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 文章列表
#
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
約 4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2023年上路!國民法官法三讀 人民將與法官共同審判刑案
歷經3天2夜、30多小時的表決大戰,立法院臨時會院會今天三讀通過國民法官法,讓成為國民法官的民眾,與法官共同審判特定刑事案件,並一起決定被告有罪與否及刑期。預計2023年上路。
中央社
2020-07-22 09:22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蕭奕弘觀點:國民法官無法達成一致決,會怎樣?
最近,立法院正在審議「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將在刑事訴訟逐案挑選民眾,擔任刑庭法官的角色,希望能藉此讓民眾更信賴司法。
蕭奕弘
2020-07-22 06:40
新聞
政治
立法院連夜審查「國民法官法」草案 李俊俋:重點是如何讓人民參與審判
立法院臨時會昨(20)日起處理「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草案二讀時已更名為「國民法官法」草案,預計不斷電表決到明(22)日三讀。總統府副秘書長李俊俋表示,重點不是陪審制或參審制何者為佳的爭議,而是如何讓人民參與審判,才能縮短司法與人民之間的距離。
黃信維
2020-07-21 18:43
新聞
政治
「朝野剩民進黨反對陪審制,多諷刺!」藍委痛批:詐騙車手、昨是今非
立法院臨時會進行「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法,並於二讀時將草案更名為「國民法官法」,昨天起進行逐條表決大戰。由於國民黨與民眾黨皆支持參審、陪審制兩制併行。國民黨團總召林為洲今(21)日上午表示,民進黨自1999年的行動綱領,到2015、16年民進黨立委都提案支持陪審制,結果現在卻攻擊陪審制,批評民進黨是「詐騙車手、昨是今非」;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也到場表達意見。
潘維庭
2020-07-21 11:32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許玉秀觀點:又是違反正當程序的半分鐘
7月15日新新聞根據所謂執政高層的一面之詞,報導蔡總統在陪審與參審之爭的角色,是公親變事主。這個一面之詞把3月27日那一場大法官和總統失格記,說成「在總統面前對決的爭點是司法改革後的審判制度,究竟要採民團堅持的『陪審制』?抑或是司法院版本的『參審制』?蔡英文找呂太郎來,是要讓民團和司法院雙方直接講開。民團和司法院爭執不休,蔡英文找來雙方要直接講開」這和過去兩個星期,在媒體還原現場的在場人士所說,完全不一樣。
許玉秀
2020-07-20 07:10
新聞
政治
司改會民調》立法院臨時會將強行通過國民法官法 5成6民眾喊「別急」
立法院臨時會將排審《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預計7月22日前完成立法。但對於「國民法官」究竟要用「陪審制」還是「參審制」,朝野和民間團體仍有很大歧見。根據民間司改會公布的民調,在社會還沒有共識下,有過半數民眾同意,執政黨不應急著通過立法;此外,也有高達84%民眾贊成台灣應同時並行參審及陪審制,等試辦後再做決定。
朱冠諭
2020-07-18 10:10
新聞
政治
司改會民調》爭議判決頻仍 64%民眾不信任法官 司法改革獲8成支持
近來部分社會重大案件的最終判決頻引發爭議,根據民間司改會委託《台灣民意與政策顧問有限公司》針對「台灣司法審判制度改革的民意反應」所製作的民調,只有近3成的民眾表示對台灣法官的審判有信心,高達64%的人則表示沒信心。
朱冠諭
2020-07-18 09:5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VIP
新新聞》小英競選政見一句「人民參與審判」,引爆法界陪審、參審大戰
一個美國婦女的先生在三年前死於一場瘋狂槍擊案,她認為槍枝公司不該生產武力過於強大的槍枝,決定和槍枝公司對簿公堂,但財大氣粗的公司卻利用陪審團制度的漏洞,砸錢委託專家事先調查並挑選陪審員,還用盡各種手段試圖操弄陪審團。這是知名法律驚悚片《失控的陪審團》(RunawayJury)的情節。
侯柏青
2020-07-16 11:0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民進黨在野挺陪審,如今執政要參審,「法案只賸名稱可討論」
柯建銘談到人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立法的最新進度表示,立法院臨時會將在七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最後三天完成草案逐條表決,「民進黨已展現誠意,草案內容談了六次,朝野協商也談了二十個小時,屆時條文有共識的就不表決,沒共識的就逐條表決。」
李順德
2020-07-15 18:00
新聞
政治
調查
綠營民調》「國民法官制」獲跨黨派認同 7成國民黨支持者也按讚
立法院臨時會6日繼續協商「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民進黨團也提修正動議,將法案名稱更名為「國民法官法草案」,近期民進黨中央也針對《國民法官法》草案進行民調,根據民調結果顯示,若是從政黨支持者的角度來看,民進黨有80.4%、國民黨71.9%、時代力量90.1%、台灣民眾黨85.2%、中間選民70%,而沒表態政治傾向者的74.3%贊成「國民法官制」。
黃信維
2020-07-06 21:12
新聞
政治
「不該拿重罪被告生命和自由當實驗品!」法界人士發聲明籲緩推參審制
立法院欲在臨時會推動司法院版《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高思博今(3)日聯同多位學者、律師發表聯合聲明,呼籲立院朝野協商暫緩處理,再廣納各界建言,避免草率立法,以免造成災難性後果;該聲明並指出此法有3大缺陷。
潘維庭
2020-07-03 16:13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不必譏笑國民黨「姿勢」不好
為抗議監察院長提名,國民黨發動「占領議場」二十小時,結果民進黨立委一個小時「清場」完畢,奪回主席台後,旋即舉行臨時會,確認臨時會預計處理的特定議案,包括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及考試院、監察院人事同意權,以及農田水利法草案、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前瞻二期特別預算案及華航、護照正名公決案等。
主筆室
2020-06-30 07:2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許玉秀觀點:柯建銘總召,不要製造假消息恐嚇人民!
最近司法院和民進黨又想出新招,為了掩飾「參審融合陪審」的怪獸制度,攻擊陪審與參審兩制併行的制度是舉世無雙、不可行。這些寫手,還包括法官,如果不是昧著良心、扭曲事實,就是沒弄清楚事情原委,就信口開河。終於6月29日,柯建銘總召在迴避兩個月後,再度公開針對陪審制度進行蓄意的造謠:民團的拼湊修法版本會變成一個災難。犯罪手段,已經從施行詐術升級為恐嚇。
許玉秀
2020-06-30 07:00
新聞
政治
國內
國民黨佔立院20小時結束!綠委只花1小時就奪回主席台,通過臨時會時程與特定議案
杯葛立法院臨時會,國民黨立委徹夜佔領議場,民進黨立委今(29)日上午11點開始從主席台後方攻堅,奪回主席台。而在12時許,立法院長游錫堃也進入議場宣佈就臨時會事項進行表決,而在表決後,民進黨以人數優勢通過時程、特定議案內容,並否決國民黨團、民眾黨團的臨時會特定議案。
林瑋豐
2020-06-29 12:17
新聞
政治
藍委占議場》民進黨:陳菊本人不曾被彈劾,監院現無高市府案件在調查
立法院29日將召開臨時會,國民黨立委28日搶先敲破玻璃闖入議場,噴漆並且搬椅子阻擋門口,杯葛監察院人事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對此發表聲明,批評國民黨還無法在民主化的台灣,扮演理性在野黨的角色,更有違選民託付的責任。
林瑋豐
2020-06-28 20:40
新聞
政治
要求撤換陳菊!20多位藍委戴頭燈、帶電扇占議場 賴士葆:太陽花吹冷氣,我們沒有
因為不滿監委被提名人士,引發社會反彈,國民黨團下午4時破門進入議場,表態拒開臨時會,要求總統蔡英文撤換陳菊,否則國民黨團不退出議場。目前現場包含李德維、洪孟楷、鄭麗文、林奕華、鄭正鈐、李貴敏、葉毓蘭、 鄭天財孔文吉等人都已在議場,也在發言台上噴上「監委酬庸、拒絕背書」的綠漆。
潘維庭
2020-06-28 17:59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總統520加持,司法院要送國民法官闖關
司法院推出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預定在立法院六月底召開的臨時會闖關,這套讓人民也能當法官的重磅法案,曾在上屆立委任內鎩羽而歸,此次捲土重來依然驚濤駭浪。這艘輕舟能否在各方的政治算計中抵達彼岸,展開台灣審判制度的新頁?
侯柏青
2020-06-24 09: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許玉秀專文:在行騙的政黨,誠信是笑話
台灣防疫成功享譽國際,但輸出詐騙集團,也是聞名遐邇。台灣的騙子行跡似乎踏遍五大洲,每次看到或聽到其他國家送回我國詐騙集團人犯的新聞,總覺得不太光彩。但就算是這樣,基本上覺得詐騙集團是在離自己相當遙遠的地方,儘管偶而會接到他們的詐騙電話。
許玉秀
2020-06-18 07:10
評論
國內
專欄
陳思帆觀點:我所知道的「國民法官」制度理念與規劃
「人民參與審判」已經蔡英文總統宣示,將為接下來司法改革的重點,因為個人過去在司法院刑事廳服務期間,曾經參與過司法院「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研議過程,謹就自己所知,分享司法院對於人民參與審判的理念與規劃,以及決定採現行「國民法官」制度的理由。
陳思帆
2020-06-15 07:00
新聞
政治
立院臨時會預計審3人事權、3法案 柯建銘:預計6月中下旬召開
立法院會期將在5月底結束,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今(26)日晚上受訪時表示,預計將在6月中下旬以後召開臨時會。對於時間點的部分,柯建銘指出,前瞻基礎建設二期預算的部分,當初在委員會通過初審時,要等待一個月的協商冷凍期,所以最快要到6月15日,才能進行表決,所以大約就是那時才會召開臨時會。
黃信維
2020-05-26 18:59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