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防白皮書 文章列表
#
國防白皮書
約 11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川普關稅虛晃一招,習近平祭出魅力攻勢:誰能打動東南亞的「竹子外交」
全球貿易體系在川普(DonaldTrump)推行「對等關稅」政策的震蕩下,發生了諸多變化。緊接著,習近平開啓了對東南亞三國的訪問。
BBC News 中文
2025-04-16 18:00
新聞
國際
財經
軍事
科技
商業
經濟
川普回鍋白宮,歐美關係裂解?!歐盟面臨三大挑戰,未來四年「剉咧等」
一方面是「歐盟女王」馮德萊恩嚴重肺炎,一方面是「美國天王」川普還未上任,2025開年以來的歐盟政府好似進入無重力狀態,直到20日川普就職、馮德萊恩重回舞台後,才算落地迎向與川普關係的3大挑戰。
中央社
2025-01-20 10:34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吳統雄觀點:投奔自由紀念月─啟示處變、應變與引變
1993年大陸劫機來臺共發生21起,成功10起,其中11月來臺3起,包括同1架飛機被劫來臺2次,故11月被稱為「投奔自由紀念月」。
吳統雄
2024-11-11 06:3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在超越美國的努力中,軍事力量占據最突出地位:《中華博弈》選摘(3)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秩序是美國主導的自由主義式西發里亞體系。身處其中,作為一個復辟的秦漢政體,中共黨國受其內在政治邏輯所驅動,不得不始終關注其最大的外部生存性威脅,即美國的存在和力量。」
王飛凌
2024-10-07 05:2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一上任就訪問北京!越共總書記換人做,蘇林是否會持續「竹子外交」
新上任的越共中央總書記兼越南國家主席蘇林(ToLam)將於本周日(8月15日)訪問中國,為期三天,中國外交部稱他將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
BBC News 中文
2024-08-17 16:47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國從烏俄戰爭看到太空重要性 解放軍重組打造聯合作戰能力
中國4月撤銷戰略支援部隊,新設航天、網絡、信息3個獨立兵種,均由中央軍事委員會直接領導。關注太空政策的美國學者格斯瓦米撰文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2年就籌劃推動軍事改革,想把解放軍轉為像美國的聯合作戰架構,且中國從烏俄戰爭學到太空對戰爭影響的重要。
簡恒宇
2024-05-04 19: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中國戰略支援部隊重組成3獨立兵種 日本專家推測習近平有這目的
中國日前撤銷戰略支援部隊,新設航天、網絡、信息3個新獨立兵種,對此日本防衛省智庫「防衛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八塚正晃撰文推測,成立信息支援部隊的主要目的可能是提供各戰區資訊,進行整合作戰,但這次重組看起來是打擊軍中貪腐行動的一部分。
簡恒宇
2024-04-24 19:3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中國、俄羅斯結盟「一榮俱榮」 前瑞典總理籲用「歐亞」取代「印太」視角
2018年,原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改名印太司令部後,歐美開始廣泛提及印太,但瑞典前總理比爾德撰文直言,西方戰略家鮮少表明印太戰略真實目標,即在該區域圍堵中國,而在俄羅斯全面侵略烏克蘭,又與中國是「無止境」夥伴關係,雙方一榮俱榮,因此西方必須改以「歐亞」視角看待問題。
簡恒宇
2024-03-23 13:00
新聞
政治
軍事
強調對抗中國灰色地帶作戰需協作 沈伯洋:政治、軍事衝突其實是同件事
國防部部長邱國正今(14)日於國防外交委員會,針對「面對中共常態化對我侵擾與威脅之影響與應處作為」主題進行報告,民進黨立委沈伯洋也對於灰色地帶作戰進行質詢,強調需要跨部會的協作對抗侵擾,並關心國防授權法案。
黃信維
2024-03-14 15:22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蔡英文沒當總統前就找上黃曙光 郭璽視角的潛艦國造秘辛
我國第一艘國造潛艦「海鯤號」於9月28日完成下水儀式,事後卻爆發洩密風波,不僅國安會諮詢委員、潛艦小組召集人黃曙光說「有個立委一直在搞」,前海軍顧問郭璽更於直播中爆料,就是國民黨立委馬文君把潛艦資料送到國外。因郭璽、馬文君2人互告,潛艦風暴受矚目,不過,郭璽其實從2023年5月起,就已多次在網路直播中頻頻談論潛艦國造秘辛。
蔡宜彣
2023-10-09 08: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台灣2023國防報告書:共軍航母「福建艦」為何成為焦點
台灣國防部9月公布了兩年一度的2023年《國防報告書》,由於此次是在兩岸情勢仍然緊繃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台灣首次公布的官方軍事報告,格外引起區域關注。
BBC News 中文
2023-09-21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日本發布2023防衛白皮書 重申中國是國際秩序「最大挑戰」
日本政府公布年度《國防白皮書》,繼續去年修訂安保文件的方針,重申中國對國際秩序構成最大挑戰。
德國之聲
2023-07-29 13:00
新聞
國際
軍事
中國核戰略目標漸趨模糊!美國呼籲:在「無預設條件」下展開核軍控對話
在美中兩國有望恢復高層對話之際,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最近提出在「無預設條件」的前提下與中國和俄羅斯就核軍控問題進行談判。俄羅斯稱對對話持開放態度,但中國到目前為止尚未對蘇利文的呼籲作出公開回應。
美國之音
2023-06-10 13:00
新聞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國民政府≠國民黨≠蔣介石 齊錫生:黨政軍分崩離析打贏抗戰却耗盡民心
香港科技大學創始人之一齊錫生教授新作《分崩離析的陣營:抗戰中的國民政府》出版,21日與《重探抗戰史》編者郭岱君座談「烽火中的國家與民族:重探現代中國的關鍵年代」,齊錫生從黨、政、軍三條線追索抗戰時期,直指當年的國民政府、國民黨、和蔣介石三者不能畫上等號,即使軍隊也是地方軍不令中央軍之命的狀態,可以說,抗戰八年就註定國民黨敗逃台灣的命運,因為國民政府兩大失誤的政策─徵兵徵糧,耗盡了僅存的民眾支持;而益形僵化的國民黨,則完全喪失扭轉中國政治格局的動能。
夏珍
2023-05-22 17:48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軍事
風評
風評:警察訓練軍事化,林右昌底咧驚啥?
行政院擬擴編警政署保二總隊,讓警察接受軍事化訓練,儼然成為「第二陸軍」,引發輿論嘩然。內政部長林右昌極力撇清,絕非「第二陸軍」,強調會接受軍訓的也只有種子教官,更不影響基層員警工作內容,沒必要以訛傳訛。新北市長侯友宜明確表態,堅決反對「警察軍事化」和「第二陸軍」,要求中央對整體國防政策必須說清楚、講明白。
主筆室
2023-05-03 15: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風評
風評:中國從俄烏戰爭學到哪些武力犯台教訓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以「去納粹化」為名發動侵略烏克蘭的戰爭,這場撼動全球局勢的戰爭也對台海兩岸帶來巨大衝擊。台海局勢被拿來與俄烏關係類比,「今日烏克蘭,明天台灣」屢屢出現在台灣輿論、甚至國際媒體上。俄烏戰爭衝擊了台灣政府的軍事政策、對外關係以及台灣民眾的認知,《風傳媒》也策畫《戰爭啟示錄》深入探討相關議題。戰爭也改變美俄中三強關係,並牽動印太局勢與台海戰略布局,美中台都從俄烏戰爭中學習如何因應台海下一場可能的戰爭。
主筆室
2023-02-23 15:2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風評
風評:役期延長大甩鍋,別忘了這位總統
「總統不給問」七百四十五天之役,蔡英文總統在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敗選後,終於舉行記者會,第一個拍板的政策就是義務役延長為一年,自二00五年後出生的高三生開始實施;年輕人到底做何想?還難定論,但不論他們想與不想,這個政策都沒有他們置喙的空間,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決定了他們的未來,還吵著到底哪位總統,讓國家「無兵可用」。
主筆室
2022-12-30 15:2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2027年是東亞力量平衡向中國傾斜的時刻!日本全力擴張軍備、增加軍費
朝鮮半島以及台海周邊局勢是下周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出訪日本和韓國談論的主題。將中國作為主要威脅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在推動提升軍費開支。
德國之聲
2022-10-23 23: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解放軍有能力跟美軍一戰嗎?《華爾街日報》:共軍人力素質低落、「和平病」纏身,目前難與美軍匹敵
習近平16日在二十大進行工作報告時,強調針對「外部勢力干涉」(當然還有台獨分裂分子)「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這話在台灣人聽來無論怎麼修飾或附加條件,仍然等於「絕不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不過拜登確實已四次表態「美軍願出兵協防台灣」,北京一旦對台動武,確實有很高的機率直接對上美軍,因此解放軍到底打不打得贏美軍,就變成「解決台灣問題」的關鍵問題。
李忠謙
2022-10-22 01:38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美國衰落與中國的全球野心:《長期博弈》選摘(2)
「美國主導的西方中心的戰後國際秩序,曾為人類進步和經濟增長做出巨大貢獻,如今卻無法適應世界的變化。」—傅瑩,二〇一六年
杜如松(Rush Doshi)
2022-09-01 13:1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