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灣紀錄片 文章列表
#
台灣紀錄片
約 6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新北
Show time! 新北紀錄片奬28部入圍作品揭曉 4月17至19日公開提案會 優選可獲35萬拍攝基金!
2025新北市紀錄片奬今(31)日公布初選入圍名單,今年總收件數共計81件,經初審評審團選出28部入圍創作。題材包含環境變遷、生態維護、自我認同、性別議題與族群關懷等內容,延續新北市紀錄片獎一直以來多元包容的精神。新聞局也將在4月17、18及19日,比照國際競賽規格辦理公開提案會,每一組優選影片團隊,都將獲得新臺幣35萬元拍攝基金。
李梅瑛
2025-03-31 19:04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同志、疫情、封城—中國導演繞過審查拍成的那些「敏感電影」
兩岸政治局勢升溫下,台灣金馬獎連續六年遭中國政府封殺,但今年第61屆頒獎禮,卻吸引不少中國獨立電影人帶著敏感作品參與,涉及同志和疫情封城等主題。
BBC News 中文
2024-11-24 13:00
地方新聞
新北
新北紀錄片獎再攜手長榮航空 與活動大使簡嫚書見證3萬英呎高空感動
邁入第三年的全新一季「新北天際影展」今(8)日宣布起飛,為新北市紀錄片獎系列活動揭開序幕。為積極拓展國際觸角,新北市新聞局邀來身兼演員、導演、編劇,在2021年以戲劇《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奪得金鐘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的簡嫚書擔綱年度活動大使,共同見證3萬英呎高空的感動。
李梅瑛
2024-05-08 19:27
地方新聞
新北
2024新北市紀錄片獎13部優選影片揭曉 副市長劉和然:明年補助比今年多!
2024新北市紀錄片獎年度優選作品今(17)日揭曉,為期3日的公開提案活動,比照國際紀錄片提案形式,讓參賽團隊與觀眾感受提案現場緊張氛圍,培養提案說明與答詢能力,29組入圍團隊角逐12部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影片與1部齊柏林環境紀錄片獎名額,優選影片將獲得新臺幣35萬元拍攝基金,持續鼓勵台灣紀錄片創作,評審團代表林靖傑導演致詞時也特別為大家爭取拍攝費用補助及獲獎名額增加,也立刻獲得副市長劉和然現場承諾明年的拍攝費用補助會比今年多。
李梅瑛
2024-04-17 19:13
新聞
國內
藝文
攝影大師張照堂辭世 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攝影家張照堂昨(2)日辭世,享壽81歲,文化部長史哲聞訊深表哀悼與敬意,並表示,張照堂投身攝影、電視、電影、紀錄片、實驗電影等多元影像藝術創作領域,以實驗性、紀錄性及報導性作品特色,為台灣影像藝術開創嶄新境界,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駱肇樑
2024-04-03 15:55
風影音
國際
兩岸
國內
藝文
「當逃逸外勞被連開九槍擊斃,我想揭露背後的共犯結構」紀錄片《九槍》導演專訪
「我想透過這個個案,凸顯出台灣整個體制,對移工系統性的剝削,看看能不能喚起大家的注意,開始去施壓政府作出改變......」
BBC News 中文
2023-05-23 12: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紀錄片反映真實?被拍攝者無權改變想法?《給十九歲的我》香港撤映風波的五個啟示
香港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因拍攝倫理風波引發巨大爭議,持續佔據輿論焦點,事件暴露了權力不對等和倫理問題,也意外地成為港人在當前政治氣氛下的情感投射。BBC中文訪問多名紀錄片導演及學者,梳理出五個引人思考的問題。
BBC News 中文
2023-02-15 01:0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藝文
踏上影像追尋的旅途 從記錄片《有影台灣》看見台灣本土創作生命力
2022年底,由《1IMAGEART一影像》平台創辦人馬立群執導的紀錄片《有影台灣》,在群眾集資平台展開集資,不只拍出台灣樣貌,更記錄了多位攝影創作者如何拍出台灣?究竟他們鏡頭下的「台灣」是什麼模樣?而「攝影」又如何改變他們的生命?紀錄片《有影台灣》主要描繪了攝影創作者在追尋影像的過程中,在面對生命與生存的課題下,依然堅持創作這條漫漫長路。
唐可欣
2023-02-07 21:15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與民共享美麗視界!新北做大市,做大「視」!三大核心串起影視廊帶
新北市擁有豐富山海美景及深厚歷史人文,加上便捷交通網絡,持續吸引影視產業、人才聚集。新北市新聞局長張愛晶今(11)日在市政會議進行「起飛!看見新北—影視之城天際線」專題報告,新北市不僅創新推出影視朝聖之路、辧理新北天際影展,將紀錄片推向國際,更將以新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1、2期場館、林口國際媒體園區及府中15等三大核心,串起新北影視廊帶,讓新北市做大市,也要做大「視」。
李梅瑛
2023-01-12 02:36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林詹珍妹女士 獲頒中市傑出人士榮譽獎章
KagawPiling林詹珍妹女士是台中市和平區環山部落泰雅族人,於2年前以72歲高齡、素人之姿參與電影《哈勇家GAGA》的演出,並於第59屆金馬獎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台中市長盧秀燕今(6)日於市政會議特別頒贈林詹珍妹女士「台中市傑出人士獎章」,表彰其卓越的成就與貢獻,肯定其獲得金馬獎的榮耀,未來將鼓勵更多原住民族人發揮獨特才華,投身於影視傳播或文化教育工作,在不同的領域共同傳承及發揚原住民族文化。
王秀禾
2022-12-07 02:07
新聞
地方新聞
台北
新北
文化
李智仁:國家影視聽中心每天要與時間賽跑來修復保存台灣電影
在今年一月正式開館的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新任執行長在八月一日起由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金融創新研究中心執行長李智仁博士接任。
程鈴惠
2022-08-06 02:40
新聞
地方新聞
台中
《台灣男子葉石濤》台中特映 新聞局邀請市民共同支持國產紀錄片
熱映中的紀錄片《台灣男子葉石濤》17日在台中站前秀泰影城舉辦電影特映會,監製林靖傑親臨分享此片的拍片經驗,台中市政府新聞局長鄭照新特別到場相挺,並邀請台中市民共同支持優質的國產紀錄片。
王秀禾
2022-06-20 23:49
新聞
地方新聞
新北
感動無所不在!新北市紀錄片獎攜手長榮航空推「新北天際影展」陪伴全球旅客翱翔天際
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影片登上長榮航空班機!新北市政府新聞局攜手長榮航空公司獨家合作,於機上娛樂系統推出「新北天際影展」,今(30)日於華山文創產業園區舉辦「新北天際影展暨紀錄片主題週開幕記者會」,由市長侯友宜及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共同主持,宣布自5月1日起於長榮航空全航線班機,均可觀賞精選的新北市紀錄片,提供旅客觀影多樣選擇,新北天際影展放映的導演黃嘉俊、賴麗君、張緯誌、林佑學、張子祥及戴薇等也親自到場共襄盛舉。
李梅瑛
2022-05-01 02: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全球只有台灣院線上映!台灣觀眾眼中的香港紀錄片《時代革命》
香港紀錄片《時代革命》在2月25日全台灣正式上映前,進行多場放映活動。該片因題材敏感,無法在香港播出,台灣是目前全世界唯一院線上映的地方。德國之聲記者與台灣的紀錄片與藝術工作者同場觀影,記錄下現場實況與他們的心情。
德國之聲
2022-02-28 01:10
地方新聞
新北
首度攜手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關注環境議題 「2022新北市紀錄片獎」徵件開跑
「2022新北市紀錄片獎」徵件正式開跑,活動時間即日起至111年2月28日止。為了持續鼓勵好作品發展及環境紀錄片創作,今年首度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合作,增設「齊柏林環境紀錄獎」,凡主題與台灣環境議題相關者,可同時報名兩種獎項。另外,曾獲選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影片的作品,未來發展成長片並有院線上映計畫者,市府也將提供行銷協助,用實際行動支持導演創作。
李梅瑛
2021-12-09 18:30
地方新聞
新北
國家電影中心在新北 侯友宜感謝電影人協助促成
讓台灣電影人期盼十餘年的國家電影中心,是新北市重要文化設施指標、也是新北市政府與中央攜手合作的國家級建設,於今年4月底完工,由新北市交棒給文化部及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營運。今(5)日新北市政府特別舉辦「我們做到了!國家電影中心在新北」活動,感謝一路上曾給予幫助的電影人,也期許交棒給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後,共同帶動國家影視產業發展及地方繁榮。
李梅瑛
2021-08-05 22:15
評論
國內
歷史
新新聞
專欄
顧爾德專欄:全球化沒讓崑濱伯成為末代稻農
「崑濱伯」黃崑濱以92耆壽過世,政治領袖從蔡英文到陳水扁都表達感念。崑濱伯從一個台南後壁老農成為國策顧問,10多年來為農業發聲,這位曾自稱「末代稻農」老阿伯,助台灣的稻米文化傳承下去,沒有在全球化的風潮中被消滅。
顧爾德
2021-02-27 14:50
地方新聞
新北
鼓勵紀錄片上院線 新北行銷協助辦法上路
為推廣國內紀錄片,給予紀錄片導演拍攝協助,也讓紀實影像發揮社會影響力,「新北市政府新聞局紀錄片行銷協助辦法」於今(19)日頒布,提供新臺幣10萬元協助金,鼓勵曾獲「新北市紀錄片獎」的優選影片發展成長片並上院線放映,辦法自頒布日起生效,歡迎10年來共87位「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導演好好拍電影,延續紀錄片的感人力量。
李梅瑛
2021-02-19 16:43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看李惠仁《上學去》,心痛台灣的私校悲歌
欣聞公共電視台即將在今年(2021)2月25日開始播出一系列17部紀錄片《公視紀實》,透過19位導演的作品呈現台灣在各種層面上的不同面貌,讓觀眾真正了解台灣目前的處境及未來即將面臨的困境,更重要的是為台灣的歷史留下最真實的紀錄。
謝青龍
2021-02-10 06:50
新聞
國內
調查
藝文
金馬57》參賽影片10年暴增6倍 從金馬獎一窺「華人世界」影視產業變遷
好的電影能反映一個時代,而走過57個年頭的金馬獎,身為接受所有華語國家、地區報名的國際獎項,將近一甲子以來,光從報名情況,便可一窺所謂「華人世界」的影視產業變遷。
吳尚軒
2020-11-21 08:2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