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七年父親退休,我們參加港泰旅行團去香港觀光,那是我第一次踏上東方之珠,果然如同傳聞一般,車水馬龍的不夜城;人聲鼎沸的喧譁;堆積如山的貨品,我們買了想要的東西,也被相機器材店訛了一筆錢,父親激動的與店家爭吵,想把錢討回來,店家全程說廣東話,父親全程說國語,我實在不知道如此無效的溝通有什麼意義,心中卻雪亮的明白,我們是一毛錢也要不回來的了。所幸不久之後,香港旅遊局有了帆船標誌,讓觀光客能辨識可靠的店家,這樣的買賣糾紛才平息下來。初次的香港行,印象最深刻的是街道名,「中間道」、「廣東道」、「北京道」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彌敦道」、「亞士厘道」、「加拿芬道」、「加連威老道」又是什麼意思呢?這些新鮮陌生的命名,勾起了我的好奇,於是買下了《香港街道圖》的最新版本,做為旅行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