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國安戰略報告 文章列表
#
國安戰略報告
約 2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紐西蘭首份國安戰略》未來可能參與AUKUS 中國顯然是主要目標
隨著大國競爭局勢加劇,紐西蘭國防部長利特爾4日發布國安及國防報告,其中提到台海緊張升溫可能引發衝突。紐西蘭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民主專案地緣政治分析師米勒直言,雖然中國在這些報告中僅被提及10多次,但很明確中國是紐西蘭此份更新藍圖的主要目標。
簡恒宇
2023-08-06 1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對中國採鷹派立場比加入北約還令人驚訝 學者推測這原因讓瑞典改變外交政策
由於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促使與俄羅斯相鄰的北歐國家芬蘭、瑞典一改中立政策,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不過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執行副董事長帕爾希和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學政治學高級講師史翠恩撰文稱,比起加入北約,瑞典對中國採取鷹派態度更令人驚訝,此轉變可能是考量美國政治。
簡恒宇
2023-07-26 09:0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中國是對手、也是合作夥伴!」德國公佈首份國安戰略報告,分析家意外「對台灣隻字未提」
德國聯邦總理蕭爾茨與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以及財政部長林德納等人共同出席記者會,介紹40多頁長的德國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這是德國在二戰之後第一份安全戰略,並且將中國定義為「合作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並強調「缺了中國,許多全球性挑戰與危機就無法解決」,但分析家也對台海危機並未寫進報告感到意外。
李忠謙
2023-06-15 12:3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調查
科技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拒向美國晶片戰低頭?學者曝習近平「5年野心」 中美關係恐打死結
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前,美國推動對中國高階晶片「鎖喉戰」,鐵了心要切斷「矽谷─新竹─上海」的三角連線,未來5年美國對中國會有更激烈的制裁,隨著美中螺旋敵意上升,中國會更強調自力更生與西方國家脫鉤嗎?甚至有外媒指出中國可能走向閉關鎖國?
林庭瑤
2022-10-16 17:2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拜登任內首份國安戰略報告:美日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台
美國拜登政府日前公布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載美日安全保障條約適用於釣魚台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日本聲稱擁有釣魚台列嶼,對於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高度肯定。
中央社
2022-10-16 01:00
評論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五十步罵百步
美國近日不平靜,重大槍擊案猶如傳染病般此起彼落,數十人因此喪命。其中最讓識者擔心的,當屬五月十四日發生在水牛城的種族仇恨兇殺案。
祝仲康
2022-06-10 14:10
新聞
政治
軍事
拜登首份國安報告曝!學者指「4大看點」:對付中國要靠三招
美國拜登政府於3日發布《國家安全戰略暫行指南》,內容闡述美國與國際交往的戰略願景,以及作為正式《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公布前的指導文件。對此,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副研究員李哲全12日撰文指出,這份報告闡明拜登政府對中政策輪廓,包括外交為先、多邊主義、鬥而不破的競合關係,同時也表明「美國堅定支持台灣安全」。
陳煜
2021-03-15 08: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新新聞》習近平讓香港變成中國反西方前線
中國人大常委會正式獲授權進行香港國安法立法工作,有關法例將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的形式頒布,即是由北京中央直接為香港立法,其中包括「顛覆國家政權、分裂國家、恐怖活動和外部勢力干預」等法例,預計最快今年六月通過。
新新聞劉細良
2020-06-04 10:30
新聞
國際
政治
新新聞
新新聞》台美防疫合作,可共推WHO改革、齊抗中國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蔓延歐美,中美之間仍不脫大國之間的鬥爭,相互指責病毒源自對方。
新新聞林廷輝
2020-03-27 17:0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經濟
科技冷戰》防中國間諜滲透、竊取科研技術,美國出大招嚴防陸生
在中美貿易戰火延燒下,白宮嚴防自由開放的美國學術界遭外國情報單位滲透,也譴責中國「盜竊智慧財產權」。身處科研交流最前線的中國留學生首當其衝,川普政府嚴管陸生的簽證核發,使他們難以受雇於美國頂尖企業,近一年來,中國人前往美國留學、找工作的大門越來越窄,不少中國學生因此放棄「美國夢」,改赴英國留學。
蔡娪嫣
2019-12-03 08:50
風生活
世界
為何美國跟中國會走到今天的局面?綜觀美中建交40年,既合作又競爭的矛盾關係
美中建交近40年,有合作也有競爭,美國助中國融入國際體系,期盼改變中國體制,但中國壯大後對自身發展模式更具自信,甚至有意輸出,兩國意識型態衝撞,逐漸走向對立。
中央社
2018-12-24 16:44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美中建交40年》中國民族主義高漲、撼動國際規範 美中關係迅速惡化、華府形成強硬共識
美中建交近40年,有合作也有競爭,美國助中國融入國際體系,期盼改變中國體制,但中國壯大後對自身發展模式更具自信,甚至有意輸出,兩國意識型態衝撞,逐漸走向對立。
中央社
2018-12-23 13:31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在川普總統領導下,美國以堅決行動回應中國」美國副總統彭斯演說全文(中英對照與延伸閱讀)
2018年10月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Pence)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Institute)發表重要政策演講,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多所批評,宣示川普政府日趨強硬的中國政策。以下是彭斯演講全文中英對照。
李忠謙
2018-10-05 14:43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汪浩觀點:美中「新冷戰」,臺灣怎麼辦?
冷戰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自由世界與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陣營之間長達半世紀的政治對抗。一般認為,冷戰始於1947年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結束於1991年蘇聯解體。當前,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政治競爭正在發展成為「新冷戰」,而川普上任前就提出與中國周旋是美國最有挑戰性的長期課題。一年前,我在《總統川普》(時報出版社2017年3月)書評中曾說,透過川普的書,可以暸解他對美中關係的基本想法,同時有助於臺灣制定對策。
汪浩
2018-04-01 07:20
新聞
國際
政治
新新聞
新新聞》鷹派班底就位 進攻中國信號響起
在短短不到十天內,美國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急劇人事大變動。經濟戰線上,原首席智囊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柯恩(GaryCohn)辭職,換上財經評論人柯德洛(LarryKudlow);久被投閒置散的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納瓦羅(PeterNavarro)重出江湖。國安戰線上,國務卿提勒森(RexTillerson)被撤,換上中情局局長龐佩歐(MikePompeo)。白宮還傳出可能有其他人事變動。
新新聞黎蝸藤
2018-03-21 18:4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張光球觀點:川普國安報告,意在商業軍售
川普日前發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被提及的國家和川普的措辭,外界一如以往各自解讀其內涵,而美國的主流媒體和學者,大多認為內容與原先的預期有所落差。但是,如果從商人的角度觀之,川普只是將美國戰略商業化罷了。
張光球
2018-01-02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財經
軍事
回顧2017》美台經濟乏善可陳,軍事關係說的比做的多—川普想法依舊撲朔迷離
2017年步入尾聲之際,美國總統川普發布上任後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NSS)報告,其中點明將在美國的「一中」政策下與台灣維持強健關係,並重申將美國在《台灣關係法》規範下持續對台軍售,美台關係在一個令人期待的正面氛圍中收尾。不過一年前,美台關係卻是在一個高度不確定的狀態下揭開序幕。
美國之音
2017-12-28 15:04
評論
國際
專欄
孔令信觀點:耶路撒冷案一敗塗地,川普急躁造就對手
川普的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談話在聯合國的投票,從安理會15席只有美國自己投了自己一票外,其餘14全部投了反對票。同樣的議案在交付聯合大會表決時,儘管事前美國大使海利嗆聲要「記名」、川普則「威脅」要中斷金援來杯葛反對美國的國家,然而結果是128票贊成譴責美國,9反對35票棄權。對川普來說可以是一敗塗地之外,更要緊地是美國在國際影響方明顯在式微。
孔令信
2017-12-27 06:3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軍事
川普的國安戰略報告》點名中國、俄羅斯威脅美國利益 學者:過度強調大國競爭非好事
美國總統川普18日公布上任後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內容直接點名中國和美國是「競爭強權」,試圖奪取美國的領導地位,部分專家認為,川普政府想要凸顯與前任政府的差別,因此刪除氣候變遷威脅,但部分內容也具有政策延續性,不過報告過度強調與中國的競爭關係,而非著重透過合作取得平衡,這是一大錯誤。此外,美國也計畫採取更積極作為,應對中、俄的駭客攻擊。
國際中心
2017-12-19 18:30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軍事
氣候變遷不再是國安威脅,中、俄才是美國對手...川普國安戰略報告:將維持與台灣關係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將滿1年,他18日首度公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給予未來美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架構,「美國優先」不再只是競選口號,會透過國安戰略報告實踐,其中強調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點名中國與俄羅斯是「競爭強權」,試圖奪取美國的領導地位,並稱會依據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維持與台灣的強健關係,包括遵循《台灣關係法》提供台灣防衛需求。
簡恒宇
2017-12-19 14:07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