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 文章列表
#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
約 4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繳更貴的學費、領更少的薪水 文憑主義如何設下無法翻身的「貧窮陷阱」?
多年來,學費喊漲聲浪大多集中在私立大學,但在我國私校學費高、弱勢生比例高的情況下,調漲學費一直是敏感議題。不過,學費只是階級問題下的冰山一角,儘管政府對於弱勢家庭已提供補助,但學者分析,考量就學後的生活開銷、畢業後所得薪資,以及政府挹注公私立學校的資源差距等因素,高等教育竟已成「貧窮陷阱」,讓弱勢學生越來越弱勢,這背後到底發生什麼事?
吳尚軒
2022-01-26 09:00
新聞
政治
兩岸
公共政策
國內
陸生返台急煞車!境外生團體痛批陸委會搞政治審查,台灣教育談何自主?
陸生在學生是否能返台就學,因「兩岸因素」考量急煞車,境外生權益小組今為此赴教育部抗議,表示今天因政治原因阻滯學生就學,無異於政治審查,教育部作為教育主管機關,卻只能尊重「兩岸事務主管機關」的政治考量,台灣教育談何自主?
吳尚軒
2020-08-07 13:14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請準總統正視學貸問題!
前幾個月學貸的議題受到許多關注,可惜的是卻沒有實質提出解決的作法。當時總統參選人猛攻青年議題,抛出了學貸免息的政見,預估一年政府將增加16億元的預算;但相較於每月只省下幾百元利息的學生,真能解決青年勞工還不起學貸,低薪家庭學生被迫貸款的問題嗎?
諄筆群
2020-01-06 05:50
新聞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無殼蝸牛運動滿30年 巢運發言人:北市房價所得比升高15倍
無殼蝸牛運動滿30年,巢運組織今(26)日表示,北市房價所得比從1989年的8.58上升到2014年14.94,高房價問題不但無解,青年買房更無望;將要求各政黨舉行論壇說明青年安居政策主張。
中央社
2019-08-26 14:33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哀世新大學「社發所」停招的囚徒困境
世新大學於2019年1月2日下午召開校務會議,討論該校社會發展研究所(以下簡稱「社發所」)109學年度停招議案,引發學生和校友的激憤!20多人前往會議室門口舉牌抗議,過程甚至與警衛發生推擠衝突。雖然議案表決前,「社發所」教授夏曉鵑退席以示抗議,但該議案最後仍以23比9的票數,通過109學年度「社發所」的停招案。
謝青龍
2019-01-05 06:50
新聞
國內
大群館風波》宿舍短缺轟教部跳票 學生團體提3大訴求
文化大學宿舍大群館風波點出學生宿舍不足問題,多個學生團體7月中召開記者會,指出學生居住權益受損,當時教育部稱1個月內提改善方案。對此,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與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今(22)日指出,現已歷經3個月,教育部不但沒有配套方案,甚至連進一步溝通都沒有。
黃婉婷
2018-10-22 21:0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賴鼎銘觀點:如何找回私校的榮光?
月前學生團體針對大學學店的排名統計,引發社會關注,更造成排名中的學校反彈。但這些排名,迥異於其他競爭力、學術或就業的排名,反應學生對教學資源、住宿權益、教育商品化、校園勞權等辦學項目的關心。
賴鼎銘
2018-08-30 06:5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謝青龍觀點:從學店風波談台灣高等教育的集體墮落
八月上旬,又到每年一度的大學指考放榜,所有學子莫不歡欣鼓舞,準備迎接大學新鮮人的生活。但是準大學生們,你們知道你正準備就讀的學校是學店嗎?
謝青龍
2018-08-17 06:5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滿嘴謊言對得起1萬5000學生嗎?」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痛批:中興大學漲學費卻不與學生好好對話
「滿嘴謊言對得起1萬5000中興學生嗎!」反教育商品化聯盟與中興大學學生今(2)日上午於教育部前召開記者會,痛批今年通過學雜費調漲申請的中興大學,從頭到尾都未與學生好好對話,校長薛富盛竟還受訪表示一路上都透明公開與學生溝通,而教育部也引用錯誤的調漲公式,卻不願意公告承認,記者會後,聯盟成員並與中興學生前往監察院遞交陳訴書。
吳尚軒
2018-08-02 13:05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高教「百年『樹敵人』?!」?
臺大校長傅斯年留下的嘉言中,曾說了:「…許多事情與其責備人家,毋寧責備自己。」「儘管有人罵我、反對我,我絕對不灰心,…有這麼一個大學,我一定好好把他辦好…。」
伍其盼
2018-08-02 06:10
新聞
國內
世新蟬聯「學店排行榜」冠軍 校方反擊:若和這些好學校同被列名 我們很願意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今(21)日公布「2018大學學店排行榜」,今年依然由世新大學再度奪冠。對此,世新大學發出千字聲明稿反擊,指反教盟以不當指標及不正確資訊誤導大眾,污名化台灣的高等教育,相信社會各界皆能明察秋毫。
朱冠諭
2018-07-21 18:4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公布「2018大學學店排行榜」這所大學再度奪冠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今(21)日公布「2018大學學店排行榜」,今年依然由世新大學再度奪冠,前27名也都是私立學校。由於今日是大學博覽會第1天,反教盟呼籲即將入學的大學新鮮人慎選學校,以免繳了4年高額學雜費,卻在大學成本考量的經營模式下落得受教權受損。
朱冠諭
2018-07-21 14:10
新聞
國內
大學只顧招生,不蓋宿舍》全國27萬名大學生被迫校外租屋 台中市學子最悲情
文化大學大群館爭議未休,也凸顯大學校舍普遍不足的問題。高教工會青年行動委員會、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文化大學野青社、北醫居住權益小組、國立陽明大學批判思想社等各校學生團體於今(14)日召開記者會,指雖然教育部聲稱有82%的學生有宿舍住,但未加入校外租屋的人數計算,與事實相差甚遠,目前宿舍充足率只有55.5%,27萬名大學生被迫校外租屋,呼籲教育部能重視學生的居住正義。
吳秉蕙
2018-07-15 22:1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學費調漲的結構面 談公私立大學生的「階級複製」惡化!
據報載今年有十六所大專校院申請調漲學雜費,創歷年新高,在教育部審議下,僅通過中興大學、文藻外語大學兩校可調漲二%。此事之後,多所私立大學都表達經費不足、辦學困難,不滿意如此結果。而反教育商品化聯盟則強調一所都不能漲。各方爭執點多聚焦在「漲」,但「漲學費」近年來私校校園中引發之爭議,其結構性因素恐怕更應該被關注,那就是公、私立大學的學生之「階級背景」差異愈來愈大,阻滯了過去透過高等教育而行之「社會流動」。
伍其盼
2018-07-13 05:3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學費調漲的溝通面─別「少數化」反漲的大學生!
任職私校的筆者給學生出的一個學期報告的題目是「對社會現象觀察和解釋」,有位學生選擇了上網觀察大學生對漲學費議題的討論,他寫下了:「比較大的問題是,因為溝通方式和程序,同學們失去了對學校的認同和信任…。」這是個廿歲的年輕學子所述,但他的觀察恐怕已令之洞悉「世俗」…。
伍其盼
2018-07-11 05:40
新聞
國內
反教盟抗議要求凍漲3年學雜費 教育部:沒有凍漲政策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今(9)日下午赴行政院前抗議,要求「教育部駁回所有大學調漲學雜費申請」,並訴求凍漲3年學雜費,及開放大專校院學雜費調整審議小組會議,讓所有人都可以列席參與。
趙宥寧
2018-06-09 17: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戴伯芬觀點:大學調漲學費的震盪效應
為了學費調漲與否再次引發學生的抗議,學生們高喊:「我的學費會爆炸!」有八名學生翻牆闖進教育部,遭到警方反手綁束帶,保護管束。學費之戰形成學校與學生之間衝突的主要導火線,引發校園內的對立,也成了臺灣教育現場的震盪效應,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作一次,造成社會紛擾。
戴伯芬
2018-06-04 06:50
新聞
國內
抗議漲學費大學生衝教育部遭壓制 高教司出面承諾2周內協商
「什麼樣的教育部會為了漲學費,把學生五花大綁?」為抗議學費調漲,由各大專院校學生組成的反教育商品化聯盟今(31)日上午於教育部正門口抗議,提出包含教育部應駁回所有調漲學雜費申請、3年內凍漲學雜費、審議小組會議要公開透明等3點訴求,然而,由於不滿教育部代表回應,抗議學生欲衝入教育部內,並與警方激烈推擠,亂中數名學生趁機翻入圍牆,衝至正門前,並遭警方壓制管束。最終在僵持後,高教司副司長朱俊璋出面承諾,將在2周內與學生召開協商。
吳尚軒
2018-05-31 13:54
新聞
國內
至少14所大專院校申請調漲學雜費 學生怨:求學4年支出恐破百萬
由於今年教育部公告學雜費調整幅度大幅提高,申請調漲的學校較去年大增。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朱俊彰30日表示,目前已有10所大專院校提出調漲學費申請,預計6月底前會公布審議結果。其中世新大學預計調漲2.5-3.75%,引發世新勞權小組控訴校方未取得學生共識就送件,呼籲教育部退回漲價申請。
謝珮琪
2018-05-31 12:48
新聞
國內
反對世新大學調漲學費!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校方應該向教育部、政府討資源
世新大學日前將107學年調整學雜費方案送交教育部審查,不過,世新大學學生勞動權益行動小組(世新勞權小組)不滿校方教學資源漏洞未補,卻大方砸錢搞外觀裝潢,加上校方財務細目不透明,學生怨聲四起,因此發起「世新大學開學店學生窮到吃泡麵」活動。
趙宥寧
2018-05-30 12:40
1
2
3