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在陸台生 文章列表
#
在陸台生
約 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兩岸
公共政策
陸委會嚴懲定居證!嚇阻20萬台商投票反罷免?就怕下一手會更重
陸委會發佈最新令釋,倘若台灣民眾在陸設有「戶籍」,包括持有「中國大陸居民身分證」與「定居證」,將失去台灣身分。藍委痛批此舉擴大解釋法令,根本是違法濫權擾民。也有兩岸商界人士表示,新規定懲罰太重,恐怕會讓台商心生恐懼,降低返台投票意願,更憂心連「居住證」、「台胞證」都將接連被禁。
楊騰凱
2025-04-25 11:46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0214金門翻船事件協商最快下周登場 羅文嘉:兩岸交流不能放棄台灣的自由民主
金門漁船翻覆事件於2月14日發生至今超過5個月,兩岸雙方原訂7月23日將在金門進行協商溝通,但因凱米颱風攪局而順延。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羅文嘉表示,正式協商最快在下周登場,內容仍按原來規劃進行,而台方派出的協商層級,則依據我政府組織分工、分層負責。
兩岸中心
2024-07-26 16:48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評
風評:海基會華麗轉身,冷衙門也能暖開機
總統賴清德520就職之後,兩岸關係已幾經波折,圍台軍演、ECFA的134項台灣產品遭中止關稅減讓、在陸台灣藝人「我是中國人」表態浪潮,以及近日陸籍男子駕船直闖淡水河,如入無人之境,逼近台北市「心臟地帶」。以上種種,都是兩岸官方關係雪上加霜的體現。如同兩岸專家邱坤玄所言,今(2024)年4月的馬習二會,頂多只讓兩岸「微暖」而已。
主筆室
2024-06-14 07:20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8日率團赴中訪問 將至北京見國台辦主任宋濤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將於8日下午率團前往對岸訪問,雖然國民黨中央強調只談民生不碰政治議題,但由於去年底9合1選舉藍營大獲全勝,讓緊繃已久的國共關係出現改善跡象,夏立言此行的重頭戲是到北京與新任國台辦主任宋濤碰面,外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屆時也可能會見夏立言一行人,不過是否真有相關安排,恐怕要等夏立言到了北京才能明朗。
晏明強
2023-02-06 19:15
新聞
政治
夏立言上海會見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 雙方強調「加強兩黨交往」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赴陸訪問引發國內輿論熱議以及黨內議論,日前夏立言與海協會會長張志軍會面,夏強調反對中共軍演,而中國《新華社》今(26)日報導,夏立言與中共中央台辦副主任陳元豐25日晚間在上海會面;報導也指出,雙方強調,願在既有基礎上,加強兩黨交往;國民黨則強調,雙方在柬埔寨台灣民眾受騙事件、ECFA早收清單、兩岸航點、小三通、農產品檢驗檢疫等事務性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戴祺修
2022-08-26 22:25
新聞
政治
夏立言周五將見劉結一?國民黨否認:並非事實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22日在對岸廣州、東莞、深圳等地,持續與台商、台生、台師進行座談聽取意見,23日上午,夏立言將搭機前往杭州,下午和浙江地區台商、台胞見面。對於外傳夏立言26日將於上海與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會面,國民黨澄清並非事實。
晏明強
2022-08-23 05:34
新聞
政治
兩岸
親向對岸抗議軍演和台灣白皮書?夏立言稱會找適當時機:否則不必回去了
中共圍台軍演後,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赴對岸引發爭議。對於民進黨呼籲應向對岸抗議中共軍演和台灣白皮書,夏立言接受《風傳媒》採訪時指出,「國民黨的立場很清楚,如果這一點都不表達,也就不必來了,或者也不必回去了。我會找適當的時機。」
林庭瑤
2022-08-20 19:0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力挺夏立言赴陸 蔣萬安的「善意」搖擺不定
國民黨有一種特殊能力,總是在敵人出包大失血時,必定會跟進端出缺失跟進。在林智堅抄襲事件正熱時,國民黨突然趁亂拋出「共軍軍演ing,副主席赴陸」的重磅消息。
江上謙
2022-08-14 13:30
新聞
政治
兩岸
商務客可縮短檢疫天數,台商行不行?陸委會:勿與特殊專案混淆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下,台商關注春節期間返台買機票的便利性,以及縮短居家檢疫天數的可能性。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1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已請海基會洽詢各台商協會、在陸台生、陸籍配偶等團體了解春節往返需求。
潘維庭
2020-11-12 21:48
新聞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新新聞》520上路:北京壓力和台灣抗中情緒,讓遊走兩岸者產生寒蟬效應
蔡政府上台後,北京的緊縮政策讓兩岸情勢緊張,不但通航、通商、通學受到影響,甚至一場影展、一杯咖啡都會激化兩岸民眾情緒。台灣「仇中」、中國「厭台」的敵意螺旋也逐漸擴散、深化,由民眾挑起的兩岸衝突事件漸增。
新新聞張家豪
2020-05-13 17:00
新聞
政治
兩岸
調查
陸委會祭《兩岸條例》第33條罰得到張經義?是否妨害國家安全成關鍵
中國上海東方衛視駐華府記者張經義因為一句「I'mfromTaiwan」惹出爭議,不只美國總統川普放話把他趕出白宮,就連陸委會也認定其任職的中國東方衛視是黨政軍組織所全額出資的媒體,恐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將與國家通訊委員會(NCC)組成委員會審議,最高可罰10萬到50萬元。
林瑋豐
2020-04-28 08: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綠版反滲透法淪為反中大警總
在戒嚴時期,人人心中住著小警總,對於反國民黨的諸多事情,普遍存在自我審查的不自由心證,這樣的心理狀態,莫不是因為害怕刑罰加身,恐懼遠比查水表更甚嚴重。民進黨立院黨團所提的《反滲透法草案》,全部雖然僅有12條文,但其危害民主自由人權的潛在可能,在限期三讀通過的軍令之下,並沒有徵詢社會大眾的「法律意見書」。直言之,綠版《反滲透法草案》,很有可能在抓耙子效應下,氾濫告發淪為抑制異己的政治手段。當蔡總統明令限期通過,反中機制淪為現代大警總,市井小民為何還不害怕?不瞭解狀況、不清楚嚴重性,當然不怕!
林青弘
2019-12-31 0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弘安觀點:操作反滲透法 民進黨將自食惡果
2019年11月25日,立法院民進黨團召開記者會公布《反滲透法》草案,趕在大選前國會最後會期,29日就直接交付二讀,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箭在弦上,蓄勢待發。民進黨操作主權牌、反滲透也有其雙面刃政治風險,引發抨擊。不僅勾起中間選民的「綠色恐怖」之感,反而將選票轉移至泛藍候選人;同時也可能折射出執政黨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強弱問題,一味地採取「反制性」而非「建設性」立法。立法院程序委員會12月18日排定,待一個月冷凍期過後,蔡英文下令限期12月31日通過,預料屆時綠營將強行闖關三讀。
弘安
2019-12-27 06:3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惠台改版26條,「陸陸」單戀「灣灣」擴大融台
「灣灣,回家吧!」中國官媒央視主播海霞在節目中感性喊話,看完「二十六條措施」的感受是實打實,「我們拿出真心對待台灣同胞,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有網友留言說:「灣灣,喊得有點可愛。」但也有網友嗆道:「不勞費心,台灣人早就在家了。」
新新聞林庭瑤
2019-11-19 12:0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曹添旺觀點:美中貿易戰陰影下的台灣
我國政府應該馬上做的,除了降低對中國的曝險外,重點要放在幫助對中國出口主要產業的中小企業,包括提供融資、協助回台或第三地生產、幫忙開發新市場等。
曹添旺
2018-10-12 06:50
評論
兩岸
專欄
多維觀點》居住證的真相─藉融合之名,行統一之實
自2018年8月中國大陸國務院辦公廳發佈《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再到9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台灣方面對於居住證的政治效應相當警惕。
李虎門
2018-10-07 06:30
新聞
政治
兩岸
公共政策
到中國就被「建檔」!政大學者:赴中台師面臨中國建檔監控
台灣智庫上午舉辦「台灣師生赴中國任教留學之風險與挑戰」座談會,曾在中國任教的政大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李政亮今(20)日表示,中國是有「檔案制」的社會,你可能一輩子都看不到你的檔案,這份檔案從學生時期建檔,並且會隨著日後工作送到任職單位。
陳煜
2018-09-20 18: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一張照片戳破蔡政府謊言
17日在臉書看到這張主題為「台生排隊申請廣州中山大學面試」的照片時,一開始懷疑照片真偽,後經熱心網友在網路上搜尋,確認拍照者是學生家長身份,照片內容亦非造假。如此一來,真讓人有點訝異,居然有這麼多優秀的台灣學生願意選擇「投共」。
陳建明
2018-05-21 0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風評
風評:禁止任職中國國企,政府能以曲解法令、恐嚇方式留才嗎?
趕在深夜,陸委會在3月31日發出文字說明,指台灣民眾任職中國銀行等國企,是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屬於台人禁止任職或為其成員」。這是不是蔡政府的「兩岸新政策」尚待觀察,但以這種近乎「恐嚇民眾」方式留才,既讓號稱最重人權的民進黨蒙羞,又難有實質效果。
主筆室
2018-04-06 07:30
新聞
兩岸
國內
財經
中國銀行招手在大陸就讀台生 陸委會:屬台人禁止任職之黨政軍團體
中國銀行日前傳出將招收在陸台灣應屆畢業生。陸委會31日深夜表示,中國銀行由中國大陸官方持有絕大部份股份,屬於台人禁止任職或為其成員的中國大陸黨政軍機關(構)、團體。
中央社
2018-04-01 12:01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