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收藏於倫敦大英博物館的羅塞塔石碑是遊客一定不能錯過的「鎮館之碑」,這塊長112.3公分,寬75.7公分,厚28.4的花崗閃長岩石碑上刻著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詔書的三種不同語言版本,使得近代考古學家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年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意義與結構,成為日後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里程碑。1799年,雄霸歐洲的拿破崙前往佔領埃及,隨著他一同出征的法軍上尉布夏賀(Pierre-FrancoisBouchard)在尼羅河三角洲上一個稱為羅塞塔(Rosetta,今日稱為el-Rashid)的港口城鎮郊外,在擴建軍事基地聖朱利安要塞(FortStJulien)的工程時,意外挖到一顆黑色的大石頭,這塊石頭接著被送去拿破崙在開羅設立的埃及研究所(Institutdel'Égypte)裡的科學家們研究分析,由於石碑是在羅塞塔郊外出土的,因此根據發現地點而命名為羅塞塔石碑(Rosetta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