的國防支出
儘管近年我國國防支出總額不斷增加,但華府要求我方大幅增加國防支出的呼聲不僅沒有降低,所要求的標準更出現攀升趨勢。繼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bertO'Brien)後,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TheCouncilonForeignRelations)研究員塞克斯(DavidSacks)也在8月9日指出台灣的軍費應儘速增至占GDP的5%,以向外界證明台灣嚴肅看待來自中共的威脅。
揭仲
2024-08-16 07:10
新聞
國際
從「轟炸北京」到「台灣該付保護費」!川普對台反覆無常,美國學者警告台灣「做好準備」
美國大選正熱,兩黨民調持續拉鋸,舉凡北約及日本都在因應川普重返白宮的可能性,台灣也不例外。從放話中國攻台就要炸北京,到要台灣砸錢「買」美國協防來看,川普的反覆是日常,國際觀重實利輕價值。
中央社
2024-08-11 10:02
新聞
政治
對盟友關係持懷疑論!美學者曝川普的「交易性格」:台灣會深刻感受困境
共和黨總統提名人川普要台灣付美國保護費。美國學者說,川普勢必會弱化與盟友關係,不利嚇阻中國,是台灣的風險;另外,川普對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的「誤解」可能影響他看待台美關係。
中央社
2024-07-20 12:13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2024台灣總統大選》美學者關注柯文哲吸票效應
台灣大選投票前,美國學者陸梅吉說,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帶來新氣象,藍綠陣營各被吸走多少票很關鍵。智庫研究員塞克斯表示,民眾黨在國會的結盟動向攸關新政府施政。
中央社
2024-01-12 09:57
新聞
國際
兩岸
政治
2024台灣總統大選》3候選人都支持這件事 學者:3事件凝聚維持現狀共識
將於1月13日投票的我國總統暨國會大選受到全球關注,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亞洲事務研究員塞克斯曾撰文解析3黨總統候選人外交及國防政策,指出3人的主要差別在於如何維持現狀,直言到5月20日就職日這段期間相當關鍵,因為中國會觀察台灣和美國是否有分歧,並增加對台壓力進行測試。
簡恒宇
2024-01-10 19:00
VIP
國際
兩岸
政治
大國博弈
2024台灣總統大選》經濟學人解析台美選戰的地緣政治變數:賴清德、侯友宜各有讓美國憂心之處
在台海軍事緊張和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今年將迎來台灣大選和美國大選,人們密切關注是否會導致地緣政治局勢的進一步激化。英國《經濟學人》4日在一篇分析文章中探討,2024年台美大選可能帶來的地緣政治和安全風險,以及不同候選人對台灣、中美關係和印太地區局勢的可能影響。
蔡娪嫣
2024-01-08 16:16
新聞
國際
兩岸
政治
2024台灣總統大選》解析柯文哲外交政策 學者:立場互相矛盾令人難懂
針對將於1月13日投票的我國總統暨國會大選,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亞洲事務研究員塞克斯解析各黨總統候選人的外交及國防政策,提到台灣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稱美國是最重要盟友,卻暗批美國對中國政策使台灣陷入困境,而強化國防是唯一與其他競爭者無異的部分。
簡恒宇
2024-01-06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政治
2024台灣總統大選》解析賴清德、侯友宜外交國防政策 學者提出這些疑問
我國總統暨國會選舉進入倒數階段,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亞洲事務研究員塞克斯解析各黨總統候選人的外交及國防政策,指出中國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擁抱該黨傳統政策,可能面對提升國防與進行兩岸對話的先後問題,且當中國發現侯友宜和大多數台灣人想維持現狀,兩岸蜜月期恐怕很快會結束。
簡恒宇
2023-12-27 18: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美軍前印太司令:拜登已設立「戰略清晰」新起點,台灣若同意「兩岸和統」美國也支持
美軍印太司令哈里斯20日在一場華府智庫的研討會表示,關於「美國是否會保護台灣」的老問題,美國總統拜登已經清楚表明了四次,「戰略清晰」已是「無法歸零的新起點」。哈里斯還說,美國也支持兩岸和平統一,但前提是必須獲得台灣人民同意。
李忠謙
2023-06-21 21:12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蔡英文「過境」美國見麥卡錫,中國將如何因應?美智庫專家:北京肯定報復
總統蔡英文將於下個月過境美國,並在加州會晤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中方將如何回應成為台美關注焦點。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蔡英文和麥卡錫同意在美國會面,是因為台灣的安全問題。
蔡娪嫣
2023-03-10 03:10
評論
政治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陳為廷專欄:華府到底有沒有「疑賴論」?
民進黨2月5日在賴清德上任黨主席後首次發布影片和新聞稿回擊藍營在散布的「疑賴論」。根據該新聞稿定義,所謂「疑賴論」就是在說美國對賴清德的兩岸關係立場有疑慮。
陳為廷
2023-02-21 14:5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顧爾德專欄:美中應可管控裴洛西風波,只是台灣插不上嘴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Pelosi)展開亞洲之旅,但行前還是未鬆口是否會訪問台灣。她的說法是:「不談我的旅行,這對我是危險的。」這個危險來自中國揚言會派軍機攔阻裴洛西座機。中國已宣布7月30日在福建平潭進行實彈射擊,而美國航艦雷根號也從南中國海往台灣海峽方向航行。危機的升高很大部分導致於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自己的因應不當。
顧爾德
2022-07-30 14:4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中國其實不打算對台灣動武?黎安友:習近平偏好以拖待變,美國與台灣應耐心與其周旋
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不少有識者都認為台灣可能是「下一場大型衝突的爆發點」。其實美軍前印太司令、海軍上將戴維森(PhilipDavidson)去年就在國會警告,北京可能會在六年內奪取台灣;史丹佛大學的中國軍事和安全政策問題專家梅惠琳(OrianaSkylarMastro)也強調,台灣是習近平「中國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甚至宣稱祖國統一「不能拖到下一代」。這似乎意味著在習近平的第四個任期結束(2032年)前,解放軍就會發起武統行動。
李忠謙
2022-06-25 16:02
VIP
國際
軍事
「台灣不需要美國的安全保證!」前白宮國安會官員投書《外交政策》,反對放棄「戰略模糊」
比起任何意圖的宣示,美國的實際作為才是更有力的承諾。
李忠謙
2022-04-28 01: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