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實蔡政府能源轉型政策後,電價到底漲多少,一直眾說紛紜。由蔡政府選前支票:「電價不漲」,到李世光前部長說電價漲10%,沈部長說20%,民間估40%。以實際金額而言,張景森政務委員曾說未來十年每度漲價不會超過一塊,近日經濟部定調為每度漲5毛,到底真相為何?政府為何每每只說每度漲幅而不說全年總發電成本到底增加多少?因為每度漲0.5元聽起來很小,20%好像也還好。但若換算為全年發電成本可就是政府一再迴避的天文數字。要知道2025年電費漲0.5元或1元到底總發電成本增加多少就要先預估2025年發電度數。2017年電力系統發電約2300億度,若每年成長2%,2025年發電量將達2700億度,這個數字與上月經濟部曾次長所說的數字相符。所以每度電價如果漲0.5元表示每年發電成本增加1350億元,這數字是年金改革每年省下450億元的3倍,也是政府從來不敢公開的數字。電價漲幅百分比(10%,20%)及每度漲幅金額(5毛,1塊)的相互關係又為何?2025年每度電若漲0.5元,相當於電費漲多少百分比?上文提到2017年發電度數2300億度,依台電財務報表,2017年營業額5700億元,表示每度電費不到2.5元。所以每度電漲0.5元就是漲20%,每度電漲1元就是漲40%。若每度電漲1元,表示2025年每年發電成本增加2700億元,其實這是較為正確的估計。即使退萬步,接受經濟部所謂的每度電只漲0.5元的說辭,對人民的影響究竟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