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垂直農場 文章列表
#
垂直農場
約 1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理財
商業
世界
又有科技業龍頭宣告破產!估值曾達19億美元「如今負債162億」,軟銀沃爾瑪都有投資
美國知名農業科技公司Plenty近日向德州法院提出破產保護申請,這家曾致力於革新全球農業的創業公司如今走到了絕境。成立於2014年的Plenty,專注於發展室內農場技術,起初以其創新的水培系統和垂直農業理念吸引了眾多風險投資者的關注,曾獲得來自軟銀、沃爾瑪及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等重量級投資者的支持,最高估值曾達到19億美元(約新台幣617億元)。然而,儘管Plenty在資金上得到充足支持,最終仍未能走向商業化成功,成為農業科技領域泡沫化的又一例證。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30 14:30
評論
國際
國內
專欄
姜保真觀點:歐洲農民吵鬧什麼?-台灣怎麼借鏡
過去半年歐洲農民駕拖拉機堵路抗議。這新聞事件雖是持續性的,卻被歐洲及中東兩場戰火掩沒了焦點。在遙遠的台灣可能只有得到浮泛的表面印象:「歐洲農民好可憐、他們政府不照顧農民」。不過我們心頭難免納悶:歐洲農民還會喊窮叫苦?
姜保真
2024-04-18 07:1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歷史
專欄
姜保真觀點:大家閨秀?小家碧玉? ─台灣新農業的解方
讀者一定聽過兩個四字成語-「小家碧玉」及「大家閨秀」,兩個詞中的「碧玉」及「閨秀」都是古代形容待字閨中未出嫁的女孩子。「小家」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的解釋乃是「平常人家的女兒」,而「大家」自然就是反義,乃豪門名媛。總之,兩家女兒都好,「小家碧玉」可能熟稔烹煮羹湯、針線縫補;「大家閨秀」則是琴棋書畫,可能也像《臥虎藏龍》裡玉嬌龍,亦通拳腳刀劍。
姜保真
2023-12-31 07:00
風生活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商業
我們吃的蔬果,其實是化石燃料產品!專家走進溫室,讓你看見藏在農產品的天然氣
想像你從藤蔓上摘下一顆紅紅的櫻桃番茄。它已經熟透、鮮豔欲滴,果皮上晶瑩剔透的小水珠在陽光映照下閃閃生輝。你咬了一口,它在你嘴裡爆開,滿口香甜。這世上還能有什麼其他經驗,比直接享用從土裡長出的蔬果更讓你貼近大自然?
天下文化
2023-12-13 09:40
評論
國內
財經
風書房
專欄
商業
鄭家鐘觀點:超越創投的理想家─財富可以引領時代
創投界兩岸三地的領軍風雲人物劉宇環,2/23新書發表會,他的老朋友幾乎全到齊!之所以說是老朋友,是因為他一旦結交朋友就會一直放在心上,不因一時的人生起伏或事業乖離就改變,他是以義結合的朋友圈,不是以利結合的朋友圈,因此他對朋友關愛有加全力交陪,所以圈子愈闊愈大,永遠保持網絡的活躍度。
鄭家鐘
2023-02-26 14: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極端氣候成常態,洪水與乾旱頻頻肆虐 《外交政策》:這個世界需要新建築及新創農業
全球暖化的問題持續惡化,極端氣候頻繁肆虐世界各國,近期的極端氣候事件包括中國的乾旱及巴基斯坦的空前洪災。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日前指出,在這個氣候災難的時代,改造建築與基礎設施以因應意外情況成為各國的當務之急。
廖綉玉
2022-09-02 05:00
風生活
新知
捷運站閒置空間除了養蚊子還能幹嘛?韓國建「地下農場」,效率竟是傳統農業40倍!
根據聯合國人口司預估,2050年住在城市人口比率可能高達68.4%,等於全世界3分之2的人口皆住在城市中。如何有效運用城市空間創造價值,韓國「MetroFarm」或許是其中一個解方,透過建置在捷運站的農場,減少糧食生產與運輸成本,也是未來農業的新型態之一。
食力foodNEXT
2020-10-11 08:00
風生活
新知
世界
在太空種菜到底有多難?太空人在成功種出生菜萵苣後,決定挑戰更難食物:辣椒!
地球衛星軌道上的太空站,是太空人停留與工作的場所,有些人甚至需要待超過一年。除了冷凍乾燥或罐頭食品外,這些太空人當然也渴望吃到新鮮的蔬果。更遑論如果人類想重訪月球、甚至前往更遙遠的火星的話,包裝食品完全不足以支撐太空人足夠的營養,如何在太空上種植蔬果變得至關重要。
食力foodNEXT
2020-09-20 08:00
新聞
國際
全球暖化如何影響你我的餐桌?糧食系統2050年瀕臨崩潰:農作不基改恐難存活,漢堡夾的是人造植物肉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乾旱、熱浪、超級颶風等極端氣候越發頻繁,人類的飲食也將受到嚴重衝擊,糧食系統處在崩潰邊緣,英國《衛報》訪問關注環境的記者兼作者里托,探討在氣候危機的影響下,到了2050年人們的飲食會是何模樣。
廖綉玉
2019-07-03 11:1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杜宇觀點:短鏈革命迎來「新」農業
過去商業經營模式為哪裡便宜,就在哪裡生產。然而隨著消費習性的轉變以及智能生產技術的精進,若供應鏈太長根本無法及時回應消費者需求,且先進全自動化設施在哪裡生產,勞動成本已不是重要考量。為此全球製造業正掀起一波大遷移,在這波短鏈革命中如何避免被排除在外,如何貼近消費地生產,已經成為製造業的優先選項,例如鴻海前往美國威斯康辛洲,打造大型液晶顯視器(LCD),係透過美國製造來貼近在地市場。這波短鏈革命是否迎向農業,也引發全球關注。
杜宇
2018-04-14 06:40
評論
國內
專欄
杜宇觀點:唯一要求安全無虞的農產品
農委會自9月1日起實施「友善環境耕作補貼」新制,「每公頃一年最高可領9萬元友善耕作補助」(包括生態補貼及減損補貼),鼓勵農民轉向友善與有機栽培,希望在年底能夠將國內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從目前的7千多公頃衝上1萬公頃的目標(該新制並不適用漁業)。
杜宇
2017-09-09 07:00
新聞
國內
新竹舊城再生 台日師生共同激發創意
台灣與日本建築系的師生,17日起進駐新竹舊城再生基地,進行為期10天的國際工作營,尋找改造空間、提出創意設計,最後有6件獲選作品,在26日舉行工作展。新竹市政府表示,有師生們經過實地探查、彼此討論,提出「築府共玩」,讓評審老師眼睛為之一亮。
杜承翰
2016-10-27 09:10
地方新聞
新竹
竹市舊城區再生運動 力邀日本師生交流學習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6-10-26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