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文章列表
#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約 8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政媒共生讓新聞頻道淪動員工具」 NCC卸任委員林麗雲曝規管困境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4日下午舉辦「媒體會客室」活動,邀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卸任委員林麗雲、王維菁與談,並由同樣曾任NCC委員的媒觀基金會董事長洪貞玲主持。重返台大新聞所任教的林麗雲,於會中點出NCC的3大困境,及困中之困的新聞頻道規管4大問題;她感嘆,新聞頻道如今已淪為動員的工具,並失去公信力,不利於民主發展。
鍾秉哲
2024-08-24 21:33
新聞
政治
反對翁柏宗接NCC主委 卸任委員王維菁:事務官出身順從性、服務性太強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4日下午舉辦「媒體會客室」活動,邀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卸任委員林麗雲、王維菁與談,並由同樣曾任NCC委員的媒觀基金會董事長洪貞玲主持。對於NCC主委現由被提名人、前副主委翁柏宗代理,王維菁直言,事務官出身跟政界、業界都太熟悉,「他們很容易就會變成服務政治界,以及服務部分業者的主委,NCC自此不用想要有獨立性與公正性。」
鍾秉哲
2024-08-24 20:29
新聞
政治
NCC人事案卡關 民團籲朝野儘快啟動審查:確保NCC正常運作刻不容緩
目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面臨新委員人事案僵局,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及媒體改造學社對此共同發出嚴正聲明,強烈呼籲朝野各方儘快開啟NCC人事案審查,藉由公正中立專業之把關,選擇出適任的新任委員,以確保NCC正常運作。
林上祚
2024-08-05 15:05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馮建三專文:1921-2002─台灣媒介改革運動八十年
媒介改革或媒介社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相比於近八十年歐美的媒介改革活動,至少有三項特徵。第一,出場的時間比較慢。第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媒介改革與政治選舉關係密切。第三,歐美已爭議超過半世紀的媒介產權問題,直到1990年代才成為媒介改革運動的目標。
馮建三
2024-06-07 05:40
新聞
政治
列民眾黨不分區踩黨政軍紅線?徐瑞希強調沒違法:願在公視董事會討論
現任公視董事徐瑞希列在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第17順位,遭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質疑已違反公視法。徐瑞希表示,她並非已當選、選任公職,因此未違法,願在公視董事會討論。
中央社
2023-11-30 11:30
新聞
政治
公視董事徐瑞希列民眾黨不分區 媒觀:違反《公視法》應立即請辭
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當中排序順位第17的徐瑞希為現任公視董事。對此,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表示,此舉違法事實明確,沒有模糊空間,徐瑞希應立即、主動請辭公視董事職務。
羅立邦
2023-11-27 22:22
地方新聞
新北
戳破假訊息,培養學子數位思辨 新北市圖「閱讀素養新攻略」工作坊免費報名
閱讀素養是21世紀學生的關鍵能力,為鼓勵學子善用暑假時間增進閱讀素養及學習力,新北市立圖書館特別推出「閱讀素養新攻略」工作坊,邀請到知名作家、記者、播客、以及專家學者等,引導學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同時加入媒體識讀課程,讓大家在假訊息四處亂竄的資訊時代,能培養思辨能力,不盲目地照單全收。
李梅瑛
2023-08-14 18:4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專欄
文化
羅世宏書評:假新聞政治與政治假新聞
「後真相」時代,相對於過去可能還有真相的傳統媒體時代,是一個「真相」本身可以被大量製造且精細地客製化的時代。根據國際記者中心(InternationalCenterforJournalists,ICFJ)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陶氏數位新聞研究中心針對全球125國家、1400位記者所做的調查發現,政治人物是虛假/不實訊息的頭號來源,遭遇虛假/不實訊息已是人們日常生活經驗的一部份,以及臉書是虛假/不實訊息最主要的擴散管道。
羅世宏
2022-03-15 13:10
新聞
兩岸
國內
新加坡、香港搶衛生紙影片證實為假消息!原來爺爺奶奶在搶這個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各地除了出現口罩搶購潮外,近日也出現衛生紙之亂,網路上更瘋傳「新加坡、香港超市搶衛生紙」的影片;不過,10日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發布調查報告,證實該影片為去年中國民眾搶購超市特價商品的景象,與訊息內容並不相符。
黃婉婷
2020-02-11 14:49
新聞
政治
大選電視台報票觀察報告》9家電視台開票5分鐘就有票 快到「難以想像」
2020大選落幕,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及優質新聞發展協會聯合於17日發布〈2020總統大選電視台報票觀察報告〉,公布各電視台開票的監看報告。報告指出,有9家電視台在開票5分鐘內就已報出總統選舉的票數,更有電視台的在2分鐘內就已出現票數。報告批評,電視台的報票速度實在「難以想像」。
羅立邦
2020-01-18 08:00
新聞
國內
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調查》喜歡看國外節目 教育程度、收入較高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16日發表「2019閱聽人電視使用行為及滿意度調查報告結果大公開」研究成果。研究指出有近6成民眾偏好或只觀看台灣節目,其中,台灣人最喜歡的本國節目類型是「新聞與氣象」,但只看台灣節目的族群相對教育程度、月收入較低。收視平台部分,民眾最滿意網路影音平台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隨時觀看,但其廣告太多令人不滿。
李芯
2020-01-16 21:00
新聞
國內
台灣觀媒研究》最常收看的新聞台榜單出爐 民眾依頻道好惡判斷可信度
2020大選落幕,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今(14)日發布「2019台灣新聞媒體可信度研究」的成果,研究發現無論是一般民眾或是媒體工作者,對於台灣新聞媒體的信任度都不高。此外,民眾對電視頻道的好惡,也會影響一般民眾對該頻道電視新聞可信度的判斷。
李芯
2020-01-14 17:57
新聞
政治
籲電視台轉播選舉開票勿灌票 邱家宜:若數據太誇張,就會向NCC舉發
過往選舉開票,部份電視台會為爭取收視率而灌票。4家媒體專業組織今(23)天發表聲明,要求電視台自律,不要灌票,並呼籲有關單位監督。卓越新聞獎執行長邱家宜指出,此次大選選情熱烈,若電視台出現灌票,可能造成衝突。
中央社
2019-12-23 15:53
新聞
政治
調查
「政府花3千萬找同性戀遊行」 同志大遊行順利落幕,民進黨卻成假訊息的箭靶
10月26日落幕的第17屆台灣同志大遊行,參與人數20萬人創下新高,也因為今年蔡政府兌現同婚立法完成,成為亞洲同婚第一個國家,遊行中出現年輕人拿著肯定總統蔡英文的標語。不過,同志遊行後出現大量攻擊民進黨的負面假消息,例如網路瘋傳「民進黨花3千萬邀請各國同性戀遊行」、「民進黨主張廢除刑法第227條」等大量假訊息,帶給民進黨上下不少困擾,綠委更緊急求助要求澄清。
林瑋豐
2019-11-02 09: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陸媒新京報創辦人以「嚴重違紀」遭拘留 無國界記者組織呼籲放人
中國官方稍早時以「嚴重違紀」的理由拘留知名媒體新京報創辦人戴自更。無國界記者組織批評北京在缺乏詳實證據下抓人,再次顯示對新聞自由的絕對不尊重,應立即放人。
中央社
2019-06-19 14:47
新聞
國內
帶你識破假訊息!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要辦工作坊、亞洲論壇,還要推查核報告影像特輯
為提升台灣大眾的數位素養,現已朝獨立法人發展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今(6)日召開記者會,除了宣布與華視新聞正式合作外,5月起也將與「優質新聞發展協會」共同展開全台性的事實查核工作坊;此外,也將於10月召開「亞洲事實查核論壇」,期望能推動地方性的合作,讓台灣成為事實查核的樞紐。
黃婉婷
2019-05-06 17:13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台灣媒觀:公共媒體法修法之後,台灣兒少節目何去何從?
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媒觀基金會)每年都會公布優質兒少電視節目名單,媒觀基金會長期關心台灣兒少的收視權益,我們觀察到台灣兒少的收視習慣已逐漸在改變,兒少節目產業卻不見得跟得上兒少收視習慣的變遷。然而,台灣的政府與公民社會在宣稱尊重兒少視聽傳播權益的同時,是否更應透過強化公廣集團與官股主導的收視平台,積極推動兒少專屬電視頻道與兒少專屬OTT平台的成立,提升兒少節目多元的需求,促使產業培力相關人才,創造兒少節目產業活化機會?
陳亭妘
2019-03-07 05:2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台灣媒觀:台灣兒少節目產業萎縮,兒少收視權益怎麼救?
關心台灣兒少的收視權益,觀察台灣兒少節目的產業變化,是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媒觀基金會)重要工作項目之一,每年媒觀基金會公布的優質兒少電視節目名單,更是兒少閱聽眾及家長們的重要參考。如果認真地比較每年評選結果,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台灣兒少節目相當長青,但內容品質變化不大,同時台灣自製兒少節目數量可能正大幅減少。這樣牛步前進的兒少節目產業,真的能帶領台灣兒少認識如今變化快速的世界嗎?
陳亭妘
2019-03-05 05:20
新聞
國內
媒體粉專公信力評比出爐 賴鼎銘:讓媒體更好,每個人都有責任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今(16)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公布新聞粉絲專頁公信力調查結果,在接受調查的36家媒體中,「可信度」較高的包括BBC中文網、公視新聞網與上下游等10個粉絲專頁。媒觀董事長賴鼎銘致詞時提到,在社群林立的環境中,媒體內容出現破碎化與標題黨等現象,近期假新聞議題更是受到關注,此次媒觀在Facebook的協助下進行調查,「讓媒體更好,每個人都有責任」,希望以第三方力量,配合電商合作鼓勵優質媒體發展。
閻乙樺
2018-10-16 19:39
新聞
政治
調查
假新聞爭議》立法管制假新聞?學者胡元輝提出三大原則
年底地方大選,民進黨憂心「假新聞」恐殃及綠營選情。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受訪表示,近年最經典案例是前年美國總統大選,但美國學界研究結果「見仁見智」,沒有一致的結論;回到台灣的情境,尚無足夠研究可斷定其影響,畢竟在傳統媒體時代,不論是報紙、口耳相傳都有錯誤資訊,但當今數位及社群媒體時代,假新聞影響為何,年底才是觀察的「起點」。
周思宇
2018-09-29 14:20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