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灣美國商會 文章列表
#
台灣美國商會
約 4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商業
經濟
出席美商會謝年飯,賴清德宣布擴大對美採購,不只台積電「將有更多產業赴美投資 」
「台灣美國商會」20日晚間舉辦「2025年謝年飯」,總統賴清德致詞時表示,美國是台灣最主要投資來源國,美國也是台灣最大投資對象,不只台積電投資美國,陸續將有許多產業將跟進赴美投資。阿拉斯加州長鄧利維致詞時則大力推銷自家液化天然氣(LNG),稱將有助於台灣維持能源安全。
王秋燕
2025-03-20 22:21
地方新聞
新北
美國華裔民選官員協會拜會侯友宜 交流教育、文化、台美關係等議題
「美國華裔民選官員協會」訪團近日訪台,於昨(11)日拜會新北市長侯友宜,訪團成員大多來自新北在美國加州的姊妹市及友好城市,雙方就教育、文化、台美關係等議題交換意見。
李梅瑛
2025-03-12 20:13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商業
經濟
2025美國商會景氣調查,逾80%看好台灣經濟 理事長:期待美台簽BTA,雙邊關稅維持低水準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就任,全球憂心關稅戰開打。台灣美國商會今(16)日發布《2025年商業景氣調查》,9成受訪企業計劃維持或增加今年在台灣的投資,超過80%對今年台灣經濟、營收前景具信心。理事長DanSilver表示,美國企業多期待美、台儘速簽署雙邊貿易協議(BTA),如此雙方都能有較低水準的關稅。
王秋燕
2025-01-16 19:57
新聞
國際
國內
AIT新處長谷立言記者會,流利中文回應疑美論:不必擔心台灣科技業被掏空
美國在台協會新任處長谷立言4日召開7月就任以來的首場記者會,以流利中文回應「疑美論」,強調對台灣科技業遭掏空的擔憂毫無必要,並稱台灣成功建立的半導體生態系統,無法在其他地方複製。
蔡娪嫣
2024-09-04 17:41
新聞
政治
郭智輝能源立場引綠委質疑?卓榮泰駁不同調:綠能可彌補核三停役缺口
經濟部長郭智輝近來對核三延役、修正《核管法》等議題說法引發風波,傳出行政院長卓榮泰6日宴請綠委餐敘時,不少民進黨立委當面輪番質疑,場面尷尬。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今(7)日於立法院質詢時詢問,行政院是否會研議提出《核管法》修法?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行政院目前並無相關考量,只有考慮在核三廠一號機停役後,產生的電力缺失能否從新興電廠及綠能填補。
鍾秉哲
2024-06-07 13:22
新聞
國內
財經
美國商會發布2024台灣白皮書 盼電價穩定、碳費機制透明
台灣美國商會於今(6)日發布「2024年台灣白皮書」,書中提及碳費及能源等議題,同時更提到台灣應該要有穩定的電價,對於新政府,則期待有機會開創新局,增進台灣對未來的布局並掌握先機。
馮建棨
2024-06-06 21:2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財經
軍事
觀點投書:戰爭與和平對產業的影響與衝擊
2016年政黨輪替後,兩岸關係惡化,不但ECFA後續談判中止,兩岸正常協商管道中斷,兩岸陷入戰爭的可能性,近期也甚囂塵上。沒人願意受到戰火的洗禮,但兩岸緊張態勢帶來的地緣政治風險,已影響廠商的投資意願,企業的布局,並進而造成經濟的負面衝擊。
陳金隆
2023-12-10 06:00
地方新聞
高雄
台美商會拜會管碧玲 執行長林博智:就海洋議題深化國際合作
臺灣美國商會林博智執行長於今年7月就任,特於昨(6)日赴海洋委員會拜會管碧玲主任委員。管碧玲表示,AmCham於1951年在臺灣生根,擁有來自500多家國際企業,近1,000多名會員;過去25年來,每年定期發表政策白皮書,提供政府有利振興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言,非常感謝AmCham長期對臺灣的支持。
徐炳文
2023-11-07 19:35
新聞
政治
美國商會演說重申「3D戰略」 侯友宜:避戰是領導人最重要的責任
2024總統大選將至,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28日受邀出席台灣美國商會午餐會,並發表演講。會後,他也在臉書強調,「3D戰略」就是要台灣成為和平促進者,台美共同維持印太區域和平穩定,「避戰,是領導人最重要的責任。」
李瑋萱
2023-09-29 10:50
新聞
政治
「兩岸關係像糖尿病」 柯文哲:共存才能活更久
2024總統大選進入倒數,美國商會今(12)日舉辦首場「總統候選人午餐會」,邀請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到場。對於現場兩岸議題的提問,柯文哲以糖尿病類比表示,統獨就像糖尿病一樣,只能care「照護」不能cure「治癒」,與其共存才會活更久,並表示以此來看統獨議題,就沒有必要堅持在30年內解決這個問題,會這樣想表示不夠務實。
駱肇樑
2023-09-12 22:04
地方新聞
新竹
高虹安介紹「安居科技城」願景 台灣美商:想搬來新竹了!
新竹市長高虹安今(16)日中午應邀出席台灣美國商會演講,針對市府協助企業實踐永續經營的績效指標(ESG),及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等議題,向40位商會成員進行分享,現場就有美商回應說「聽完就想搬到新竹了!」
方詠騰
2023-06-16 17:50
評論
政治
財經
風評
經濟
風評:曾文生的綠電遁詞,是魔法還是騙術?
李登輝有十八套台海危機劇本,蔡英文則有十八套不缺電的話術。最近,經濟部政務次長兼台電代董事長曾文生拍了一支宣傳片,「澄清」台灣這幾年頻繁的大停電,不是因為缺電,只是「電網故障」;他保證,到2030年都沒缺電問題。經濟部長王美花也曾說,造成停電的原因是鳥、蛇、猴子和松鼠,把缺電原因推給小動物。寧願搬出連環十八套的綠電騙術,就是不肯好好思考能源結構造成的缺電問題。
主筆室
2023-06-14 07:20
新聞
國際
兩岸
商業
經濟
抗中保台妙招!《外交政策》:讓西方企業成為危機合作夥伴,有助增強台灣經濟韌性
近來中國對台威脅全面升級,除了軍事恫嚇外,也多次對台灣農漁產品進行制裁,企圖拖垮台灣經濟。《外交政策》專欄作家布羅對此表示,西方企業可與台灣公司合作,並同意在危機發生時由前者接管後者的關鍵業務,展現台灣經濟的韌性,以向北京發出嚇阻訊號。
陳艾伶
2023-05-11 01:58
國際
國內
科技
經濟
《美聯社》訪鄧振中:台灣是半導體理想產地,別對中國有「不必要的恐懼」
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正率領超過200人的代表團,赴美參加由美國商務部主辦的2023年「選擇美國投資峰會」。台灣疫情解封後,今年再次派出大規模代表團赴美。該峰會也正值美台加強軍力、經濟實力以應對中國威脅之際。為防範發生影響台灣出口晶片的戰爭,美國政府正採取行動,期望提高美國本土的半導體生產量。
蔡娪嫣
2023-05-05 04: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杜宇觀點:ECFA、FTA讓台農漁產外銷有底氣
中國商務部宣布將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外界關注是否為中國大陸將終止ECFA的訊息,儘管各方解讀不盡相同,但簽訂ECFA對台利大於弊,中國大陸對台灣降稅清單計539項,台灣對大陸降稅267項,且從ECFA生效到2022年前九個月,台灣因而減免的關稅累計達92.18億美元、大陸只節省9.53億美元,僅台灣的10分之1,不宜輕言放棄。短期內兩岸經貿仍難以脫鉤,而ECFA可視為檢驗兩岸關係的重要指標,蔡政府若持續配合美國抗中政策,就應儘快做好ECFA可能被終止的風險管控。
杜宇
2023-05-04 14:4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理財
商業
世界
台灣碳權交易所要來了!碳權是什麼?碳權概念股還可以買嗎?投資達人一篇文解答
至於為什麼這陣子華紙帶頭漲不停?甚至全部紙類概念股都跟著衝高高,原因很簡單,華紙目前在兩岸三地擁有林木大約三萬公頃,這些資源當然會成為可交易的碳權囉!
玩股網
2023-05-01 10: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從五角大廈洩密案,看臺灣在美國眼中的地位
近期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Post)報導美國最近洩漏的機密文件中,包含臺灣的部分提到臺灣易受空襲,防空脆弱的問題,更進一步指出臺灣缺乏共同作戰圖像、陸海空三軍無法即時分享訊息。各家媒體更指出共同作戰圖像的建立是為了讓美軍與我軍可以即時分享情報等。筆者認為,過去幾個月臺灣盛行的疑美論,無論是論述或假設都欠缺進一步的實證和撐。
黃聖恩
2023-04-22 13:30
國際
兩岸
國內
蔡英文、孫曉雅、AIT主席參加謝年飯 台灣美國商會會長盼簽租稅協定
「謝年飯一直是我最喜歡參加的活動之一」,我國總統蔡英文19日出席此活動幽默直言,「不能不來」,並強調雖然面對中國挑戰,但台灣不會挑釁,會與民主夥伴合作維持區域和平穩定。謝年飯主辦方台灣美國商會會長施立成致詞表示,期待美台雙方締結《租稅協定》。
簡恒宇
2023-04-20 06:29
新聞
政治
「2025非核家園根本辦不到」 費鴻泰批:蔡英文只想留下爛攤子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力推能源轉型,規劃2025年朝「非核家園」前進。對此,國民黨團今(13)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批評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非但無法達成,還造成台電、中油虧損連連。國民黨立委費鴻泰也批評,蔡英文所提的「2025非核家園」根本辦不到、「蔡總統只是想將爛攤子留下」;不管是光電還風電,都充滿了暴利及問題,呼籲蔡政府需將「充足的能源」列為未來1至3年的首要任務。
陳嬿婷
2023-02-13 22:45
VIP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商業
大國博弈
選台灣而不選韓國? 因台積電的這個要求 竟吸引德國半導體材料大廠來台灣蓋「園區」
德國半導體材料大廠默克在高雄打造的半導體園區(MerckSemiconductorSolutionsMegaSite)昨日動土,新廠佔地15公頃,此園區預計2025年陸續落成,總投資金額達170億元,為歷來默克在台最大投資案,將創造400個就業機會。
周康玉
2023-02-09 18:0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