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哀悼必看 文章列表
#
哀悼必看
約 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心理
想安慰別人,別只會說「我懂你」!心理師用1方法治癒對方,比傾聽更有效
「老師你又知道什麼?你曾經像我一樣如此痛苦嗎?你什麼都不知道,憑什麼這麼說?」
大好書屋
2023-09-30 10:30
風生活
心理
升上主治醫師的第一天,他卻跳樓了!一封資優生的染血遺書,道盡許多父母不自覺的可悲心態
娜娜氣沖沖地衝進外傷區,喘著大氣說:「氣死我了!把我們護理師當成什麼啊?你們借我抱怨一下,那個重症區第三床病人的爸媽真的太過分了!根本就是把護理師當成他們家的傭人使喚。我已經跟他們說了我在忙,稍後就會去協助他們幫病人換尿布,他們不但一直催,我在幫其他病人做處置的時候,甚至站在我身後盯著我!說如果不這樣盯著我,不知道我要拖多久才去幫他們兒子換尿布。拜託,換尿布本來就是家屬該自己做的事情,我們是去協助,而且我又不是故意不馬上去的!」
寶瓶文化
2022-12-26 16:38
風生活
文化
海葬、樹葬真的環保又浪漫嗎?從事殯葬業多年的他揭真相,多數人根本被電影誤導了
有回演講結束後的提問時間有人問了:「請問老師,哪一種葬最環保?」這道題目顯而易見就是陷阱題,於是我反問:「你覺得電動車跟汽油車哪個環保?」
易春秋
2021-11-23 11:18
風生活
健康
親友罹癌,別再叫他們加油了!「堅強點」、「你可以的」10句地雷安慰語,說出口根本落井下石
請多加留意,某些說法司空見慣,卻往往會踩到病人的地雷。
天下文化
2021-11-11 00:08
風生活
世界
心理
無慢性病、還在大學教書的104歲人瑞阿公,為何赴瑞士安樂死?曾寶儀親訪後,悟出生命意義
編按:大衛.古道爾,是澳洲的生態學家,高齡一零四歲的他身上沒有任何慢性病,兒孫成群,年過百歲的他仍然在大學教書做研究,從一般人眼中看來,他沒有安樂死的理由,但為何他卻毅然決然地做出這樣的決定?紀錄片《明天之前》的主持人曾寶儀因拍攝有機會前往瑞士、親自採訪大衛.古道爾,她也分享了當時的觀察和內心的想法...
大田
2021-10-11 10:00
風生活
下班經濟學
健康
心理
人在臨終前有什麼預兆?專家列9大瀕死症狀,請把握機會好好道別
知道死亡的樣貌,方有能力面對我們至親的離世,而不會因未知而恐懼。對陪伴臨終者度過所有階段直到彌留的人來說,知道將看到什麼會對你有所幫助。這樣你就不會那麼害怕,也能反過來給予臨終者更多的支持與慰藉。
四塊玉文創
2021-04-05 17:00
風生活
風書房
心理
「我瞭解你現在的痛苦」、「請節哀順變」對處於喪親之痛的人,千萬別說的13句話
「節哀順變」是當我們面對「喪親」時,最常聽到旁人的安慰。喪親,是生命中很重大的變故,也是一生中每個人遲早都需要學會面對的課題,只是真正能敞開內心,盡情悲傷的人太少了,久了,我們的心靈累了病了,請學著給喪親的人一點時間,允許他們好好地悲傷和哀悼。
馮以量
2021-04-04 16:40
風生活
科學
心理
人在臨終時會說什麼?為何常語無倫次?語言學家蒐集181人、2千多句遺言,道出深刻發現
很多電影角色臨終時,都會託付身後事、與愛人不捨話別、或者留下警世格言,但真實人生不會按照劇本演出。現實中,人在彌留之際通常都是氣弱聲嘶,話語支離破碎,難為人生畫上完美句號。語言學家LisaSmartt受父親離世衝擊,開始研究臨終者的語言模式,成果發表成書,詳細收錄181人的臨終遺言。究竟他們的說話方式有何共通特徵?作者又如何解讀分析?
*CUP
2019-03-21 19:47
風生活
世界
文化
鄰居沒有注意到他去世了,告別式上也沒有朋友、同事、家人…德國最哀傷的「孤獨死」者
「不僅他們的死亡被忽視,他們的生命也被忽視了。」此話出自一名德國牧師。獨居者死後一直無人發現,發現也無人認領,情況已不只發生在日本。據德國之聲報道,德國「孤獨死」個案愈來愈多,只能靠宗教慈善組織或地方政府,令死者可以入土為安,才能得到最後一點尊嚴。
*CUP
2018-12-22 17:30
風生活
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5部電影教你如何面對死亡,學會好好向最愛的人說再見
總有一天,我們終將離開這個世界,不論是身邊多深愛的人,或是自己,都不可避免。我們雖然不能改變事實,卻能調整我們對於「死亡」的心態。
電影教我們的五件事
2018-10-26 10:29
風生活
心理
解尿困難的阿公,隔天卻從病房跳樓!實習醫師的震撼教育:很多病人被他與醫師間的關係殺死
「醫生不會錯!」因為醫者如父母,你是絕對不會帶著錄音機和律師來見他。
心靈工坊
2018-07-02 12:39
風生活
職場
「我們24小時不停歇地燒,至少兩三百具大體...」那場國難,讓火化師體悟人生真相
在喪葬流程中,禮儀師是照顧往生者家屬需求、並且陪伴他們的第一線人員,與禮儀師相關的報導、文章、戲劇作品皆時有所聞,民眾較不陌生。然而單靠禮儀師無法獨立完成所有治喪大小事,還需仰賴火化師、撿骨師等專業人員分工配合,才能讓往生者的最後一程功德圓滿。本篇專訪擔任新竹市羽化館組長的火化師蔡伍賢,一窺他的職人故事。
喀報
2018-06-29 00:48
風生活
心理
「我下班很累,顧小孩本來就是妳的事!」差點攜子跳樓的她,淚訴「為母則強」害慘多少媽媽
愛情的承諾是不可靠的,可靠的是一個男人願不願意為了家庭而有所改變,扛起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但是很多男人把事情想得太美,結婚生子後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立刻搬出「我只負責工作就好,小孩本來就是媽媽的事」的高論,讓太太躲也無處躲地扛起兩人份的親職。
時報出版
2018-05-09 15:12
風生活
聽到別人過世的消息,除了R.I.P,多學這10句慰問的話會讓人更窩心
身邊的人若正經歷失去親人朋友、身體病痛,或是你只是純粹想表達你的支持,除了"I'msorrytohearaboutthat."英文裡經常會用"loss"、"sadnews"來取代"death"、"die"這樣直接的字眼,千萬別哪壺不開提哪壺,問候對方的家人"Howareyoudoing?",甚至要對方"movingon"。要怎麼開口?可以提什麼?有幾個重點單字可以參考。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2018-04-11 14:20
風生活
日本
心理
為何日本越來越多老人選擇「一個人在家死掉」?她道出背後豁達生命觀,台灣也該跟上
因應高齡化社會、新生兒減少,日本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說,台灣和日本人口變化類似,應關注「一個人的臨終」議題,走在人生的下坡路時,做好臨終規劃,才能走得安心。
中央社
2018-02-09 12:47
風生活
日本
日本「歸零死」蔚為風潮:不添麻煩,少了紙錢,人生終點可以環保又乾淨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但至少可以決定怎麼離開人世。台灣傳統觀念追求「厚葬」,哀榮備至的隆重喪禮才合禮;但日本人對生死看得更坦然,除了替自己提早規劃生前契約,不讓至親為身後事苦惱外,更有人選擇極簡的「歸零死」,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許世哲
2017-12-07 16:06
風生活
風書房
健康
中風後想保持尊嚴有死去多難?他對兒子的最後一聲哭求:別因捨不得而凌遲我…
病人是一位退休的老校長,先是糖尿病、然後中風、然後慢慢變成失智。在中風之後,意識還清醒之時,老校長痛哭流涕告訴獨子:「我可以死,千萬不要為了捨不得,而凌遲我,硬拖著不讓我死!」
黃勝堅
2017-03-22 16:00
風生活
風書房
心理
為何藍綠都敬重的他,臨終因此求死也不能?主治醫師一句話,道出最震撼的辛酸…
很多人會覺得,有錢有勢的大人物即便生病,也能受到更好的照顧,直至臨終都過著比窮人更好的生活。但台大醫師黃勝堅確曾遇上一個截然不同的狀況:因為病人太知名,為了不讓社會絕望,所以求生不得,求死也不能……。
黃勝堅
2017-03-08 18:23
風生活
心理
如果今天是生命最後一天,你想怎麼過?日本醫師在安寧病房領悟:人愈接近死亡,反而愈能肯定自己的人生
當生命即將到達盡頭時,人就會明白生存的意義。首先,請教各位一個問題。假設今天是你人生的最後一天,你想如何度過今日?是全力以赴地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秒?還是與心愛的家人一起度過?
小澤竹俊
2016-11-10 15:10
風生活
你為了什麼而活?風靡美國「價值觀清單」習作,讓你找出人生最重要的10件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自己掌控,但是很多情況下,我們的時間總是被他人或外務所綁架,究竟要怎麼樣才能甩開忙亂,讓生活過得井井有條?
經理人
2016-06-21 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