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防戰略 文章列表
#
國防戰略
約 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國內
憂中國核彈頭5年後破千枚!美國2025國防戰略主打決戰中國,台灣安全成疑問句
在中國核武擴張速度超出預期之際,美國正重新調整其國防優先順序。「日經亞洲」(NikkeiAsia)報導指出,中國已擁有逾600枚可部署核彈頭,遠高於美方先前估計的200枚,預測至2030年將超過1000枚。在此背景下,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主導的《2025年國防戰略報告》(NDS),被視為美方對中戰略將進入「單線主戰」階段的重要信號。
王秋燕
2025-05-13 10:07
新聞
國際
軍事
「冷戰後的樂觀假設已不復存在!」艾班尼斯政府公布首份國防戰略,提出澳洲版的「拒止戰略」
「打造一支史上最有能力的海軍,將是我們投射能力和拒止戰略的核心。」
國際中心
2024-04-17 20: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張哲銘觀點:兩大強權環伺,新政府國防戰略何去何從?
報載前國安會祕書長丁渝洲日前出席前總統府資政胡為真新書發表會,被問及若兩岸爆發衝突,是否認為美國會介入時表示「廿年來美國戰力在台海的軍事優勢已快速下降,若以軍事介入,將是美國建國以來最大戰爭風險。」報導一出,不由得讓個人回想起在1996年發生的台海危機,以及對兩岸甚至後續的美、中、台三邊關係引發的一連串變化。
張哲銘
2024-04-15 06: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陳宗逸觀點:不求戰不畏戰,柯文哲為台灣未來國防戰略設下新標準
民眾黨主席、擬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結束21天的訪美行。此行最重要的,就是柯文哲在美國暢談他的兩岸、外交與國防政策,談到國防政策時,柯文哲說道:「民進黨求戰、國民黨畏戰。民進黨求戰卻不備戰,『每天叫老半天也沒做什麼準備』。」此語一出,挑動執政民進黨的敏感神經。對柯文哲訪美一事採取「低調不理踩」態度的民進黨,突然針對「求戰」一詞暴跳如雷,大陣仗開記者會攻擊,先吃柯文哲「豆腐」,表明「樂見民眾黨與民進黨看法一致」,同時撇清「民進黨從來不求戰」。
陳宗逸
2023-05-02 14:3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遏制中國威脅!不再受地理保護,澳洲重新思考國防戰略 《經濟學人》:必須發展遠程打擊能力
澳洲政府24日解密最新國防戰略審查報告,指出目前印太地區軍事升級及重大衝突的風險上升,對中國的擔憂讓澳洲必須徹底改變國防戰略,英國期刊《經濟學人》25日指出,澳洲希望將力量投射更深入亞洲以遏制中國帶來的威脅。澳洲政府已決定採納審查報告的建議,計畫未來4年預算評估增加澳幣190億元(約新台幣3931億元)的國防開支。
廖綉玉
2023-04-27 17:00
評論
政治
軍事
專欄
孔令信觀點:還得回去想想與整理—蔡英文記者會的六項觀察
小英的1227記者會,在宣布義務役延長一年確定。不過,整個國防戰略部署與因應作戰機制,這份報告完全沒有因應今年八月初共軍鎖台軍所展示出來的一線作部署。只是改良過去的兵役制度與襲用過去的戰略與戰術部署,在共軍第一擊毀滅攻擊之後,如何抵擋共軍直接登入台灣本島的第二波主戰攻勢?若是擋不住共軍的登陸,後面的陸地作戰,國軍明顯就會陷入被動,如何奢談反攻?基本上小英的國防新制明顯就是一個沒有新義的計畫。
孔令信
2022-12-29 14:40
國際
軍事
五角大廈公佈新版國防戰略報告:俄羅斯是迫切威脅,但中國是「最重大的長期安全挑戰」
根據美國國防部新公佈的國防戰略,雖然俄羅斯發動了在烏克蘭的戰爭,但是中國仍然是美國最大的安全挑戰,來自北京的威脅將決定美國軍隊將如何添置裝備及規劃未來。
美國之音
2022-10-28 18:30
新聞
政治
國慶演說核心》蔡英文重新定調!台灣重大國防戰略:「不對稱作戰」
總統蔡英文今(10)日發表國慶談話,處於變局之中,對於眾所矚目的台海局勢,蔡英文呼籲北京當局,「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台灣願意和北京當局,尋找雙方可接受的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法;另特殊的是,俄烏戰爭及軍方內部大辯論後,蔡重新在國慶宣示,將建構「不對稱戰力」。
楊舒媚
2022-10-10 21:16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蔡英文與馬英九的國防戰略有何不同?《自由亞洲電台》專訪前參謀總長李喜明
9月8日,倡導「不對稱作戰」理念的台灣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在錄製本台《亞洲很想聊》節目時強調,以台灣有限的資源,一定要有新觀念才能有效嚇阻中國的進犯。他還就蔡英文和馬英九的戰略思維作了比較。
自由亞洲電台
2022-09-09 21:00
國際
軍事
「中國仍是最危險戰略對手!」美國前防長要拜登別再拖,趕快宣布《2022國防戰略報告》
美國前國防部長馬克·艾斯培(MarkEsper)7月14日表示,中國仍然是美國在21世紀的首要戰略威脅(strategicthreat)。他呼籲美國向外界公佈清晰的國防戰略文件,加強和印太盟友的多邊合作、攜手應對中國威脅。
美國之音
2022-07-16 0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勢力滲透南太平洋,歐盟將加強區域國防戰略!印太事務特使維森廷:必要時進會行防禦
台灣前邦交國索羅門群島和中國協商安全協定一事,3月在社群平台被揭露後,引起美國、紐澳和其他區域國家關切。歐盟印太事務特使維森廷對此日前表示,有鑒於中國勢力在印太地區逐日壯大,歐盟擔憂既有秩序恐遭破壞,決定加強其於該區的軍事防禦戰略,並在必要時捍衛自身利益。
陳艾伶
2022-05-19 17:00
VIP
政治
調查
大國博弈
政經解密
幕後》美方叫停軍售施壓不對稱作戰 蔡英文國防戰略改革最大難題是自己人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宣布供售台灣的第一項軍備M109A6自走砲案(新型155公厘自走砲案),美國務院近日通知我喊停;另美方先前也透過不提供邀價書(LORforLOA,簡稱LOR)方式,要求我國停止推動「神鷹3號」採購12架海軍MH-60R反潛直升機採購案;台灣已經付款5年的刺針飛彈,美方也說受俄烏戰事影響延遲交貨。美近期頻繁更動對台軍售,是對台政策的不友善轉變?蔡英文政府如何接招?我軍方怎麼應戰?
楊舒媚
2022-05-14 1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觀點投書:從烏克蘭核電廠事件淺論核電在國防戰略上的價值
曾有人說:「戰爭開始時要遠離軍事營區,擁抱台積電,才不會被導彈攻擊」。或許這是一句玩笑話,但你知道除了台積電外,核電廠可能也會是一個選項。
鄭松輝
2022-03-19 14:0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顧爾德專欄:戰爭風暴中兩會登場,習大連任可鬆口氣
在烏克蘭戰爭風暴下,中國人大、政協兩會在3月4日、5日相繼登場。外界關切北京是否會利用這場年度政治大拜拜對烏克蘭局勢表態。不過兩會長期以來重心都是放在國內議題,4日政協開幕時,主席汪洋在工作報告中也未提到烏克蘭,甚至連過去會帶一兩句的台灣問題也沒提到。至於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各界關注焦點還是在經濟成長目標的擬定。當然,3月7日下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將舉行記者會,屆時俄、烏問題必然成為國際媒體提問焦點。
顧爾德
2022-03-05 14:40
VIP
國際
軍事
新新聞
「中國對付美國的戰略是圍棋思維!」美國智庫敦促五角大廈:全力應對中俄「新型競爭」,在灰色地帶更要「轉守為攻」
美國政府的《國防戰略報告》是由國防部長辦公室撰寫、並由防長親自簽署的一份官方公開文件。一般來說五角大廈每4年就會撰寫一份《國防戰略報告》,作為國防部的戰略總體指導。上一份《國防戰略報告》是在川普執政時的2018年公布,當時五角大廈認識到這些年的反恐與反暴動任務已經不符時代需求,美軍更該注意中國與俄羅斯這兩個戰略競爭者的崛起。
李忠謙
2022-01-09 05:46
VIP
政治
國內
軍事
新新聞
有了美國新武器,不保證國軍成功「源頭打擊」
近半個月來美國兩度宣布對台軍售,包括防區外增程陸攻飛彈(SLAM-ER)、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砲、F-16新式偵照莢艙(MS-110)及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兩、三年內將進入國軍服役,成為反制共軍武統威脅的利器。
晏明強
2020-11-08 18:40
新聞
國內
財經
呼應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 華南銀行挺新創產業不遺餘力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華南銀行持續配合政府紓困政策,截至2020年6月底中小企業授信戶數已超過2萬戶、新臺幣放款餘額高達5,154億元,扶植中小企業不遺餘力,日前更榮獲金管會頒發「辦理中小企業放款績優銀行甲等銀行」、「辦理新創重點產業放款績優銀行優等銀行」及「走入校園與社區辦理金融知識宣導活動與熱心參與獎」,由主委黃天牧頒獎,並由華南銀行總經理張振芳代表領獎,肯定華南銀行支持協助中小企業及新創產業的努力與貢獻。
財經中心
2020-07-16 21:04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新新聞
VIP
新新聞》澳洲新國防戰略:砸5兆升級軍力抗中
七月一日,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Morrison)公布了澳洲《二○二○國防戰略更新》(2020DefenceStrategicUpdate)與《二○二○軍力結構計畫》(2020ForceStructurePlan)。
林廷輝
2020-07-13 11:10
新聞
國際
軍事
部署薩德飛彈系統緊張5年 南韓、中國重啟國防戰略對話
2014年因「薩德」(THAAD,終端高空防衛系統)矛盾而叫停的韓中國防戰略對話,時隔5年重啟,兩國軍事交流合作能否藉此恢復正常備受關注。
中央社
2019-10-20 19:30
新聞
國際
軍事
鎖定中國》美國五角大廈大改組 設立主管中國事務的國防部副助理部長
2018年1月,美國國防部發布《國防戰略報告》,直指中國及俄羅斯崛起,是美國繁榮與和平的「核心挑戰」,對此五角大廈6月設立全新職務:主管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該職由文官出任,將是國防部長的中國策略核心顧問,而首任者為前陸戰軍隊中國研究組主任斯布拉吉亞。不過有專家認為,該職務僅關注中國,沒有涉及其他區域國家和盟邦,可能讓中美軍事缺乏真實互動合作。
簡恒宇
2019-10-02 18:13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