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和平主義 文章列表
#
和平主義
約 37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龍應台說的不全對─台獨的時間不多了
最近,作家龍應台在《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應邀刊登投書「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clockistickingforTaiwan);而面對美國川普的「狂人稅」,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卻要「脫中入北」,即要台灣脫離整個中國後,進入全球北方國家也就是美國,這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其實意謂著:台獨末路,近了…,兩岸終將會有實現和平統一的那一天。
孫榮富
2025-04-18 0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達賴喇嘛出新書:我的繼任者「不會生在中國」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日前推出新書,他描述這本書是「西藏未來的架構」,還在書中寫道,他的繼任者將出生在中國以外的地方。
中央社
2025-03-28 12:28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何思慎觀點:川普不滿美日同盟給石破「印太北約」機會
美國總統川普6日在白宮向媒體表達對《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的不滿,認為美國須片面防衛日本,但日本卻沒保護美國的義務。此議為美日關係投下變數,川普意味二戰結束後日本始終搭美國安全便車,占盡美國便宜,道盡川普對戰後日本的刻版化印象,延續第一任期對美日同盟的態度。
何思慎
2025-03-12 05:4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科技
AI
胡又天專欄:從史官到黃老之學─脫胎自「歷史大數據」的政治藝術
前言:本系列文章為《DeepSeek講道德經-與AI同行的智慧之旅》人類部份的序文,本書上卷將於3月初由作者自營的工作室「博士草堂」出版。
胡又天
2025-03-09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睽違兩年的美中峰會!習近平可能訪美見川普:「川習會」談判桌上有哪些關鍵牌
美國總統川普週三(2月21日)表示他「期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關於行程是否確定、具體如何操作尚未有定論。學者認為,習近平訪美「只是時間問題」。
BBC News 中文
2025-02-22 14:39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韋安觀點:和平主義者的「百年孤獨」─戰爭的荒謬和對人性的「誘惑」!
「對有些人來說,『戰爭』只是讓他們有『體面的工作』而已。
韋安
2025-02-09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韋安觀點:龍應台、郭正亮被出征─和平主義者為何總被認為「不愛國」?
任何時代,一個國家社會與外部有敵對緊張關係時,那些主張溫和路線的「和平派」、和平主義者,都可能背負辱罵、質疑、痛恨,也常會被指控為「不愛國」、「叛國」,或承擔法律追責,甚至被投進監牢。
韋安
2025-01-27 06:4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包承柯觀點:川普2.0的猶豫與挑戰─中美關係與台灣問題
去(2024)年11月5日的選舉結果,川普(DonaldTrump)成功獲得當選美國總統,再次掌控美國聯邦政府的所有行政權利資源。由於美國在戰後近80年的國際秩序中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當選總統的政策將會影響國際局勢的走向。川普在選舉中提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口號,自然是美國國內政治中存在著許多不偉大的現象讓川普痛心疾首,他的口號引起了美國社會中保守選民的共鳴,這也是他能夠贏得選舉的關鍵。
包承柯
2025-01-11 07:10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經濟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拆解中俄朝伊「邪惡軸心」,為什麼該從中國下手
曾被《外交政策》評選為全球十大思想家之一的扎卡瑞亞(FareedZakaria),日前在該雜誌年度回顧的Podcast節目與總編輯阿格拉瓦(RaviAgrawal)一起回顧驚濤駭浪的2024年。
李忠謙
2024-12-31 06:10
新聞
國際
安倍昭惠赴「李登輝之友會」演講:日本人應該珍惜台灣這個國家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遺孀安倍昭惠22日接受日本李登輝之友會之邀在東京演講時,談及台日關係、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她表示,日本人應該珍惜台灣這個國家。她還說,川普是一個不想戰爭的人。
中央社
2024-12-23 09:59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文化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中國學者來台境遇大不同?兩岸學術交流 陸委會沒擋這大咖卻「臨時喊卡」
近期由於馬英九基金會邀請馬龍、楊倩等40位大陸師生團訪台,帶來不少熱議話題,也讓冰封已久的兩岸交流重新浮上檯面。馬辦的陸生團終究是少數的特例,不過,兩岸學術界交流卻有升溫的趨勢,不只陸方舉辦各種兩岸論壇與研討會,廣邀台灣學者參加;也有越來越多大陸學者以公開或低調的方式來台,其中不乏多位「大咖」。令人好奇的是,同樣是大陸學者來台參與學術活動,為何境遇卻大不同?
張鈞凱
2024-12-04 08:5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經濟停滯導致崩潰?挑戰雖大但有機遇?「中國前景」好壞,學者觀點交鋒
川普(DonaldTrump)回潮對世界的衝擊,以及中國崛起何去何從,各方觀點不一,難有定論。美籍中國經濟學者許成鋼認為,中國經過快速成長之後陷入了停滯期,恐淪落類似蘇聯崩潰前夕的狀態;北京大學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賈慶國則主張,川普勝選對中國而言,挑戰與機遇並存,但挑戰遠遠大於機遇,中國要「丟掉幻想,準備鬥爭」。
張鈞凱
2024-11-29 22:51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川普風將催化世界傾向中國
1月14日,出訪秘魯、參加APEC峰會的中國大陸主席習近平以視頻參加了秘魯錢凱港的開港儀式引發歐洲關注,稱將美國趕出後花園、歐洲應該適應中國。其實,已開發國家都該正視,為何中國大陸更吸引新興經濟體與其合作,除了證實冷戰思維已經過時,多邊主義也悄然崛起。筆者認為,川普帶領的美國優先風潮將激化北京主導金磚國家帶動對聯合國的改革,也淺移默化的催化世界傾向中國。
阿寶 JH Wei
2024-11-29 0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林挺生觀點:克勞塞維茲的煩惱─戰爭與個人和國家的命運
如果少年維特能有這麼多煩惱,克勞塞維茲也會被煩惱所困。
林挺生
2024-11-28 07: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林錫星觀點:緬甸人夜郎自大的民族心態
早在今年4月初就有消息傳緬甸Tatmadaw政府首腦敏昂萊大將嘗試訪問中國遭婉拒後,緬甸先等來了俄羅斯的強援。敏昂萊這次訪華後,又要馬不停蹄地訪問俄羅斯。
林錫星
2024-11-24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趙文衡觀點:美國大選與台灣地緣政治風險
美國大選結果可能會對全球地緣政治產生翻天覆地的影響,主要是因為若川普當選,將會採行與拜登政府截然不同的對外政策。一般認為,賀錦麗將繼承拜登政府外交與安全政策,不會大幅改變現有的地緣政治樣貌。相反的,川普在美中關係、俄烏戰爭、以阿戰爭、台海衝突等全球幾個重要的地緣政治熱點,所持態度與拜登政府不同,若當選,不但將重塑大國關係,也會影響上述衝突的未來發展,對台灣的地緣政治影響尤為巨大。
趙文衡
2024-10-10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VOA專訪華自強》前國務院中國事務高官獨家解析:台海衝突並非不可避免
2021年到2023年間擔任美國國務院負責中國與台灣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華自強(RickWaters)9月19日在華盛頓接受美國之音專訪,就當前美中關係的前景與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
美國之音
2024-09-30 12:5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中國人不願面對的二戰真相─抵抗者多?還是合作者多?
今年筆者有幸獲得胡佛研究所(HooverInstitution)東亞館藏部主任林孝庭邀請,前往舊金山出席近代中國與台灣工作坊活動。胡佛研究所向來被戲稱中國國民黨的「海外黨史館」,曾經是兩蔣日記的落腳處,直到去年蔣家與蔡英文政府達成協議,才讓蔣中正與蔣經國日記回到台灣。當然先決條件是胡佛研究所保留了兩蔣日記的複印版,以防止未來兩岸政權出於政治需要予以竄改。
許劍虹
2024-09-22 07: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吳統雄、彭百顯觀點:以金融新創、數位法幣、斡旋平臺創造雙兩岸絞鏈
呂秀蓮前副總統於9月1日召開民間國是會議,我們就「兩岸如何化干戈爲玉帛」與「縮短貧富差距」2項議題,提出「以數位科技與金融合作實驗,促進兩岸共榮」的建議,具體方法包括:金融新創商業模式實驗、「數位法幣」範疇實驗、與「後石油美元」時代的國際金融中心;而「數位法幣」範疇實驗可望兼及縮短貧富差距、增加政府治理效能、澄清吏治。
吳統雄
2024-09-02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點教育》該演奏〈軍艦進行曲〉或參拜靖國神社?—應用同理心加以思辨
今(2024)年8月14日空軍節,在空軍嘉義基地的營區開放活動中,國防部三軍樂隊演奏了日本自衛隊的〈軍艦進行曲〉,隨即引發批評。國防部表示,這只是單純的國際軍樂交流,同一活動中也演奏英、美等國軍樂。
諄筆群
2024-09-02 05: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