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語運動 文章列表
#
國語運動
約 4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風評
文化
風評:閩南語改台灣台語,欲去中國卻更中國
由於民進黨立法委員陳培瑜6月時的一場質詢,教育部近日預告,將「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更名為「台灣台語語言能力認證考試」,預告期為60天。此舉引起社會不小的爭議,有學者認為乃「欲蓋彌彰」,也有人批評是「去中國化」,還有「乞丐趕廟公」之形容;不過民間台語團體則發表聲明,要求教育部正名,以「台灣台語」為學校教學正式名稱。
主筆室
2024-07-26 0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108課綱—門閥的複製,階級的延續
《新唐書.卷一八二.鄭肅傳》:「仁表累擢起居郎,嘗以門閥文章自高。」
余風雨
2023-04-15 13:3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邱坤良專欄:重讀台灣現代戲劇史第一章—日治時期台灣文化協會新劇運動系譜 (1921-1936)
隨著日本殖民統治而開展的台灣現代戲劇,是歷史的偶然,也是必然,打著「現代」、「進步」與「文明」旗號,有別於傳統戲曲形式的新戲劇語義多半含混而不精準,幾乎舊劇(如京劇、南北管)之外,所有以寫實形式或新舊交雜型態呈現的戲劇皆可稱為「新劇」。
邱坤良
2022-12-22 13:50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那些年這些歌」重現經典 3位台語唱將齊聚空軍三重一村
文化部推動「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後藝文振興方案」,由文化部、新北市文化局、愛秀演藝共同策辦,提供資深藝人演出舞台,使民眾在疫情時代也能有舒展身心的藝文活動。9日下午於空軍三重一村四連棟小劇場,舉辦「那些年這些歌」台語歌謠演唱會,由李炳輝、高淑珍、張羽偉3位實力派台語唱將聯袂演出,現場歌迷聽得如癡如醉。
李梅瑛
2022-04-11 05:33
評論
兩岸
歷史
專欄
李怡專文:他的一生在動盪中輾轉,在政治干預下求存
後來,我在一些書籍記載中,找到與父親相關的零光片羽。接下來,我要寫下我認為不可或缺的篇章。
李怡
2021-12-04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劉怡君觀點:從陳柏惟母語質詢看台灣語言問題
陳柏惟堅持使用「母語」在立法院質詢國防部長邱國正,邱國正認為語言是溝通的工具,質詢時如果使用國語,溝通上比較有效率。陳柏惟則以「鴨霸」反擊。然而,整體而言,陳柏惟這次的表現似乎踢到鐵板,一方面是因為他所質詢的議題不但與本土語言無關,反而是使用母語表達並不容易的國防外交議題。
劉怡君
2021-10-11 06:4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藝文
專欄
許詠翔觀點:當麵線攤被以多元之名強迫賣美而美
日前主計長說一碗麵線20元引發民眾側目,「不知人間疾苦」那句話似乎不知不覺又在大家耳邊響起。但講到蚵仔或是大腸麵線,大概是台灣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君不見臉書社團蚵仔麵線神教已經累積了超過10萬的「信眾」。
許詠翔
2021-10-10 06:20
風生活
教育
風歷史
曾被嘲笑奇怪口音,外省老師卻用1句話療癒孩子一生!40年前「說國語運動」發生什麼事
年紀漸長,初老的症狀就是對於昨天吃什麼不記得;但是對於幾十年前的往事,都會放在心上,反覆的咀嚼。
呂秋遠
2021-09-29 11:52
新聞
國內
歷史
被遺忘的原住民白色恐怖之痛:語言土地都被剝奪,遭當局羅織罪名一生難忘在警局最黑暗8天
「二二八事件的傷害影響是全面性的,所有台灣族群都受到傷害,連躲在山裡自我索居的原民都受到傷害──鄒族在那麼高的山上、布農族在那麼高的山上、泰雅族在中央山脈,他們都受到極大傷害,而且影響非常深遠……」
謝孟穎
2021-02-28 09:1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鍾淑敏專文:挑戰主權國家史觀—從海外華商經濟史解構近代中國政治
海外華人人數多達數千萬,人才輩出,長久以來吸引了許多研究者關注。
鍾淑敏
2021-02-26 05: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劉怡君觀點:母語保存政策—在家學!
韓國瑜還任高雄市長時,提出「母語在家學」的語言政策概念,此概念一出,立刻遭受四面八方揶揄嘲諷,認為是草包提出的草包政策。然而,從社會語言學和第二外語習得理論來看,母語在家學有其理論基礎,而且是目前世界上少數語言復興成功案例的有效做法。
劉怡君
2020-09-18 06:50
新聞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新新聞
新新聞》台語電影是怎麼死的
《毋甘願的電影史》不打悲情牌或喜鬧牌,因為台語電影不只是印證台灣主體性的工具,也不是在國語電影視角下被凝視的客體。作者在書中不時評析台語片兼具本土特色與現代主義的美學基礎,這是我們在21世紀必須重訪台語片的重要原因。
李佳穎
2020-03-21 14:00
風生活
風歷史
若孫文還活著,也不能在台灣說母語?他道出當年國民黨「禁說母語」政策的荒謬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戒嚴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的小學生必須學母語,有以母語播出的電視台;不過曾經有段期間,在學校說母語要被罰錢,廣播電視出現母語的比例還受到嚴格的限制。
想想論壇
2019-03-26 12:09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
多維觀點》「台語電視台」圈粉背後 文化平權還是文化霸權?
備受爭議的「台語電視台」(即閩南語電視台)案,最終在民進黨護航下於立法院通過預算,並交由公視執行,該案年度經費達新台幣4億元。其實早在預算通過之前,閩南語台已默默運作許久,當前臉書粉絲數已翻兩番,達3萬餘人,在政府強力推廣下,其能見度已大幅提升。
廖士鋒
2019-03-10 06:00
風生活
用台語寫國際新聞,竟被罵「福佬沙文主義」周盈成:台灣人最會找藉口不做的事,是學台語
語言障礙常存於自我設限,認為自己要會,又認為自己不行。台灣人最會找藉口不做的事,就是學台語了。
中央社文化+
2018-09-20 09: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講「國語」比較高尚?尊重別人名字很難?
先聲明一下,KolasYotaka(谷辣斯・尤達卡)曾經酒駕跟她的阿美族本名被霸凌根本是兩回事,其過去曾犯下的錯完全不能合理化今日一群「高級漢人」侵犯其人格權之事實。
賴彥丞
2018-07-21 05:20
風生活
無畏威權語言政策,十歲就靠「講台語」走江湖…《血觀音》唸歌阿婆道出賣藝70年感人理由
「大家都來學,一人學一齣,以後可以跟孩子說,這就是我們台灣的文化。」
中央社文化+
2018-06-05 16:02
新聞
政治
國內
為何《山頂的黑狗兄》成一代禁歌?唱歌也會被槍決 年輕人不知的台灣血淚過往
唱歌錯了嗎?如今台灣人耳熟能詳的〈山頂的黑狗兄〉、〈燒肉粽〉、〈望春風〉、〈媽媽請你也保重〉等曲,過去其實是禁忌,〈燒肉粽〉一曲遭控「描述民生疾苦,暗示政府無能」,〈媽媽請你也保重〉雖有「不過我是很打拚」歌詞,仍遭判定「懷憂喪志」,一禁30年,而國家人權博物館近日開展之「噤聲的日常」特展,便忠實還原台灣人連唱歌都不自由、甚至因而喪命的過去。
謝孟穎
2018-04-05 09:00
新聞
政治
國內
全程佈局刺殺蔣經國!親自將手槍交給哥哥 鄭自才:她比我跟黃文雄都還愛台灣
近50年前震驚國際之「刺蔣案」,是誰在背後承擔起一切?當年黃文雄行刺蔣經國失敗遭捕時一句「讓我像個台灣人一樣地站起來!」至今聽來依然震撼,卻鮮少人知道撐起這一切的傳奇女性──黃晴美,黃文雄的親妹妹。
謝孟穎
2018-03-25 21:40
評論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李明璁專欄:一口「道地好聽」英語的迷思
人人稱羨在美商公司上班的昔日學生,為何非得留職停薪、不顧家人反對就要去打工度假,難道將滿30的他,正要追求所謂的「空檔年」?他說真正的理由是想藉此將英語再練好些。
李明璁
2018-03-04 06:4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